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624章 全民灵根普查与修炼普及

“深空之眼”扩展网络如同投入静谧深潭的石子,虽然未能立刻激起惊涛骇浪,但那圈圈扩散的涟漪,却让昆仑指挥中心乃至整个地球联盟高层都感受到了愈发紧迫的压力。帝国主力舰队那遥远而模糊的动向,如同悬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所有人,小行星带的缠斗与技术进步,若不能转化为文明整体实力的跃升,终将是镜花水月。

瓦西里耶夫与联盟议会深知,地球文明的潜力远未被完全激发。科技可以逆向,战舰可以建造,但有一种资源,其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着一个文明在超凡层面的上限——那就是拥有修炼资质,能够吸纳天地灵气(或宇宙能量),踏上进化之路的人口基数。

过去,修炼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是缥缈的传说,是少数幸运儿或古老传承的专利。但在文明存亡之秋,任何潜在的力量都必须被挖掘出来。于是,一项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战略性决策,在最高层面被迅速通过并强力推行——在地球本土、火星殖民地、月球基地以及小行星带各大居住站,同步开展全民灵根普查与基础修炼强制教育。

《地球联盟战时状态灵根普查与修炼普及法案》以惊人的效率颁布。法案明确规定:所有联盟公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前往指定检测点接受灵根资质检测。同时,基础修炼教育被纳入所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未通过相应考核,将影响贡献点获取乃至公民等级。

舆论机器全面开动。全息新闻、网络平台、公共显示屏上,充斥着鼓舞人心又带着不容置疑意味的宣传:

“你的灵根,就是文明的火种!”

“修炼,不再是个人的奇遇,而是守护家园的责任!”

“发掘潜能,为地球而战!”

宣传片中,既有王也昔日力挽狂澜的英姿,也有如今前线修士驾驭飞剑与机甲并肩作战的震撼画面,更有普通人在检测出灵根后,眼中燃起希望之光的特写。恐惧与希望,责任与荣耀,被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洪流。

地球,某大型城市的集中检测中心,人潮汹涌。队伍从室内一直排到街角,蜿蜒如长龙。男女老少,神色各异——有满怀期待的青年学生,有神情忐忑的中年夫妇,有被父母抱在怀中、睁着好奇大眼睛的孩童,也有在子女搀扶下、面露茫然的老者。

检测方式,是科技与玄学结合的产物。受测者只需将手掌按在一个刻满细密符文的水晶板上,同时旁边的高精度生物场扫描仪会对其全身进行无害化扫描。水晶板连接着庞大的数据库,其符文能引导并放大受测者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弱灵性反应,而扫描仪则从生命磁场、基因表达等层面辅助分析资质倾向与潜力等级。

“李小明,骨龄十六,灵根属性:土,偏向‘坚毅’特质,潜力评定:丙中。建议修炼方向:《厚土诀》基础篇。”冰冷的电子音播报着结果。名叫李小明的少年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被工作人员引导至“资质登记与后续指导”区域。丙中资质,意味着他或许终生难以凝结金丹,但若能刻苦修炼至筑基期,其增强的体魄、意志以及对大地能量的亲和力,足以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重型机甲驾驶员或工程兵,远比普通人强大。

“张伟,骨龄四十五,灵根属性:无。生命磁场活跃度低于基准线。”一个中年男人失落地放下手,默默离开了队伍。他是大多数人的代表,注定无法踏上修炼之途,但联盟法令同样规定,他们需要在其他岗位上为文明贡献更多力量。

也有令人惊喜的时刻。

“赵琳,骨龄二十二,灵根属性:水木双生,感知敏锐,潜力评定:乙上!”人群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呼。被称为赵琳的年轻女孩捂住了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喜悦。乙上资质,意味着她拥有了成为强者的敲门砖,立刻被专人请走,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登记,未来很可能被吸纳进“启明星”计划或直接送入相关专业院校。

检测点日夜不休,光脑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奔腾的江河。海量的信息被实时传送到位于昆仑山的“伏羲”主机进行处理、归档和分析。一张涵盖整个文明潜力分布的宏观图谱,正在逐渐清晰。

与此同时,教育的变革也在同步发生。曾经数理化为核心的课堂,如今加入了大量崭新的内容。

在小学,孩子们不再仅仅背诵古诗,而是开始学习《基础冥想引导术》,像做游戏一样尝试感受所谓的“气感”。老师们用浅显的语言讲解经络、穴位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观想和呼吸,与天地间无所不在的“灵气”建立初步联系。虽然绝大多数孩子懵懵懂懂,但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能提前唤醒一丝灵性,这笔投资也值得。

中学阶段,课程变得更加系统化。除了通用的《基础引气诀》必修外,还会根据前期初步筛查的倾向,开设不同属性的基础功法选修课,如《庚金呼吸法》、《离火初解》、《青木长生功》等。体育课被彻底改革,传统的跑跳投被“炼体拳”、“步风身法”所取代,旨在打熬筋骨,增强气血,为将来承载更强大的能量做准备。

大学及相关专业院校,则成为了修炼与科技融合的前沿阵地。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符文铭刻与能量导论”,研究如何将阵法微型化并集成到战舰装甲上;医学专业则深入探讨“灵气对人体细胞活性的影响与治疗应用”;甚至社会科学也开始研究“高魔社会结构与管理模式”。

社会层面,各种基础修炼辅导班、交流社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由联盟官方认证的修士开设的讲座常常座无虚席。贡献点体系向修炼成果显着倾斜——快速晋级、掌握特定术法、在修炼相关研究中做出贡献,都能获得丰厚的点数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如此规模宏大、强制推行的社会工程,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阻力。

部分保守的科学家和公众人物,公开质疑其科学性和效率,认为在战争时期将巨大资源投入“虚无缥缈”的修炼,是对理性和科技的背叛,不如全力发展军工和基础科学。

某些传统宗教团体,则认为这种由政府主导的、体系化的“成神之路”,亵渎了他们的教义和神只,引发了小规模的抗议和舆论交锋。

更多的阻力来自民间。对于许多习惯了现代生活、毫无神秘学背景的普通人,尤其是年长者而言,突然要他们去“感应”根本不存在的“气”,无疑是痛苦的折磨,产生了普遍的焦虑和挫败感。“修炼焦虑症”甚至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心理学名词。

资源分配也出现了问题。虽然联盟极力推广简化、普适性的功法,但一些被鉴定出高品阶灵根的苗子,依然需要消耗远超常人的资源,如灵石、灵药、高阶修士的指导时间来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感,引发了“资质特权”的争议。

尽管存在阵痛和争议,但全民修炼普及带来的积极变化,同样显而易见。

首先,它给了文明在绝望战争中的一剂强心针。当人们发现自己或子女拥有改变命运、获得超凡力量的可能时,那种对未来的希望感和参与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征兵处外,因修炼而体质、反应大幅提升的志愿者排起了长队。

其次,它为联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才储备库。大量原本埋没于民间的修炼苗子被发掘出来。那个名叫赵琳的水木双灵根女孩,在进入专门的修真学院后,展现出了惊人的培育灵植的天赋,她的能力或许无法直接用于战斗,但对于解决未来远征或殖民地的食物、药材自给问题,可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文明的底色。一个全民开始接触并尝试理解超凡力量的社会,其思维方式、科技树发展方向乃至文化内涵,都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也许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其效果,但种子已经播下。

当瓦西里耶夫看着“伏羲”汇总的报告——那显示着数以亿计的人口已完成检测,其中拥有可培养资质者比例远超预期,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随着检测的深入而稳步增长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项政策短期内无法立刻变出成千上万的金丹修士,它消耗巨大,争议不休。但他更知道,这是在为地球文明的未来铺设最坚实的基石。当帝国的阴影再次笼罩时,他们面对的,将不再只是一个依靠科技和外力武装起来的文明,而是一个真正开始觉醒自身内在力量、迈向超凡的种族。这条路上充满未知与挑战,但唯有如此,方能在残酷的星河中,搏得一线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