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430章 慈善之行,功德之力?

公园点拨林枫之事,如同投入王也心湖的一颗小石子,涟漪散去后,湖面复归平静,但湖底却多了一份微妙的牵挂。他并未急于去追踪那少年的进展,种因即可,过度干预反而不美。那份真元印记如同一个安静的观察者,只在他需要时提供最基础的信息反馈。

日子依旧在仓库、出租屋、城市街巷之间平淡流转。但王也的心境,却因这次点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开始更加留意身边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那些在生活重压下挣扎的个体。以前,他以超越凡俗的视角俯瞰,或许会生出怜悯,但更多是一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淡漠。如今,他以平凡之身沉浸其中,那些痛苦与艰辛变得具体而微,更能触动心弦。

这并非圣母式的滥情,而是一种基于强大实力和超然视角之上的、更加清醒和理性的悲悯。他知道自己无法拯救所有人,宇宙的法则本就包含残酷的竞争与淘汰。但在他能力所及、又不违背自身修行和因果律的范围内,施以援手,结个善缘,似乎也并无不可。这既是红尘练心的一部分——体验施与受、感知众生苦,或许,也能为那玄之又玄的“功德”添上一砖半瓦。

关于“功德”,《无上天元心法》中仅有寥寥数语提及,称之为“天道对于维护平衡、促进生机之善举的隐性回馈”,并非修炼的主要资粮,但积累深厚者,可“消灾减厄,逢凶化吉,于悟道有潜移默化之益”。说得十分模糊,更像是一种辅助性的、锦上添花的存在。王也以往更注重自身修为和对天地法则的感悟,对这等有些虚无缥缈的概念并未深究。

但如今,既然身处红尘,何不亲身尝试、验证一番?

他决定开始一次匿名的“慈善之行”。并非大张旗鼓地成立基金会或挥洒巨额财富——那与他此刻“平凡仓库管理员”的身份严重不符,也容易引来不必要的关注和因果纠缠。他选择了一种更隐蔽、更直接的方式。

第一个目标,是城市边缘的一个老旧棚户区。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低收入者和孤寡老人。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王也利用周末时间,换上一身更旧的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如同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混入了某个民间自发组织的小型慈善团体发放物资的队伍。

他不动用任何超凡力量,只是默默地帮忙搬运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分发给那些眼神浑浊、面容憔悴的人们。他听着他们用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说着感谢,看着他们皲裂的手掌接过物资时露出的、带着卑微和感激的笑容。在这个过程中,他完全收敛气息,就像一个力气稍大、沉默寡言的普通帮手。

当他将一袋米递给一位佝偻着背、儿女均在外地、独自抚养孙子的老奶奶时,老奶奶用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泪花。那一刻,王也的心微微触动。他清晰地感觉到,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温暖的能量波动,从老奶奶身上,或者说从这种“给予-接受-感激”的互动场中产生,如同萤火虫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身体。

这能量并非灵气,也非信仰力,它更纯粹,更接近于一种……秩序和善意的共鸣。它没有直接增强他的修为,而是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滋养着他的神魂,让他感觉道心更加清明、舒畅,连日来因红尘琐事而产生的一丝烦躁感也消散了不少。

“这便是……功德之力?”王也心中暗忖。果然微妙,若非他神识敏锐至极,几乎无法感知。它似乎能净化心念,提升心境。

第二次尝试,他选择了一家公立医院的儿童血液科。这里的孩子大多患有白血病等重病,小小的年纪便要承受化疗的痛苦。王也依旧匿名,通过一个可靠的渠道,捐赠了一笔足以覆盖十几个孩子部分治疗费用的款项,并要求绝对保密。他本人则在一个下午,以“偶然路过的好心人”身份,出现在病房外的走廊,隔着玻璃看着那些戴着口罩、光头、却依然眼神明亮的孩子。

他没有进去,没有与任何人交流,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心中生出纯粹的祝愿,希望这些幼小的生命能战胜病魔。当他集中意念,真诚祈愿时,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微弱的温暖能量,这次是从那些孩子所在的方向汇聚而来,虽然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这股能量比上次在棚户区感受到的更加纯净,带着一种生命顽强向上的希望之力,融入他体内后,让他对“生”之法则似乎有了一丝更亲切的感悟。

第三次,他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通过报纸和网络,他了解到偏远山区一所小学条件极其艰苦,孩子们缺乏过冬的衣物和学习用品。他再次匿名汇款,数额足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这次,他连现场都没去,只是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小山村的大致位置,于静夜中,神念跨越千山万水,轻轻拂过那片土地,感受到了师生们收到意外帮助后的惊喜与感激。

同样,一丝微弱但确凿无疑的功德之力,跨越空间,汇入他的道心。这次的力量,带着山野的质朴和知识的渴望,让他心境愈发沉稳。

几次尝试下来,王也对“功德之力”有了初步的体会:

1. 匿名与无私是关键:一旦掺杂求名、求利或某种特定回报的意图,这种力量便会变得驳杂不纯,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唯有发自内心的、不图回报的善举,才能引动最纯净的功德之力。

2. 与受助者的状态相关:越是处于困境、越是真诚感激的个体或群体,所产生的功德之力似乎越精纯。救助孩童、老人、病患等弱势群体,效果尤为明显。

3. 对修炼的助益在于心境:它不能直接提升法力或突破境界,但能有效净化心念,消除杂念和魔障,让道心更加通透圆融,对于需要极高心境修为的“练心期”乃至后续的“渡劫期”,有着难以估量的好处。可谓是一种“软实力”的积累。

4. 微弱但持续:单次善举获得的功德之力极其微弱,但若能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其效果不容小觑。而且,这种力量似乎与天地间的某种正面法则相连,能带来隐性的好运或规避一些小的灾厄。

王也并未因此而变成狂热的慈善家。他深知,修行根本在于自身,功德只是辅助。而且,过度介入凡俗因果,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依然保持着“仓库管理员”的平凡生活,只是在工作之余,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判断,选择性地、匿名地进行一些善举。有时是资助一个贫困学生,有时是帮助一个突遇变故的家庭,有时甚至只是在下班路上,帮助迷路的老人找到家。

每一次,他都能感受到那丝丝缕缕的功德之力汇入心田,如同清泉洗涤,让他的道心在万丈红尘的熏染中,始终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澄澈与平和。他观察到,在进行这些善举时,内心会自然生出一种宁静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源于外界的认可,而是源于行为本身与内心道德准则的契合,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关爱。

这让他对“道”的理解更深了一层。道,不仅是冷冰冰的宇宙法则和强大的力量,也包含着对世间万物的慈悲与善意。太上忘情,并非无情,而是至公无私之情。在追求个人超脱的同时,若能以一己之力,为这世间增添一丝温暖、减少一份苦痛,其行为本身,或许就暗合了某种高维的“道”。

这一日,他刚匿名为一所残疾人康复中心捐赠了一批急需的康复器材,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晚风拂面,带着初夏的暖意。他感受着体内那几乎微不可察、却又真实存在的功德暖流,与自身混沌大道缓缓相融,心境一片安宁。

他抬头望向星空,目光深邃。红尘练心,并非只有承受和感悟,也包括主动的给予和创造。在匿名行善的过程中,他不仅体会到了“功德”之妙,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作为强者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一种更加平衡、更加温暖的方式。

这份体悟,比任何功法的精进,都让他感到充实。练心之路,在看似微小的善举中,悄然延伸向更开阔的境地。他隐隐觉得,当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许会在某个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