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八龙伏金枪 > 第1章 汴京失守

八龙伏金枪 第1章 汴京失守

作者:坡下阿五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0-31 06:59:40

五台山上,

古刹内。

入夜,一位白髯老僧望着浩瀚苍穹,悲叹道:“盛世过,乱世来,杨家出缘人,寻八龙,伏金枪,乱世称雄,天下独享…”

“只是苦了众生……”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

灭辽后的金兵开始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

汴京城上空,乌云压顶,一场暴风雪正在酝酿之中。

沉寂了一天的风,在夜幕降临时,肆无忌惮的刮了起来。

大片大片的雪花仿佛撕碎了的棉絮,漫天飞舞。

一名少年,将手中一根长棍,化作长枪,在漫天的风雪中,有模有样的耍着。

“毒蛇出洞……苍龙探爪……”

少年口中煞有其事的喊着,手上招式也不含糊。

“天儿,快回家!”是娘在叫他。

“我要等爹爹!”少年头也不回,手中的动作亦未停。

哒哒哒,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少年驻足观望。

一队骑兵快速经过,闪了少年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在地上。

骑兵过后,扬起的雪花跟在马队后面杂乱无章的飞舞着。少年站起身,拍了拍屁股,将手中“长枪”朝骑兵远去的方向刺去,嘴中大喊一声“杀金贼~”

金兵首领完颜宗翰,带领西路大军,被宋军死死的挡在了太原城外。

太原城城池险固,素有“钢铁之城”的盛誉,自古以来都是军事重镇,它的牢固程度几乎是所有异族骑兵的噩梦。

东路大军首领完颜宗望,进展却相对顺利,但攻城日久,兵马疲乏,如果再一城一地的攻打,可能没有冲到汴京城下,大军就被消耗殆尽。

“绕过定州,直扑汴京!”完颜宗望大喊一声!

汴京城防危急!

主战派李纲担任总指挥。

宋徽宗见势危,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朝开始新纪元,改年号为“靖康”。

宋钦宗的即位,并没有给岌岌可危的宋王朝带来任何转机,只是延缓了他的衰亡,苟延残喘罢了。

李纲的汴京守卫战虽然成功了,但依然割让了河北三镇,金兵方才罢兵北撤。

靖康元年深秋,还没来得及喘息的宋王朝,金兵再次兵分两路南下,两路军最终会师包围汴京。

宋王朝形势空前危急。

此时的宋王朝已是黄昏独自愁,外无良将,内无能臣。

上次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又得势,李纲被迫离开,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迫遗散,防务空虚。

汴京外城全长五十余里,东南西北一共有二十一道城门,其中包括十二座陆门,九座水门,防守压力巨大。

好在汴京城中仍有7万多禁军和大量民兵,加上汴京城墙高大坚固,一时间金兵也难以攻下。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观察了汴京的城防形势,决定从最好攻的善利门、通津门和宣化门突破。

这次没有了李纲,汴京守将换成了姚友仲。

他的政治见识、军事能力、胆色魄力均不亚于李纲。

只是宋军将士的士气,却没有了第一次的激昂,他们上次的拼死抵抗,抛头颅,洒热血,就换来了那一纸割地赔偿的合约!

姚友仲猜测到了金兵的意图,将重兵部署在这三个城门。他亲自率领机动部队,四处巡视,随时增援。

易攻难守的宣化门,守军将领是步军指挥使杨崇德,忠君为国的杨家传人,手持霹雳神金枪,带领手下五百禁军卫士,阻得金军不得近城门半步。

火球漫天飞舞,照亮了整个汴京的天,城中百姓四下逃窜,哀鸣遍野,杨崇德的部下虽是连日作战,一个个面带疲容,却也有着誓死之心。

金朝虽属游牧民族,不善攻城作战,但在长期的与辽、宋攻城实战中,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军事文化,发明和制作了大规模使用的攻城战具。

轻重型投石车数不胜数,强弩、弓箭,万箭齐发,随后巨型攻城运兵车展开登城战。即使再戒备森严的传统城防也完全无法招架。

“报~”

“杨指挥使,姚将军有令,命你营撤出宣化门,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命,伺机而动!”一名传令兵,手持令旗前来传令,战马也感受到了压抑的气氛,来回不安的踱着步,传令兵紧握缰绳,努力控制战马。

“得令,那谁来守宣化门?”

“郭军头的六甲神兵!”

“郭京?就是孙傅举荐的那位?也不知他着了哪门子道,如此易攻难守之门,就让一神棍来守,这与拱手相送何异?”杨崇德将手中的霹雳神金枪狠狠一掷,整个城门都在颤抖。

“杨指挥使,听说皇上都很信任他,他自称“能施六甲法,可以生擒二将而扫荡无余,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宣化门择日出兵三百,就可直袭至阴山。”传令兵回道。

“简直是愚昧,神棍误国,我大宋王朝先前重文轻武,落得现在无将无兵可用,我营将士用二百多条生命,几经易主方才夺回的城门,现在又让道士神兵守城,与弃守有何不同,我去找姚将军”。杨崇德右手将战袍一挥,就要跃马而上。

“杨指挥使听令,姚将军限你营一刻钟之内撤出宣化门,兵分两队,增援善利门、通津门,令到不行,军法从事”。杨崇德还未跃上马,又一传令兵火速赶来。

气急败坏的杨崇德刚刚跃上战马,金军抛出的一个火球如天雷一般,冒着滚滚黑烟,在夜幕中划破苍穹,越过城墙,朝着他们飞奔而来。

宋军将士吓得六神无主,四下躲避。只见杨崇德手中霹雳神金枪,顺势一挑,用枪尖轻轻挑住火球,双脚一登,跃上马背,借势一跃,高高飞起,手中长枪挑着火球一个三百六十度回旋,火球原路返回,杨崇德落回战马,火球炸入金军阵中,炸的金军将士人仰器毁,数名金兵变成一个个火球,啊啊惨叫,四下逃窜,冲乱了阵形。

杨崇德双腿一夹,手中缰绳猛提,胯下战马抬起前蹄,发出震耳的嘶鸣声,手中长枪直刺苍天,发出微颤的金属与空气的碰撞声,大叫一声“撤!”

此时,11岁的杨天正躲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他睁着硕大的双眼,惊恐的望着窗外,城中漫天的火光映红了他天真的脸,他已经好多天不见父亲了。

他怀里抱着一支木头雕刻的长枪,还未完工,他自己早早把红樱绑上,那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可是还没雕刻完父亲就去守城,彻夜不归了。

杨崇德的守军还未撤,郭京就领着他的六甲神兵赶来了。

只见此人身着黑色道袍,头戴道冠,后挽一个道髻,手拿浮尘,身背一口长剑,虽着道袍,却难掩其身形高挑,面容俊朗,微微昂着头,一副很是孤高的样子。

见到杨崇德,郭京目不斜视,昂然前行。他身后跟着老老幼幼的两支队伍,服装,兵器均不统一,行进的阵仗也是横七竖八,歪歪斜斜。

郭京登上城楼,手下树起绘有“天王像”的旗帜,拔掉杨崇德军旗,他席地而坐,长剑置于身侧,手持浮沉,双目微闭,口中喃喃自语。

身旁将士面面相觑,也不知如何是好。

城墙更换军旗,杨崇德军旗被撤下,不明所以的金军却仍不敢贸然进攻,以防有诈。

“天降良辰吉日,开门迎敌!”郭京忽然大声喊道,手中拂尘向前一挥。

城门兵士得令,拉开巨大的门栓,两扇大门缓缓打开。

郭京令他的六甲神兵攻出门去,犹如一群羔羊,你挤我赶,竟有不少人被挤进了护城河,落水者,扑通声、哀嚎声,响彻云霄。

一时摸不着头脑的金兵只得仓皇应战,一道道黑色铁骑冲入宋军阵中,犹如虎入羊群,手中弯刀砍杀的宋军也犹如切瓜砍菜,战马的嘶鸣,宋军的哀嚎声,金兵的呐喊声,一时间充斥了整个汴京城……

“报,姚将军,宣化门失守!”

“郭京呢,他的神兵呢?”

“六甲神兵被金兵砍杀殆尽,郭军头不知去向。”

“传我军令,命杨崇德火速驰援宣化门。

“副将,清点人数,把所有机动部队调往宣化门,务必把金兵赶出城去。”姚友仲大叫着。

“把郭京给我找来,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刚到善利门的杨崇德还没等下马,传令兵就火速赶来。

“杨指挥使,姚将军令你火速驰援宣化门,他已领亲兵营赶去。”

“郭军头的神兵?”

“宣化门失守,郭军头生死未知!”

“果不出所料!误国,误国啊!众将士听令,随我回援宣化门!”

杨崇德胯下战马仰天一啸,鬃毛凛立,疲于奔命的宋军虽是疲态俱现,却仍然队形完整,视死如归,大步驰援宣化门。

等杨崇德带领众将士赶往宣化门,大势已去,两扇城门已大开,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道道铁骑如黑色闪电鱼贯而入。

姚友仲带领的亲兵仅剩十余人,被金兵的铁骑团团围住,发出狩猎时嗷嗷的欢叫声,仿佛在狩猎一群待宰的羔羊。

杨崇德双腿一夹胯下战马,带领他的三百余将士杀向了金兵的包围圈。

一时间喊声震天,金兵仓皇应战,里外受敌,杨崇德手中霹雳神金枪在漫天的火光照耀下,发出耀眼的白光,左冲右突,一记横扫,三五金兵下意识的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时已是脖颈发凉,鲜血冲天……

奈何金兵人数越来越多,杨崇德手下禁军疲于应对,已是不堪,被金兵铁骑早已冲乱了阵仗,各自为战,首尾不相兼顾。

“杨崇德,宣化门已无夺回可能, 不要恋战,不要管我,大队金兵已向内城皇宫而去,快去护驾!”姚友仲手中长剑刺倒一名金兵,随即冲杨崇德大喊道。

杨崇德手中长枪一式海底翻涛,布起枪花,猛力上挑,一名金兵飘飘然飞向了天空,后重重的砸到了地上,又砸倒了三五金兵,杨崇德大声回道: “姚将军,我不能扔下你!”

“援军马上就到,保住皇上,大宋根基就在,你想让大宋黎民百姓亡国灭种,世代为奴吗?”说罢,姚友仲带领他的三五亲信冲向城门。

完颜宗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过城门,犹如闲庭信步,见冲过来的姚友仲,他提起缰绳,战马前蹄奋扬,手中丈八狼牙棒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姚友仲砸去,久经车轮战的姚友仲早已不堪重负,被这狼牙棒压到单膝跪地,左手迅速撑地,手中长剑随即抽出,一个腾空,以万钧之势朝完颜宗翰的脑袋劈去。

完颜宗翰双脚用力,跃上马背,躲过长剑,将手中狼牙棒朝姚友仲砸去,跃起的姚友仲没有借力点,身体已无法躲避,只得用长剑抵挡,兵器碰撞的刹那,火光四溅,长剑折断,狼牙棒朝他胸口狠狠砸去,姚友仲飞出三丈远,口吐鲜血,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望向杨崇德并大喊道:快撤,保护皇上!说罢,一口鲜血喷出,气绝。

一代大将就此陨落,汴京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金兵冲进城内,烧杀抢掠,街头哀嚎遍野,好不凄苦,小杨天家的房子也被烧着了,母亲找出父亲珍藏的杨家枪谱埋藏在院中柳树下,告诉杨天,记住这棵柳树。随即拉着杨天往外跑去。

“我们不能走,父亲会找不到我们的”,小杨天一手拽着母亲的手,一手抱着柳树,迟迟不愿走。

“天儿,听话,我们到前河滩的佛光寺,父亲会去找我们的。”

小杨天忽然挣脱了母亲的手朝屋子跑去,母亲大叫着去拉他,他跑进着火的房子里,把父亲给他雕刻的枪拿了出来,擦了一把满是灰尘的小脸,小脸已被火光炙烤的通红,他对着母亲笑道:“有枪在,我就能保护娘了。”

母亲悄悄的擦掉了一滴泪水,愠怒的吵着他,拉着他急匆匆的消失在了火光漫天的夜色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