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哈尔滨、青岛的新增订单还在稳步推进时,辰星科技的订单总额迎来了里程碑式突破 —— 随着成都山区防雷电门禁、西安双语界面系统等定制化订单的全部落地,财务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月,公司在质量危机后的新增国内订单金额已达 12.1 亿人民币,不仅远超年初制定的 “10 亿年度目标”,更超额完成了中期调整后的 “12 亿冲刺目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标志着辰星科技彻底走出质量危机阴影,更以 “业务版图扩张 利润增长” 的双重成果,开启了企业发展的全新阶段。
在财务部门出具的《新增订单全景分析报告》中,订单的 “广度” 与 “深度” 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从地域覆盖来看,12.1 亿订单已辐射全国 28 个城市,除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外,还涵盖成都、西安、济南、沈阳、哈尔滨、青岛、杭州、武汉等 15 个新拓展城市,形成 “以一线城市为核心,二三线城市全面开花” 的市场格局。其中,华南地区作为此前的业务空白区域,凭借广州荔湾区 2.3 亿订单、深圳南山区 1.2 亿订单、佛山南海区 0.8 亿订单,累计贡献 4.3 亿订单,成为仅次于华北地区(4.5 亿)的第二大订单来源地,彻底填补了公司在华南市场的布局短板。
更值得关注的是,订单类型从 “社区级” 向 “市政级” 实现跨越。12.1 亿订单中,包含 5 个省级市政智慧改造项目,总金额达 5.8 亿,占比近 50%—— 其中,山东省 “老旧社区智能安防全覆盖项目”(2.1 亿),由辰星科技负责全省 10 个地级市、50 个社区的门禁与监控系统改造;四川省 “山区社区防雷安防工程”(1.5 亿),以成都山区项目为标杆,在全省 20 个山区县推广防雷电门禁系统;陕西省 “涉外社区智慧服务升级项目”(0.8 亿),复制西安双语界面经验,为全省 8 个涉外社区提供多语言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此外,还有广东省 “沿海城市防腐蚀安防体系建设项目”(1 亿)、浙江省 “景区社区智慧联动项目”(0.4 亿),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社区安防,正式拓展到市政智慧改造领域,实现了 “从点到面” 的业务升级。
“这 5 个省级市政项目,是辰星科技打开政企合作大门的关键。” 商务总监周明在订单复盘会议上强调,“与社区项目相比,市政项目不仅订单金额更大、合作周期更长(平均 3-5 年),还能形成‘省级标杆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项目合作。比如山东省项目落地后,河南省、河北省的市政部门已主动联系我们,咨询类似的全省推广方案。”
从业务品类来看,辰星科技已从 “智能门禁单一供应商” 成长为 “智慧安防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12.1 亿订单中,智能门禁占比 45%(5.445 亿),智能安防监控占比 25%(3.025 亿),停车引导系统占比 15%(1.815 亿),消防预警系统占比 10%(1.21 亿),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占比 5%(0.605 亿)。其中,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作为新推出的核心产品,已在广州荔湾区、上海浦东新区等 8 个社区落地,能实现门禁、监控、停车、消防数据的实时联动与智能分析,帮助社区物业提升管理效率,单平台订单金额最高达 800 万,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财务部门对这些订单的利润预测更是振奋人心。财务总监李娟在季度财务会议上汇报:“根据成本核算,12.1 亿订单的综合毛利率约为 42%,扣除生产、研发、销售等各项费用后,预计将为公司带来 4.5 亿的净利润。这一数字不仅远超之前 2000 万的质量损失,还比质量危机前同期的净利润(2.8 亿)增长 60.7%,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同期最高净利润纪录。”
她进一步分析:“市政项目的利润率(48%)高于社区项目(38%),主要因为市政项目对定制化要求更高,且付款周期更稳定;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利润率最高(55%),作为软件与硬件结合的产品,后续还能通过服务费实现持续盈利。随着市政项目与高毛利产品占比的提升,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
订单的超额完成,不仅带来了营收与利润的增长,更推动公司内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满足 12.1 亿订单的生产需求,生产部门引入了 3 条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 50%,交货周期从之前的 20 天缩短至 12 天;研发部门组建了 5 个专项研发小组,分别聚焦门禁、监控、停车、消防、平台五大品类,研发人员数量从 80 人增加至 150 人,新品研发周期缩短 30%;售后部门在全国 28 个订单覆盖城市设立了售后中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200 余人,售后响应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小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