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空间女配在六零 > 第66章 归途的星火

空间女配在六零 第66章 归途的星火

作者:a重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6:13:12

兰州的夜风裹着黄河的水汽,轻轻掀动着医疗站宿舍的窗帘。凤紫鸾倚在窗前,指尖摩挲着扎西那封字迹歪扭却满含深情的信,信纸上还粘着几片干枯的杏花瓣——许是孩子偷偷夹进去的。远处,城市的灯火彻夜不熄,而她的思绪却早已越过千山万水,落在了高原那片被杏花染白的小院里。

“凤院长,该出发了。”君陌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一路风尘的沙哑,“军区派了卡车送咱们,顺路还能把省里配的药品捎回去。”

凤紫鸾转身,看见他肩上背着那个总装着地图和笔记本的旧挎包,手里还提着个鼓囊囊的麻袋——那是省医学院的同志硬塞的,装满了教材、笔记本,还有几瓶珍贵的抗生素。“给孩子们带的。”那位白发教授拍着麻袋说,“让他们也看看,咱们国家的医学在怎么进步。”

次日清晨,卡车碾过兰州城郊的土路,扬起细碎的尘土。凤紫鸾坐在副驾驶座上,望着窗外逐渐稀疏的楼房,心头渐渐漫上熟悉的踏实感。君陌离从麻袋里掏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几块杏花糕——“省城的老字号做的,说是用高原杏干调的馅,比咱们后山的还香。”他掰下一半递过来,甜丝丝的香气立刻填满了车厢。

“省医学院要编教材的事,你听说了吗?”凤紫鸾咬了口糕点,绵软的糯米皮裹着杏肉的清甜,“他们说要把咱们的经验写进全国赤脚医生培训手册里。”

君陌离握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卡车一个颠簸,他稳稳扶住旁边的铁皮箱:“刘教授还问,能不能把手术室的照片和器械清单附在后面。”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远处隐约可见的山峦轮廓上,“我想,等回去就把手术室的墙重新刷一遍,再挂上学员们的照片——那些认真练无菌操作的样子,比啥都金贵。”

三天后,卡车驶进县里时,正赶上一场细雨。凤紫鸾趴在车窗上,看见县城街道两旁的杨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卖青稞饼的摊子前围满了人,蒸腾的热气里飘着熟悉的酥油香。君陌离停下车,跑去供销社买了几斤水果糖——“给孩子们带的。”他说,“培训时小卓玛总说,要是能有颗糖含着,练针头就不会那么疼。”

当医疗站的轮廓出现在视野里时,凤紫鸾的心跳突然加快了。远远地,她看见手术室后的杏树上,粉白的花瓣正被雨水打落,像一场温柔的花雨;院门口,卓玛和小李正踮着脚张望,卓玛手里举着面小红旗,红布在雨里一晃一晃的。

卡车还没停稳,小李就蹿了过来,蓝布褂子下摆滴着水:“凤院长!君参谋长!可算回来了!”他指着手术室方向,“县里打电话来说,省医学院的教材编委会还想再补充些资料,问咱们什么时候能把手术室的照片寄过去!”

凤紫鸾刚要说话,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羊肉汤香气。卓玛从厨房探出头,辫梢还沾着雨珠:“凤院长!君参谋长!我奶奶熬了两大锅汤,给你们接风!还有,你们看——”她拉着凤紫鸾的袖子往院外走,指着后山的杏林,“今年的杏花雨下得可漂亮了,阿爷说,这是‘喜雨’,咱们医疗站的好事要一件接一件!”

手术室里,张医生和护士们正围着一台崭新的显微镜忙碌。见凤紫鸾进来,张医生赶紧迎上来:“凤院长,您快看!省里配的这台显微镜比咱们原来的放大倍数还高!还有这些抗生素,说是能治高原常见的肺水肿!”他指着墙上的新挂钟,“您走后第三天,县卫生局又送来两箱消毒剂,说是专门给咱们手术室备的。”

凤紫鸾摸了摸显微镜的镜筒,金属外壳还带着出厂时的凉意。她忽然想起在兰州时,刘教授说过的话:“好的经验要落地生根,就得有合适的土壤。”此刻,这台显微镜就是最肥沃的土壤,而手术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精心浇灌的园丁。

“君陌离,”她转身对正在整理药品的男人说,“明天把去年培训的学员名单整理出来,给省医学院寄资料的时候,咱们再附上他们的学习心得。”她指着显微镜,“就说这些设备是怎么从理论变成实践的。”

君陌离点点头,从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这是扎西寄来的。”他递过信,又补充道,“他说村里按你教的方法建了消毒室,上个月有个娃娃摔破了头,他用无菌操作缝了伤口,没感染,娃娃阿妈送了一只活羊来谢他。”

凤紫鸾拆开信,扎西歪扭的字迹里夹着几片杏树叶:“凤院长,我按您教的方法,给村里的赤脚医生办了学习班。昨天有个老阿妈说,她孙女的肚脐风没再犯,说是消毒做得好。等明年杏花开,我带他们来医疗站,让您看看我们的消毒室!”

雨渐渐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给杏树镀上一层金边。凤紫鸾和君陌离站在院子里,看着卓玛和小李把羊肉汤一碗碗端到石桌上。卓玛妈妈还特意做了杏花饼,刚出锅的饼皮酥脆,杏肉馅甜而不腻,香气飘得老远。

“君陌离,”凤紫鸾咬了口饼,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你说,明年这时候,会有多少个‘咱们’在高原上建手术室?”

君陌离望着天边的晚霞,声音轻柔却坚定:“会有很多很多。就像这杏花,今年落了,明年开得更盛;就像咱们教过的学员,他们会带着经验回去,再教给更多人。”

夜色渐浓,医疗站的喇叭里响起悠扬的藏语民歌。卓玛和几个小姑娘围坐在石桌旁,听凤紫鸾讲兰州的故事——讲省医学院的大楼有多高,讲教材编委会的专家有多认真,讲那些和她们一样的赤脚医生,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凤院长,”卓玛突然仰起脸,“我长大后也要当赤脚医生!我要学您教的无菌操作,给村里的娃娃接生,给阿爷治腿疼!”

凤紫鸾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揉了揉卓玛的辫子:“好啊,那卓玛要好好学习,等明年杏花开了,我教你认显微镜。”

君陌离靠在杏树上,望着星空下的小院。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近处,是学员们讨论病例的低语。他忽然明白,所谓希望,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光芒,而是无数颗星星汇聚在一起,照亮了整片夜空。

“凤紫鸾,”他轻声说,“等明年杏花再开,咱们把手术室的窗台摆满杏花,再把卓玛、小李,还有所有学员的照片都贴在墙上——让他们看看,自己曾经也是这希望的一部分。”

凤紫鸾望着他侧脸的轮廓,点了点头。风轻轻吹过,带着杏花的余香,也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她知道,这场关于希望的旅程永远不会结束。就像那几株杏树,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把生命的芬芳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就像他们用爱与坚守编织的梦,终将随着杏花的芬芳,飘向更温暖的远方。

次日清晨,凤紫鸾站在手术室门口,望着墙上的新挂钟——指针指向七点整,和往常一样准时。张医生和护士们已经开始了晨间消毒,君陌离在整理学员资料,卓玛和小李端着热水盆进进出出。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手术台上的无影灯,也照亮了每一个忙碌的身影。

她忽然想起去冬那场大雪,想起杏树抽芽时的嫩绿,想起培训时学员们专注的眼神,想起兰州城里专家们赞许的目光。这一切,都像是一场温柔的接力——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座手术室,到整个高原。

“君陌离,”她轻声说,“以后的每个春天,咱们都一起看杏花。”

“会。”他望着她的眼睛,声音坚定而温柔,“以后的每个春天,咱们都一起看杏花,一起迎接希望,一起守护这手术室里的春天。”

远处,传来建筑工人修缮道路的吆喝声,混合着卓玛清脆的歌声,像一阵温暖的风,吹过六月的医疗站,吹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而那几株杏树,正静静地站在风里,等待着下一场花开的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