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空间女配在六零 > 第167章 夏耘时节

空间女配在六零 第167章 夏耘时节

作者:a重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6:13:12

五月的李庄,麦浪翻滚,蝉鸣初起。乡村草药学习小组的新教室门前,那排去年种下的金银花藤已经攀上了竹架,开出了第一朵朵嫩黄的小花。凤紫鸾蹲在草药园里,指尖轻轻拨开一丛艾草的叶子,检查着根部是否生了虫。远处,君陌离正带着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在给新翻的土地松土,他们要用这块政府资助开垦的试验田种植一批更珍贵的药材。

\"凤医生!\"小满气喘吁吁地跑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县里来的卡车到了,老中医爷爷也一起来了!\"

凤紫鸾手中的艾草差点掉在地上,她连忙站起身,拍了拍粗布裤腿上的泥土:\"真的?快带我去!\"

新教室前的空地上,一辆绿色的军用卡车缓缓停下,扬起一阵尘土。车门打开,那位满头银发的老中医率先跳了下来,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助手,抬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君陌离紧随其后,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悦。

\"老先生!\"凤紫鸾快步迎上前,\"您怎么亲自来了?\"

老中医捋了捋胡须,笑呵呵道:\"听说你们这批学生要开始学炮制,我怎么能不来?这箱子里的东西,可是我压箱底的宝贝。\"他指了指那两个年轻人抬着的木箱。

卡车后斗里,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往下搬东西——一摞摞线装书、几大捆晒干的草药标本,还有几个贴着标签的玻璃罐,里面浸泡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药材。

\"这是县卫生局和县一中支持的。\"带队的干部擦了擦额头的汗,\"书是县图书馆珍藏的中医药典籍,标本是一中生物组的老师们帮忙制作的,这些药材...\"他指了指那些玻璃罐,\"是省城药检所支援的,让孩子们对照学习用。\"

教室里很快挤满了人。老中医戴上老花镜,从木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套精致的铜制工具:小铡刀、药碾子、竹蒸笼,还有几个形状奇特的陶罐。\"今天,我们先讲讲最基础的药材炮制。\"他的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炮制不是简单的晾晒,而是一门大学问。同一味药,炮制方法不同,药性就大相径庭。\"

小满趴在窗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中医手中的黄连。\"看好了,\"老中医拿起一块生黄连,\"这是生黄连,性寒,主治湿热。但如果我们用姜汁炙过...\"他取来一小碗姜汁,将黄连片在其中滚过,然后放在一旁的竹匾上晾晒,\"炮制后的黄连,寒性就减轻了,还能止呕。\"

凤紫鸾站在后排,认真地记着笔记。她注意到,不仅是学生们,连村里的几位老药农也挤在人群中,听得入神。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忍不住问道:\"老先生,我家地里种了不少黄芪,可总卖不上价,是不是炮制也有讲究?\"

老中医眼睛一亮:\"问得好!黄芪要切片后,用蜂蜜炒过,才能补气效果更好。你们平时...\"他转向君陌离,\"是不是直接晒干了就卖?\"

君陌离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老中医叹了口气:\"可惜了。这样吧,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的黄芪地,现场教你们怎么加工。\"

课后,凤紫鸾帮着老中医整理那些珍贵的典籍。这些线装书有的已经泛黄,书页边缘还有细心修补的痕迹。\"这些...\"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脊,\"都是孤本吧?\"

老中医点点头:\"县图书馆的老张拼了命才保下来的。他说,这些书放在书架上没人看,不如让你们这些孩子学了去,才是真传。\"他指着其中一本《本草备要》的批注本,\"看,这是民国时期一位老中医的手记,旁边还有他临床用药的心得。\"

傍晚,君陌离和凤紫鸾送老中医一行到村口。临别时,老中医郑重地交给凤紫鸾一个小布包:\"这里面是我这些年整理的一些心得,还有一些特效方子。你们先学着,有问题随时写信给我。\"他顿了顿,\"对了,我打算推荐你们这个学习小组参加下半年省里举办的中草药经验交流会。\"

\"真的吗?\"凤紫鸾惊喜地睁大了眼睛,\"那太好了!\"

老中医笑了笑:\"你们这里的孩子们有灵气,学得扎实。特别是那个叫小满的,记性特别好。\"他指了指远处正在帮老猎户晾晒草药的瘦小身影,\"我看他将来能成大器。\"

回到教室,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小满迫不及待地问:\"凤医生,我们真的能去省里开会吗?我能去吗?\"

凤紫鸾忍俊不禁:\"你先把今天的笔记抄三遍再说。\"话虽如此,她的眼神却温柔而充满期待。

第二天清晨,凤紫鸾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披上外衣打开门,发现是村支书,脸色凝重。\"凤医生,县里刚来的通知,\"他声音压得很低,\"今年夏天可能有大旱,县里要求各生产队做好抗旱准备。\"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太阳一天比一天毒辣。原本应该雨水充沛的时节,天空却万里无云。草药园里的土地开始龟裂,新栽的幼苗叶子卷曲发黄。君陌离带领学生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挑水浇灌那些珍贵的药苗。

\"这样下去不行,\"老猎户蹲在地头,皱着眉头看着几近枯萎的薄荷,\"得想个法子保住这些苗子。\"

凤紫鸾望着远处干涸的河床,突然想起什么:\"我记得《齐民要术》里提到过,干旱时可以用秸秆覆盖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她转向老中医,\"您说是不是?\"

老中医点点头:\"理论上是这样。但你们这里...\"他环顾四周,\"秸秆都烧火用了,哪有多余的?\"

君陌离突然一拍大腿:\"我有个主意!我们可以用干草和树叶!学习小组后院不是堆了不少吗?\"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全组师生就行动起来。他们将干燥的杂草和落叶剪碎,小心翼翼地覆盖在每一株药苗周围的土壤上。小满甚至发明了一种\"滴灌法\"——用竹筒在根部上方戳一个小孔,让有限的水源缓慢渗透。

奇迹般地,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大部分药苗竟然挺过了最干旱的时期。当第一场迟来的夏雨终于落下时,整个草药园焕发出勃勃生机。那些被干草覆盖保护的幼苗,叶片格外翠绿,茎秆也更加粗壮。

\"凤医生,\"雨后初晴的傍晚,小满兴奋地跑来,手里捧着一株特别的植物,\"我在后山发现这个!它长得像人参,但是叶子不一样!\"

凤紫鸾接过那株植物,仔细端详后脸色变得严肃:\"这可能是党参,但也不排除有毒的相似品种。\"她立刻找来老中医和老猎户一起鉴别。

三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油灯下反复比对、讨论,最终确认这是一株野生党参,虽然年份不长,但品相不错。\"小满,你立功了。\"老中医拍拍孩子的肩膀,\"不过记住,野外采药一定要有大人陪同,有些毒草和药材长得极为相似。\"

第二天,君陌离特意召集了所有学生,严肃地强调了安全问题。\"草药是我们的宝贝,但也是把双刃剑。\"他指着教室墙上新挂的一幅彩色挂图,上面画着几种常见有毒植物的图样,\"这些,碰都不要碰!\"

随着夏日的深入,学习小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县卫生局又派来了一位刚毕业的中专生小林,专门协助教学。小林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知识,比如如何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如何简单检测药材的有效成分。

\"这太神奇了!\"小满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放大数百倍的药材细胞时,惊讶得合不拢嘴,\"原来草药里面是这样的!\"

凤紫鸾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尽管前方还有无数困难——资金短缺、教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但只要这些孩子们保持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乡村草药文化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

一天夜里,凤紫鸾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村支书,脸色煞白:\"凤医生,不好了!西沟生产队的孩子们...吃了野果子,集体中毒了!\"

凤紫鸾和君陌离抓起急救箱就往外跑。月光下,西沟村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几个孩子躺在地上,面色发青,呕吐不止。

\"是毒蘑菇!\"老中医一眼认出孩子们身边散落的几个彩色蘑菇,\"幸亏吃得不多,否则...\"他迅速指挥大家煎煮解毒的草药汤剂。

凤紫鸾和小林则负责给中毒较轻的孩子们催吐、洗胃。君陌离和村支书挨家挨户排查,确保没有遗漏。

直到凌晨,所有孩子都脱离了危险,凤紫鸾才瘫坐在地上,浑身被汗水浸透。小满怯生生地递过来一碗热水:\"凤医生,您喝口水吧...\"

凤紫鸾接过水碗,看着小满担忧的小脸,突然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坚持的意义。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乡村草药知识不仅能传承文化,更能救命。

\"小满,\"她轻声说,\"明天开始,我们要加一门课——常见有毒植物的识别和急救。\"

小满用力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远处,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夏天,乡村草药学习小组的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成长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