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售卖星图起家,我统一碳基联盟 > 第680章 星联西游(10)小试锋芒

李长庚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然后进一步分析道:“如此一来,通过简单计算便可得知,人类与三体人的神经元数量几乎不相上下,差不多都是猴子的约十四倍之多。相比之下,可怜的老鼠仅有区区七千万个神经元,这么一对比,你会发现人类的神经元数量至少是老鼠的上千倍呐!正因为如此,人类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极其众多且复杂多样的、被称之为‘智能’的现象!”

“但是就说生命吧,无论是我们人类还是遥远的三体人。”叶苏缓缓说道,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仿佛正在探索宇宙间最神秘的奥秘,“我一直在思考,为何生命会以如此多样且独特的 dNA 形式存在呢?这里面有个比方非常经典,但我不知道这个比方到底是否恰当。那就是,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足球场,场地上洒满了各式各样的汽车零件。想象一下,这时突然刮起一阵强大无比的龙卷风,将这些零件统统卷到空中。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关键的因素。首先,dNA 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它包含了构建生物体所需的所有信息。不同物种的 dNA 序列差异很大,这是由于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所致。

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会导致 dNA 序列的改变。这些突变可能是有益的、中性的或有害的。有益的突变会赋予生物体更好的适应性,使其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中性突变则不会对生物体的生存产生明显影响,但它们可以在种群中积累并逐渐改变基因库。有害的突变则可能导致生物体的死亡或繁殖能力下降。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它根据生物体的适应性来选择哪些个体能够生存和繁殖。具有更适应环境的特征的个体更有可能留下后代,从而将这些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适应性特征会在种群中逐渐扩散,导致物种的进化和多样化。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生命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生物体施加不同的选择压力,促使它们发展出适应特定环境的特征。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植物可能会进化出更深入地下的根系来获取水分;在寒冷的环境中,动物可能会拥有更厚的皮毛来保暖。

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的 dNA 形式是由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和漫长的,它塑造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通过深入研究这些科学细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进化的规律。

总之,当它们最终落下时,竟然神奇地组装成了一架完整的汽车!这种情况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嗯,的确有一定可能性。”李长庚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应道,“不过关键还要看时间跨度。毕竟,从最初的混沌状态发展到如今这般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智慧生命形态,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整个过程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四亿年之久!”

“三十四亿年?”叶苏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重复着这个数字,“三十四亿年的时间,居然能让一堆原本毫无关联的汽车零件在风中自动组合成为一辆功能完备的汽车?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他摇着头,似乎仍然无法完全接受这个惊人的假设。

李长庚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涉及到无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原理。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生命逐渐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这其中包含了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物种竞争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例如,基因突变是生命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可能会发生随机的突变,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如果这些突变能够使生物体更好地适应环境,那么它们就有可能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并逐渐传递给后代。

此外,自然选择也是生命演化的关键因素。在自然界中,生物面临着各种生存压力,如食物短缺、天敌威胁等。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才能够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因此,自然选择会淘汰那些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而保留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

最后,物种竞争也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只有那些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物种才能够生存下来,并逐渐占据更多的生态位。

综上所述,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虽然我们目前对生命演化的机制还不完全了解,但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我们正在逐渐揭开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

他的目光落在远方,仿佛那遥不可及的两点之间隐藏着无尽的奥秘,“然而,人们却常常将其简单地描述成似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严密且不可分割的关联,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说实话,就拿咱们人类现今的生命来说吧,是否一定源自于地球这个最初的家园呢?对此,连我自己都无法确切知晓!”

听到这番话,叶苏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我相信您所说的。毕竟,经历了如此众多的风风雨雨之后,今日又从鹿马星人的口中得知,在遥远的西银河系竟然还存在着另外一支人类族群,而且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居然也是汉语,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由不得我不信呐。”

“即便我们是从外部去观察和探究整个宇宙,”李长庚缓缓说道,“假如我们以现今的科技水平对其进行长达一百四十六亿年的持续观测,那么在此期间将会有好几个强有力的证据能够完美地证实刚刚所讲述的那个原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