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袭 > 第35章 新舞台

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袭 第35章 新舞台

作者:金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06:00:51

南方沿海都市的夜风,带着与省城截然不同的温润和咸腥,吹拂着“林枫”略显单薄的衬衫。他站在人行天桥上,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车灯长河,恍如隔世。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璀璨的霓虹,奢侈品店的橱窗光洁如新,一切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这里是经济前沿,是资本沃土,也是藏匿秘密、重塑身份的绝佳之地。

“林枫”。他默念着这个新名字,感受着其中陌生的重量。身份证、护照、银行卡……甚至一段被精心编织的、在海外求学的成长经历,都真实得无懈可击。李干部背后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

五十万启动资金,对于一个“归国寻找机会的美籍华人”来说,不算多,但足以支撑他初步站稳脚跟。他不能再去碰房地产那些容易暴露的领域,至少明面上不能。

他的新身份设定是“对国内互联网和新经济模式感兴趣的投资者”。这正好契合他的知识和未来的趋势。

他在提前租好的高档公寓里安顿下来。公寓位于市中心,安保严密,环境优雅,符合他“海归精英”的人设。接下来的几天,他像真正初来乍到的投资者一样,频繁出入各种创业咖啡厅、行业沙龙、投资论坛。

他不再低调,反而刻意让自己显得有些高调——一个带着点Abc腔调、对国内市场充满好奇又略显“人傻钱多”的年轻海归。他主动与人交换名片,热情地讨论项目,但涉及真金白银时又表现得异常谨慎。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混个脸熟,建立初步人脉,但绝不轻易下场。他在观察,在寻找,等待最适合他、也最不容易引起怀疑的机会。

同时,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疯狂恶补这个世界2000年之后的互联网发展史。虽然大方向与他前世一致,但细节和具体公司却有许多差异。他需要重新熟悉这个“新世界”。

机会很快出现。在一场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小型沙龙上,他遇到了一个名叫徐明的年轻人。徐明是本地一家小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正在开发一款基于手机短信的群发和客户管理软件。

这个项目在如今看来简陋不堪,但在2001年,智能手机尚未出现,短信是除了通话之外最重要的移动通信方式。徐明的创意切中了许多中小企业的痛点——如何高效、低成本地联系和维护客户。

然而,徐明和他的团队遇到了所有初创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缺钱。他们的演示粗糙,商业模式模糊,几乎拉不到任何投资。

林磊(林枫)却看到了其中的潜力。他记得前世就有类似的公司在短信时代活得相当滋润,甚至为后来的移动营销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技术门槛不高,不会触及大厂的蛋糕,投资小,见效快,非常适合他目前“小试牛刀”且需要快速产生现金流的状况。

沙龙结束后,他主动找到了垂头丧气的徐明。

“徐先生,我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有时间聊聊吗?”林枫用他那略带口音的中文说道,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

徐明愣了一下,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得体、气质不凡的“海归”,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当然!当然有时间!林先生您在哪里高就?”

“我刚从美国回来,正在看一些早期的互联网项目。我觉得你的想法很有潜力,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市场。”林枫将他引到旁边的咖啡座,侃侃而谈,从市场需求谈到技术实现,甚至指出了徐明演示中几个可以优化的关键点。

徐明听得目瞪口呆,随即激动起来:“林先生!您真是行家!您说的太对了!我们就是卡在……”

“资金和技术细节上。”林枫接过话头,微微一笑,“如果我来投第一笔天使投资,五十万,占股30%,并且提供一些运营和技术上的建议,你觉得怎么样?”

五十万!对于濒临破产的徐明团队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虽然30%的股份要价不低,但比起公司死掉,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没问题!林先生!哦不,林总!合作愉快!”徐明激动地握住林枫的手。

合同很快签订。林枫没有动用李干部给的五十万,而是用了自己“林枫”身份新开的银行账户里的钱(他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将部分资金转移了过来)。投资流程完全合法合规。

资金注入后,林枫并没有过多干涉徐明的具体开发,只是定期听取汇报,在关键决策点上给出建议。他利用自己对未来趋势的理解,引导团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反馈,并开始尝试与一些Sp(服务提供商)接触,拓展商业渠道。

效果立竿见影。有了资金和明确方向,徐明团队士气大振,产品迭代速度加快。短短两个月后,他们的软件就获得了第一批付费企业用户,虽然收入还不高,但实现了零的突破,并且口碑开始慢慢积累。

林枫的第一次投资,走上了正轨。这笔小成功,不仅带来了潜在的财务回报,更重要的是,为他的新身份“林枫”赢得了一定的信誉和知名度。他开始在当地的创投圈子里,被当作一个“有眼光、运气不错的年轻海归投资人”。

然而,他并没有沉醉于这点小小的成功。他深知,这只是掩护,他的真正目标,始终是积蓄力量,等待回归省城、清算旧账的那一天。

他利用“投资人”的身份作为掩护,继续悄无声息地关注着省城的动向。通过加密的网络渠道和极其隐晦的方式,他偶尔能接收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

裘五的案子还在深挖,牵扯出不少人,但似乎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进展缓慢。

鑫泰实业已经名存实亡,资产被冻结清算。

省城的房地产市场经过短暂震荡后,继续高歌猛进,他之前布下的那些暗棋(那些通过离岸基金持有的房产)价值正在飞速飙升。

母亲和张浩似乎安全,没有受到牵连的消息传来。(他通过一个极其曲折的渠道,给张浩工作的网吧寄了一张没有署名的明信片,图案是省城的标志性建筑,暗示平安。)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林枫心中的警惕从未放松。他知道,真正的对手还隐藏在更深的水下,裘五不过是个被推出来的替罪羊。

他需要更多的钱,更大的势,才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最终对决中拥有筹码。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即将到来的电子商务浪潮。

2001年,淘宝尚未诞生,京东还在中关村卖光碟,但美国的电商泡沫破灭余波未平,国内对电商前景普遍看衰。但这正是布局的绝佳时机!

他记得几个后来成长为巨头的平台模式,但他不能直接复制。一来没有足够资本,二来太容易暴露。他需要找到一个更巧妙、更低调的切入点。

经过仔细研究,他注意到了海外代购的雏形。此时已有少数留学生和外贸人员利用信息差,帮国内消费者从国外购买一些稀缺商品。但极其零散,不成规模。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他要做一个正规化、平台化的海外正品代购网站。主打高端、稀缺、正品保障,瞄准国内正在崛起的新富阶层。这与他“海归”的身份完美契合,启动资金需求相对可控,且能充分利用他对未来消费趋势的把握。

他再次行动起来。他不再满足于投资他人,而是开始秘密筹划组建自己的团队。他利用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物色技术、运营、外贸方面的人才,尤其关注那些有海外背景、同样看好国内消费升级但苦无机会的年轻人。

接触是谨慎的,试探是细微的。他像蜘蛛织网一样,慢慢构建着自己的核心班底。

与此同时,徐明那边的短信群发软件业务发展顺利,甚至开始有小的竞争对手出现。林枫指示徐明,不必急于扩张,稳扎稳打,巩固现有客户,产生稳定现金流即可。这棵幼苗,暂时只需要健康生长,不需要成为参天大树。

日子在忙碌和布局中飞快流逝。“林枫”这个身份在当地的创投圈渐渐有了些分量,甚至开始有小的项目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投资。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那么自然。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那个之前合作过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李明打来的,语气有些紧张和神秘。

“林……林枫先生?抱歉打扰您。有件事……我觉得必须提醒您一下。”李明的声音压得很低,“最近……有另一家机构,在通过非常规渠道,查询您名下……呃,是您之前那个身份名下的一些离岸资产情况……来头似乎不小,而且手法很……专业。”

林枫握着电话的手,瞬间绷紧。

离岸资产!那是他最大的秘密和底牌!对方竟然查到了这个层面?!

“知道是哪家机构吗?”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查不到具体名字,对方隐藏得很深。但感觉……不像是国内的风格。更像是……国际性的私人调查公司或者……”李明的声音充满了担忧,“林先生,您是不是得罪什么……什么厉害人物了?”

国际性的私人调查公司?

林枫的心沉入了无底深渊。

裘五背后的势力,竟然能请动这个级别的力量?还是……有新的、更可怕的敌人盯上了他?

逼我假死,换身份,远走他乡,竟然还是无法彻底摆脱?

一种冰冷的、令人窒息的感觉再次包裹了他。

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华的都市,玻璃上映出他此刻冰冷而锐利的眼神。

新舞台的幕布刚刚拉开,阴影中的观众,却似乎早已就位。

这场戏,越来越有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