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 第101章 定能让长安百姓大开眼界

傍晚的晒谷场上飘着炊烟,老王头蹲在磨盘边啃馍馍。他望着自家那片平整的田地,忽然觉得手里官府发的《农机使用手册》比族谱还金贵。远处传来耕车队 的号子声,月光下那些铁家伙闪着寒光,像列队的士兵开往下一个村庄。

\"机械化......\"老汉把这三个字在嘴里嚼了又嚼,忽然笑出声来。他摸出贴身藏的黄历,在\"宜耕种\"那页重重画了个圈。

春耕在关中推进得十分顺利,而水泥道路的铺设更是如火如荼。

长安城内,李府书房。

案几上的沙盘清晰展示着道路修筑的进度,大部分水泥路已插上完工的木签。李沐轻抚短须,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甚好!果真众志成城。\"

\"新唐商盟调集材料银钱,十万工匠齐上阵,这进度比预想的还要快上三分。\"

\"照此情形,不出两月便可大功告成!\"

纵是后世以基建着称的国度,铺路速度亦不过如此。李沐能在大唐创造这般奇迹,全赖不计成本的劳力投入——修筑水泥原就不需多少技巧,凡有力气者皆可为之。

关中地势平坦,又有历代官道作基,覆上水泥并非难事。唯遇河道处需架设桥梁,方显真章。李沐早有筹谋,特意将这些难关留在最后。

他凝神细观沙盘,忽然抚掌而笑:\"寻常路段已近完工,工匠们也都摸透了水泥脾性。是时候专心攻克那几个关键要塞了——尤其是横跨渭水的要道!\"

长安素有八水环绕,这渭水正是黄河最大支流,水势浩荡,深浅难测。历来百姓渡河,全仗舟楫往来。而今李沐既志在打造全新路网,岂能容此等低效方式存续?

\"钢筋水泥筑桥,势在必行!\"

\"此桥乃关中交通命脉,亦是最后的难关。一旦功成,八百里秦川将彻底连为一体!\"

思及此处,李沐再不迟疑,取出早已备好的桥梁图样,朝门外朗声道:

\"小翠!\"

\"速请顾掌柜与李道长过府议事!\"

屏风外立即传来清脆应答:\"婢子这就去。\"

不多时,李淳风步履生风踏入书房,顾元宝亦接踵而至。

\"贫道见过郎君!\"李淳风眼中闪着热切的光芒,\"听闻郎君欲以钢筋水泥跨渭水筑桥?此等壮举若成,必为长安新景!快让贫道一观究竟!\"

自从被李沐引上工程之道,这位道长对钢筋水泥的痴迷与日俱增。尤其主持修建新唐医馆后,更是对此物性能推崇备至。

李沐含笑展卷:\"道长请看——这便是渭水大桥的蓝图。\"

渭水大桥由钢筋混凝土构造,全长一千八百米,宽十八米,桥面距水面十三米!

建成后,桥上可容八辆马车并行,桥下船只通行无阻。

即便遭遇特大洪水,大桥亦能 ,稳固如初!

李沐展开渭水大桥的设计图与效果图,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展现眼前,犹如真实场景的映照。

这座双向四车道的巨桥横跨渭水,气势恢宏。

桥墩粗达两米,如巨柱深扎河底,稳稳撑起整座桥梁。

桥面两侧设有钢筋混凝土护栏,确保行人安全,设计周密完善。

桥梁两端延伸至岸上,坡度平缓,行人无需费力攀爬。

这样的桥梁在后世或许寻常,但在大唐却前所未有,堪称开创历史的壮举。

但凡目睹渭水大桥效果图之人,无不被其雄伟气势所震撼。

李淳风凝视图纸上如巨龙般的桥梁,激动得手指微颤,热血沸腾。

“此画栩栩如生!渭水大桥更是雄伟绝伦!”

“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李郎君,这绘画技艺我从未见过,竟能将实景刻画得如此逼真!”

“建成后的渭水大桥,真会与这效果图别无二致吗?”

李淳风惊叹不已,声音因兴奋而颤抖。

大唐绘画崇尚写意,如此写实的技法实属罕见,李淳风深受震撼,难以自拔。

他突然紧握李沐手腕,目光炽热地恳求:

“李郎君!请务必让我参与渭水大桥的建造!”

“若能主持这般旷世工程,我李淳风必当名垂青史!”

“此生得此机会,死而无憾!”

李淳风已彻底为渭水大桥折服,此刻即便李沐驱赶,他亦绝不离开。

李沐见状,心中暗喜。

他本就看重李淳风的才学,早已将其内定为大桥的技术负责人。

“放心,渭水大桥的修建离不开你。”

李沐向李淳风郑重承诺,随后转向顾元宝:

“顾元宝!”

“修建渭水大桥需调度海量人力物力,事务繁杂,千头万绪!”

“但我相信你能胜任!”

“你可愿负责大桥的后勤统筹,管理工人与物资?”

顾元宝双目放光,毫不犹豫应道:

“属下愿为李郎君效劳!必全力以赴!”

“敢问何时动工?修路队已熟知水泥特性,定不负所托!”

李沐见他斗志昂扬,欣然颔首。

李淳风精通建桥技术,能确保渭水大桥的施工质量,顾元宝负责调度工人与材料。有这两人相互协作,李沐对工程进展十分放心。

“甚好!既然二位热忱十足,这项重任便托付给你们。”李沐满意道,“待你们研透图纸、筹备充足后,即可择日开工!”

消息如风般传开,从长安到关中,人人都在议论渭水将架起一座前所未有的巨桥。

“当真要在渭水上造桥?这可是天大的喜讯!”街边商贩兴奋地搓着手,“往后过河再不用苦等渡船了。”身旁的老者却捻须沉吟:“渭水浩荡千载,从未有人敢横跨架桥,这桥当真能成?”

东西两市茶肆里,质疑声与期待交织。有人猜测会用连环舟搭成浮桥,有人忧虑洪水时会冲垮桥身。尽管心存疑虑,百姓们仍翘首期盼——毕竟若真建成,百利无一害。

这些传言正是顾元宝刻意散播。他捧着李沐绘制的彩图,望着桥上精细的廊柱纹样,突然拍案而起:“此图若公示于众,何愁民心不聚?”那前所未见的透视画法,连瓦当阴影都纤毫毕现,必能轰动长安。

他当即命人寻访丹青妙手,仆从很快来报:“城北阎侍郎阎立本,乃当世第一画师。”顾元宝眉头一挑——这般人物,怕是要备足诚意才请得动。他整了整衣冠,带着图卷与锦盒登车而去。

朱门铜环前,顾元宝仰头望着“阎府”匾额,抬手正了正鎏金幞头。

府前的侍从接过顾元宝的名帖,快步入内通传。

阎立本正捋着须髯在书房品茶,听闻来客姓名,不由轻哼一声:\"区区商贾,也配登门?\"他正欲回绝,忽然想起近来商盟在关中的作为,又改了主意。

\"且慢!\"他展开烫金名帖,目光扫过上面\"立体透视\"几个字时,指节突然一颤,\"竟是李郎君的手笔?\"这名青年才俊的名号他早有耳闻,虽与世家立场相左,但其人风骨倒是令他欣赏。

真正让他挪不开眼的,是帖中提及要用西洋画技临摹建筑图样。这位书画大家当即来了兴致,连声吩咐:\"快请顾先生入内看茶!\"

顾元宝抱着一卷绢帛疾步而来,深揖到底:\"此乃李郎君亲绘的'透视图',请阎公品鉴。\"

画卷展开的刹那,阎立本的呼吸都凝滞了。画中廊桥的每一处榫卯都闪着釉光,连桥墩下的水纹都仿佛在流动。他颤抖的手指抚过凹凸有致的墨线,忽然疑惑道:\"这横跨渭水的飞虹,莫非是仙界景致?\"

\"此乃李郎君要修建的真实桥梁!\"顾元宝眼中迸出精芒,肥胖的身躯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若阎公愿为此桥绘制全景图,必是千古佳话!\"

偏厅里,李淳风正用炭笔演算着桥墩承重,听闻此言突然抬头:\"顾东家且慢夸口,这'预应力混凝土'的配方尚需调试......\"

\"有二位襄助,大事可成。\"李沐将茶盏轻轻一搁,青瓷与檀木相触的脆响中,渭水两岸的夯土声似乎已隐约可闻。

“等你们熟悉图纸,召集好人手和材料,便可立即开工!”

......

李沐要在渭水建造一座宏伟桥梁的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乃至整个关中传开。

“什么?”

“要在渭水上建桥?真是天大的好事!”

“有了这座桥,我们过河就再也不用乘船了!”

“只是渭水如此宽阔,究竟要建什么样的桥才能横跨两岸......”

百姓们对修建渭水桥普遍持欢迎态度。

但所有人都清楚渭水的宽度和水势之大。

这样的大江大河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建桥的先例。

因此,百姓们对这座桥能否建成仍持保留态度。

“这么大的工程,难度确实不小!”

“或许是要建浮桥,用船只连接起来......”

“无论如何,有座桥总比没有强。”

“就怕桥不够坚固,一场洪水就给冲垮了!”

长安城内议论纷纷。

大多数百姓仍将信将疑,不敢确信。

当然,他们也明白,渭水桥一旦建成必将带来便利,因此不会阻挠工程进展。

他们只是好奇,这样不可思议的工程能否真正实现。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即将动工的渭水桥项目上。

这个消息正是顾元宝主动散播的。

他这么做自有打算:既是为了争取民众支持以方便调动资源,也是为了激励工匠们的积极性。

此外,当他看到李沐绘制的桥梁效果图时,又有了新的想法。

李沐按后世风格绘制的效果图极为逼真,还配有彩色渲染。

这种画法在大唐前所未见,必将引起轰动。

“既然效果图如此生动,能让人直观了解桥梁样貌,何不多复制几份张贴出去?”

“这样不仅能赢得更多支持,还能提升李郎君的声望!”

顾元宝越想越觉得可行。

以效果图的震撼效果,定能让长安百姓大开眼界!

说干就干,他立即着手寻找长安最出色的画师。

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广泛的人脉,他很快有了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