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 第53章 高招

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第53章 高招

作者:沐黎九九2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05:49:09

沉默良久,长孙无忌终于出列劝谏:\"陛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李郎君虽才智过人,但毕竟年少。陛下难道忘了赵括之鉴?贸然让他上阵,恐非良策。\"

\"况且远征之事非朝夕可成,不如先让李郎君入军营历练,待时机成熟再议。\"

众臣纷纷附议。

魏征更是毫不客气,直言进谏:\"陛下...\"

李二被魏征一番劝谏,只得悻悻作罢。想到战场凶险,万一李沐有个闪失,他定会痛心不已。

\"罢了罢了!朕只是随口一说,诸位不必当真。征讨之事且从长计议,李沐的事日后再议。\"李二摆手道。

谁知魏征并不领情,双目圆睁又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一言九鼎,岂能儿戏?若陛下失信于天下,大唐威严何在?望陛下今后慎言慎行!\"

唾星几乎溅到李二脸上。他深知再争辩下去魏征只会更加较真,只得认输:\"魏爱卿所言极是,朕日后定当谨言慎行。若无要事,今日就退朝吧!\"

说罢匆忙起身离去。

魏征这才满意地捋着胡须,踱步出殿。

此时的李沐对此全然不知。他正站在长安城门前,望着新铺就的平整水泥大道,满心欢喜。

\"不错!短短半月就完成铺设,工人们干得很卖力。再养护七日,便可正式启用了。\"

因材料充足,人手齐备,工程进展极为顺利。李沐决定额外犒赏工人们:\"传我的话,今日就结清工钱,每人再加赏五十文!邀请大家七日后参加竣工仪式。\"

消息传出,工地上一片欢腾。

\"还有赏钱!李公子仁义!\"

\"日后有活计,我第一个报名!\"

新编:

修建新路的劳工们对李沐心怀感激,更对自己亲手筑成的这条奇特道路充满好奇。

众人约定七日后参加道路的竣工庆典。

李沐明白,他在劳工间的威望已然稳固。今后行事,必能得到众人响应。

道路完工,劳工们领了工钱,兴高采烈地归家。整个长安城的百姓也翘首以盼,想看看这耗费巨资、引起轰动的水泥路究竟是何模样。

“终于完工了!”

“那灰泥好像真的变硬了!”

“不知这条路最终会是什么样子……”

成形的路面平整笔直,明眼人都看得出绝非寻常。虽不知究竟有何妙处,但百姓们已迫不及待。

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工人们洒水养护道路,却不得触碰,心痒难耐。

终于,七日过去,水泥彻底凝固,达到标准。

为制造轰动,李沐精心准备了盛大的竣工仪式,邀请全城百姓前来观看。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水泥路的好处!”

“商人们见识到水泥的价值,自然会争相合作!”

他一面大肆宣扬,一面邀老李等人前来观礼。

李二欣然应允,更准备带长孙皇后微服前来,与民同乐。

续写:

新唐大道正式竣工,百姓们初次踏上水泥路,兴奋如孩童。这条前所未有的道路震撼了整座长安城,许多人甚至称之为“仙路”。

李二望着欢腾的百姓,眼中满是欣慰。

“好小子!”

“此路一成,民心更向朝廷,大唐江山愈发稳固!”

尽管早知水泥路的神奇,他仍被这万众欢腾的景象所感染。

他真切感受到百姓对大唐的拥戴与期待。

“新唐……新唐!”

“这就是他以‘新唐’命名的深意吗?”

李二暗自赞叹。竣工之后,百姓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忧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

这仿佛在昭告天下:大唐已脱胎换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正在崛起!

皇宫高阁之上,李淳风静立观运,眼中异彩流转,口中低语不绝。

大唐国运显化,龙气冲霄!

\"大唐国运......升腾了!\"李淳风双目绽放异彩,只见长安城上空紫气翻涌。

\"潜龙现世,龙跃九霄!\"

原本蛰伏的国运金龙竟冲破云层,直上九重天际。

水泥官道竣工,万民欢呼,这股浩荡民愿竟化作引动龙脉的契机。

李淳风指节掐算,面色骤变:\"这不合天地命理......\"

依照天机推演,大唐至少需二十载方能步入盛世。贞观天子虽是明君,贤臣良将济济,但国运增长本该循序渐进。

\"怎会如此?\"

老人白眉紧蹙,铜钱在掌中翻飞。忽然他浑身一震,目光穿过喧嚣人群,落在那青衫少年身上。

\"李郎君......\"

新铺的灰白官道上,锦衣华服的世家众人面色阴沉。崔氏长老枯瘦的手指划过坚硬路面,眼底寒光闪烁。

\"此物若遍布州县,皇权将再无阻碍......\"

..................

世家暗流涌动之际,李沐正引着贵客返回宅院。

\"老李尝尝这新茶。\"

青瓷茶盏中碧波荡漾,嫩芽舒展。茶香氤氲间,谁也没注意到窗外掠过的黑影。

李二立刻被吸引了目光,盯着杯中清澈的茶水,露出惊讶的神情。

\"这茶......\"

\"不添加任何佐料,直接用热水冲泡,原来还能这样品尝?\"

\"我倒要亲自试试!\"

在大唐,人们习惯将茶叶与葱姜蒜等调料一同煎煮。这种饮茶方式后来传到欧洲,演变成了添加牛奶和糖的奶茶。

此刻李沐献上的清茶让李二倍感新奇,他端起茶盏,小心地抿了一口。

\"啧!\"

李二细细品味,缓缓闭上眼睛。

\"妙极!\"

\"茶香清雅,完全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芬芳。\"

\"初尝微苦,随后甘甜渐生,余韵悠长......\"

\"好茶!\"

这番评价表明李二已经对清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也纷纷品尝,点头称赞。

\"李公子,连饮茶都别具一格,果然非同凡响。\"

\"此法既简便,又能品味茶叶真味,想必很快会在长安流行开来。\"

长孙无忌捋着胡须,眼中带着赞赏。

李沐淡然点头。他心知肚明,待陆羽《茶经》问世后,清茶必将风靡天下。

他轻啜一口茶,似笑非笑地说道:

\"可别小看这茶叶。\"

\"将来与草原各部贸易,此物将是重要筹码。\"

\"其利润,不亚于丝绸贸易!\"

李二闻言大感兴趣,连忙追问:

\"草原牧民?\"

\"茶叶竟有如此功效?\"

\"快给我们详细说说!\"

但这次李沐并未满足李二的好奇心。

茶叶产业刚刚起步,现在谈及为时尚早。他决定点到为止。

\"诸位只需记住,茶叶能解油腻、补充养分即可。\"

\"具体细节,待茶树培育成规模后再详谈不迟。\"

\"眼下还是先处理要紧事务吧。\"

尽管对茶叶充满好奇,李二还是整了整衣冠,正色道:

\"你说的要紧事,是指联合商人生产水泥?\"

这正是他们之前的约定。新修的水泥大道一经面世,立即在长安引起轰动。

这条\"仙路\"的名声已传遍关中,正在向四方迅速扩散。

各地商贾闻风而动,纷纷赶来一探究竟。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水泥蕴含的巨大商机。

修路只是最基础的用途,水泥还有无数可能等待发掘!

李沐清楚,此刻必定有不少人千方百计想要窥探水泥的奥秘。

他抬头望向远方天际,沉声道:

\"老李,你深知水泥的价值。\"

\"如此国之重器,我恨不得立即普及天下,岂会藏私!\"

\"以当前工艺,水泥烧制耗费甚巨,需大量煤炭与人手!\"

\"唯有招商合营,方能令此物速传天下!\"

水泥非寻常货物,其需用之处无穷无尽。

单凭李沐一人,区区渭河一厂,不过杯水车薪。

莫说修造十里新唐大道已捉襟见肘......

大殿之上,\"招商引资\"四字令李世民耳目一新。

君臣屏息凝神,静候下文。

\"所谓招商,便是以烧造之法、匠人手艺并矿藏入股,合富商之力共建新窑。\"

\"朝廷出技艺、派监工、划矿山,保督查之权。\"

\"商贾则备银钱、建工坊、募工匠、掌日常经营。\"

\"届时按约分利,两相得宜!\"

圣主抚掌称善,眼中精光愈盛。

此计确是妙绝——于朝廷而言,匠艺可传抄,矿藏本天成,几无本而利万方。

既可充实国库,又能广产水泥。

更将天下商贾收入麾下,断世家臂助!

\"妙哉!\"

李世民击节赞叹:\"此乃一箭三雕!那些商贩怕要挤破门槛相求!\"

毕竟水泥乃官营独市。

待窑厂日进斗金,商贾自当感恩戴德。

\"尚未道尽呢。\"

李沐嘴角微扬:\"建窑要匠人,运料要脚夫,铺路要民壮......\"

\"银钱自商贾流向百姓,市井岂不愈发热闹?\"

他仿佛已看见,这灰浆将如何搅动整个大唐的乾坤。

大唐迎来一场强心剂,如同久病初愈之人饮下灵丹妙药,立时气血充盈!

李世民未曾料到其中玄机,听罢李沐之言,猛然起身,脖颈涨得通红。

\"这水泥量产......竟有如此功效?\"

\"妙极!李小子,你当真神人也!\"

他目光灼灼,紧盯着李沐不放。长孙无忌与魏征更是瞠目结舌,全然被这番谋划震住。

原本借助商贾之力增产水泥已够惊人,谁知其中另藏乾坤。

\"牵一线而动全局,高招!\"

\"治国之术,竟能如此精妙!\"

\"今日得闻此言,胜读十年圣贤书!\"

长孙无忌执掌大唐财政多年,向来苦于银钱短缺,憎恶富商豪族为富不仁。哪曾想竟能令商贾自愿掏钱,既解朝廷之困,又惠及百姓。

如此一环扣一环,不仅可得海量水泥修筑通途,更能让百姓凭劳力换取钱财,改善生计。

魏征沉思良久,忽而击掌:\"李郎君,此计莫非与新唐大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