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 第46章 这简直是一块令人垂涎的美味

杜如晦看见圣人眼睛亮得骇人。他当然记得那个暴雨夜,圣人在凌烟阁盯着十八学士画像说过同样的话,只是那时称作\"钓贤之饵\"。

倘若科举考核算学,大唐子民或许个个精通勾股方圆之术!

实则大唐诗坛群星璀璨,诗仙诗圣辈出,根源在于科举取士重诗文之道。

你看那李白,因诗才惊动天听,得蒙玄宗召见。高力士为其脱靴,杨贵妃亲为研墨,一介布衣竟得朝廷授官。

若非其性情狷介,不屑寻常官职,仕途前程当不可限量。

李二闻言顿悟,双目炯炯有神。

\"原来如此!\"

他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豁然开朗。

甚至触类旁通:\"照此说来,若科举考较农事,则百姓皆成耕作能手;若比试冶铁,则大唐神兵利器取之不竭,可是此理?\"

李沐虽觉此话过于直白,却也只得颔首。

此言倒也不差!

若真以农事取士,说不定真能培育出几个精通自然之道的奇才。

然此等设想终究格局有限,非李沐本意。

\"老李,你只见其表啊!\"

\"耕作冶铁与吟诗作赋,究其根本都是技艺而已。\"

\"若欲缔造盛世,关键不在这些技艺,而在于根本之道!\"

后世科举沦为八股取士,应试教育盛行,皆因此理。

这些不过是可以训练的技艺,熟能生巧罢了。

但对家国进步,裨益有限!

李沐要做的,是彻底改变这个局面。

让大唐科举从根基上就与众不同!

为让李二明白,李沐直指要害:

\"老李且看渭水铁厂的高炉,你说是一百个老匠人厉害,还是一座高炉厉害?\"

李二不假思索:\"自是高炉!\"

\"你那高炉日产三万斤精铁,抵得上举国工匠!\"

说到这里,不禁望向渭水方向,眼中犹带震撼之色。

生活常识的每一个领域,深入研究都能成为一个专业方向。不论是耕种田地、建造房屋道路、饲养牲畜、制造工具器械,还是研制药物材料......

这些其实就是未来高等学府的研究内容。

李沐明白,国家的进步依靠的正是这些专业人才。虽然管理型人才也必不可少,但掌权者中往往充斥着只会仗势欺人之辈。他早已厌倦了那些夸夸其谈的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

\"老李,这就是科技强国的理念。\"李沐最后总结道。

\"科技强国?\"李二反复品味着这个词。经过李沐之前的解释,他完全理解这个概念。越琢磨越觉得深有道理,眼中渐渐闪现出光彩。

\"科技强国!\"

李二激动地按住李沐的肩膀,内心充满敬佩。

\"说得好!原来科技才是真正使国家强盛、实现理想的途径!李小子,你帮我拨开了迷雾,让我看清了未来方向!\"

想到高炉炼铁、高产红薯和水泥配方,李二终于真正明白了科技强国的含义。再精湛的耕作技术,若不研发新品种,没有发现红薯这样的作物,终究难以养活众多人口;再高超的打铁手艺,面对能产出铁水奔流的高炉也黯然失色。

李二下定决心,大唐今后要以科技立国。将科技之道作为最高追求,作为选拔人才的根本标准。那些不愿学习、不肯钻研科技的人,要来何用?就用科举制度将他们全部淘汰!

想通这些后,李二对科举制度也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李小子,我明白了!科举就按你的建议,以科技之道为最高标准,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从今往后,我大唐将以科技为尊!\"

见科举制度终于摆脱了陈腐思想的束缚,李沐倍感欣慰。这样的大唐,未来充满希望!

\"科举的目标明确了,其他细节就好办了。\"

\"我们可以将科举分成几个层级:通过基础文字和算术考试的,可授予童生资格,考试可在县城举行;知识更深入、科目更细致的,可授予秀才功名,考试设在郡城;对各学科有更深造诣的,通过后成为举人。举人可以治理地方或管理工坊产业,这类考试要在都城长安举办。\"

这套分层选拔人才的制度设计得详尽周全,令人叹服。李二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生怕漏掉一个字。

李沐继续完善最后的构想:\"最终阶段,要在精英中选拔最杰出的英才,让他们引领大唐的未来!通过终极考试的,授予进士头衔。进士考试在皇宫举行,由李世民陛下亲自主持。\"

\"老李,你觉得这个方案如何?\"

这是经过历史检验、最切实可行的制度。李二惊为天人,除了赞叹已无话可说。

\"服!心服口服!李小子,今日我老李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刻的李二完全放下了皇帝的身份和父亲的威严,几乎要成为李沐的信徒。这番论述将......

科举新政议定后,李世民对李沐已是言听计从。这般精妙的科举制度,确非他能构想得出。

\"就依你所言施行科举,我定全力促成此事。\"李世民故作姿态道,\"依你之见,科举何时举办为宜?\"

李沐面露难色:\"此事难在我对世家现状知之甚少。\"

李世民当即详解各世家近况,尤其提及太原王氏庶子王孝远之事。李沐听得双目生辉,击节赞叹:\"此子当记一功!\"

他与世家既有国仇,亦有私怨。初入长安时荥阳郑氏公子刁难,醉月楼那场算计,桩桩件件都令他耿耿于怀。

\"世家确该整治。\"李沐沉声道,\"王孝远此举大快人心。\"

李世民试探道:\"如今世家内乱,可否趁机开科取士?\"

李沐沉吟良久,摇头道:\"范阳卢氏等阀阅世家传承千年,底蕴深厚。老李,你莫要轻敌。\"

李世民闻言警醒,暗自反省近日确实生了轻慢之心。世家大族确非易与之辈。

李二曾有 至皇位不稳的危机,如今竟敢直接开启科举,与世家正面交锋!

究竟是何种依仗,让他如此胆大?

李二沉默思索半晌,忽地转头看向李沐,目光深邃。

\"李小子,难道你不明白?\"

\"我老李今日敢如此行事,全因有你!\"

李二双目炯炯,凝视着李沐。

\"是你,用医术救我一命;是你,献上红薯神物,解了大唐 之困。\"

\"还是你,开设新唐书铺,低价售书,打破世家对学识的垄断;又是你,造出高炉,令铁水奔流如江,使我大唐再不缺兵刃甲胄!\"

\"皆因有你!\"

\"是你李沐在背后支撑大唐,才让我老李生出直面世家、重启科举的豪心!\"

李沐未曾料到会从老李口中得到这般回答。

他先是微怔,继而感动,最后涌起一丝自豪。

------------

李二虽志得意满,却未失理智。

经李沐提醒,他收起轻视之心,神色渐肃。

\"李小子,世家底蕴绝非表面这般简单,科举确实不宜仓促推行!\"

\"依你之见,我们该何时行动?眼下又该做何准备?\"

李沐垂眸沉思,忽忆起一句至理——

\"朋友要多交,敌人要少树!\"

他低声默念,眼中光芒渐盛。

\"有了!\"李沐朗声道,思路已然清晰。

\"老李,欲开科举,决战世家,尚需时日。\"

\"眼下当务之急,是凝聚几方力量,稳固大唐根基!\"

李二精神一振:\"该拉拢哪些人?\"

李沐屈指数来:

\"其一,朝廷内部需同心同德——这点陛下已做得极好。\"

李二闻言,嘴角微扬。

自玄武门后,他数度清洗朝堂,如今文武百官皆为其心腹。

大唐朝廷,早已是他李二的一言堂!

\"接着说!\"李二按下得意。

\"军队自不必言,牢牢握于朝廷之手,此乃根本。\"

\"真正需争取的,一是掌控财货的商贾,二是散落民间的寒门学子。\"

\"还有——世家大族中不得志的庶子们!\"

李二连连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愈浓。

这些他早有谋划,只是未如李沐这般条理分明。

譬如世家庶子,王孝远不正是他暗中扶持的棋子?

\"李小子,具体该如何行事?\"

见老李一点就透,李沐更觉畅快。

\"商贾之力,不容小觑!若能拧成一股绳,足以改天换地!\"

\"如今各地行商,因种种束缚不得不依附世家,上交大半利润。\"

\"若朝廷愿降低税赋,保障其财货安全,许其自由经营,他们必会弃暗投明!\"

李二闻言陷入沉思。

他从未想过要重视商贾。

当下买卖之道,不过囤积居奇。若离了世家庇护,只怕......

在外人眼中,这简直是一块令人垂涎的美味!

\"朝廷提供支持,确定固定税率,保障财产安全,这些都不难做到。\"

\"可他们一旦脱离世家,失去资源和工人,实力必然大减,恐怕就没什么价值了......\"

如今的商人,无论是经营粮食布匹等大宗商品,还是日常百货、珠宝器物,都依赖于世家的资源支持。

离开了世家这个靠山,他们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商品来卖!

这让李二感到十分困惑。

李沐却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显然早有打算。

\"老李啊,你就是思路不够开阔!\"

\"世家不给资源,难道朝廷就不能提供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