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 第10章 我本不想提此事

\"既知根本,破局易耳!\"

\"族众庞大?推恩令可解!\"

李世民眼中精光暴闪。

\"推恩令......\"

此计堂堂正正,却无懈可击。

世家与诸侯无异,皆行嫡长继承。

那些庶子,谁不想分一杯羹?

分家令一下,必致天下震动。

后世的宗族改革,亦是这般路数。

即便同宗兄弟,分家后也会反目成仇,甚至弃养父母!

宗族由此瓦解,政令得以通行乡里。

李沐神色如常,丝毫不以为意。

\"使其兄弟阋墙,自然离心离德。\"

\"家族式微,朝廷便可掌控,征税纳粮, 服役。\"

\"世家人口,终成朝廷子民!\"

他继续道出第二条毒计:

\"世家第二条命脉,是田亩矿藏之利。\"

\"此物恰是朝廷急需!\"

\"此乃最棘手之处!\"

李沐神色凝重,这关乎切身利益,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血光之灾!

连李二也不由正襟危坐。

\"直言便是。\"

\"我李某一向明辨轻重。\"

李沐微微颔首:\"世人皆视土地财富为命根。\"

\"故而不可强夺,须令其心甘情愿双手奉上。\"

李二面露惊诧,半信半疑。

\"自动献出?\"

\"当真可行?\"

不仅是他,房玄龄与杜如晦这对智囊亦是满脸质疑。

长孙无忌更是忧心忡忡,直言相劝:

\"李沐,莫要被市井传言所惑。\"

\"那些世家子弟个个饱读诗书,深谙世故。\"

\"三国时荀彧、诸葛亮等谋士,哪个不是名门之后?\"

\"这些家族至今香火鼎盛,朝中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

此言令李沐略感意外。

\"好个千年世家!\"

他虽感慨,却未放在心上。

\"我岂会指望纨绔子弟败坏门楣。\"

\"要世家掏钱,办法多的是。\"

\"这就要说到经商之道了!\"

李二眼中精光一闪。

\"你还通晓商道?\"

李沐暗自得意,后世商业手段岂是古人能比?

虽未深研,但随便支几招都领先百年!

\"世家吝啬,只因世间少有他们所需之物。\"

\"粮食自种,布匹自织。\"

\"反倒将余粮绸缎贩卖,不断掏空国库!\"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尤以世家庄园为甚。

除盐铁等少数物品,几乎无需外求。

难怪世家宁愿将铜钱埋入地窖。

\"无欲则刚啊!\"

李二愁眉不展。

\"不假外求,自然财聚不散。\"

\"难怪世家愈发强盛。\"

\"此局何解?\"

李沐笑而不答,只将琉璃酒瓶在众人眼前轻轻一晃。

\"答案,不就在诸位眼前么?\"

李二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原是这般!\"

\"原是这般!\"

众人凝视那晶莹剔透的酒瓶,顿时了然于心。

\"衣食无忧,只因天下物产匮乏,难动其心......\"

------------

李沐直击要害,剑指世家命门。

李二等人听得如痴如醉,飘飘然仿佛置身云端。

\"妙极!妙极!\"

\"香料美酒,琉璃宝剑......\"

\"李沐这些珍宝,在大唐堪称稀世之珍!\"

“连我李世民都心生贪念,豪门世家奢侈无度,岂能不起贪心?”

李沐展示的珍宝,连天子都被震慑,更何况那些世家之人。

这般稀世之物,谁见了不目眩神迷?

一旦动心,便落入陷阱,被李沐搜刮尽家财。

“可叹世家敛财无度,致使大唐血脉不畅,百姓穷困潦倒!”

“钱财唯有流转,方能惠泽天下!”

这本是李沐的谦逊之词,却被李世民等人郑重记在心中。

众人再三感叹,心中敬佩不已。

长孙无忌等人向李沐拱手行礼,反倒让李沐手足无措,慌忙回礼。

要说来到大唐有何不适,便是这繁琐的礼节了。

平日里尚可,但遇上长孙无忌等人如此郑重其事,他实在招架不住。

李世民笑吟吟地望着这一幕,心中颇为得意。

“还说我被妖人蛊惑,如今,你们可服气了?”

“这小子的手段,有你们震惊的!”

李世民仍在盘算,如何利用李沐所献之物掏空世家。

一旁的房玄龄却尤为清醒,尚未忘记最后一条。

他神色肃然,向李沐拱手问道:

“李沐,世家倚仗的第三条根基,乃是掌控知识传承,又该 ?”

李沐一怔,随即回神。

他略作迟疑,不知是否该直言。

“这第三条……”

“其实诸位心知肚明!”

“只是其中风险,我未必能掌控……”

能让李沐如此犹豫的事,李世民还是头一回见到。

他当即收敛笑意,正色端坐,目光凝重。

“直言!”

“方才那些狠辣手段你都敢说,如今还有何顾忌?”

李沐一想也是,便不再纠结,反而反问李世民:

“世家大族为保传承,代代培育英才,所费心血不可谓不深!”

“哪一族没有藏书楼阁?哪一家没有族学私塾?”

“可反观大唐,只怕长安皇宫内,连几本书都寻不出吧?”

李世民面色一僵,神情窘迫。

他甚至羞恼得想掩面而逃,实在无颜应对。

确实!

皇宫之中,藏书寥寥无几。

隋末战乱百年,典籍流散。好不容易统一中原,尚未迎来盛世,隋朝便已覆灭。

李唐承继隋都,连温饱都成难题,哪有余力搜集书籍充盈宫室?

连李世民自己此刻也无暇读书,大唐文教之衰,可见一斑!

这令他在着写《千字文》的李沐面前,颇觉惭愧。

“呃……”

“大唐百业待兴,文教确实……”

李世民捂着脸,支吾半晌,急忙岔开话题。

“世家底蕴深厚,代有贤才,大唐自然难以企及!”

“李小子,既有良策就速速道来,莫要吞吞吐吐!”

李沐无奈叹息,早知会是这般情形!

自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方知荣辱。

如今大唐这般光景,除了世家,谁还读书?

“要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其实隋文帝早有先例!”

“开科举啊!”

“科举”二字如惊雷炸响,震得李世民等人心神恍惚。

李世民身形微晃,半晌未能回神。

作为 隋朝的最终胜利者,他岂会不知科举?又怎会不晓科举对世家的威胁?

李沐提出科举之策,令在场众人心头震颤。

在后人眼中,推行科举不过是 一道诏令的事,有何难处?何况历史早已印证其必要。然而,唯有身处大唐之人,方能真切体会此举的惊天动地。

隋文帝一统天下,本可开创盛世,青史留名,甚至比肩秦皇汉武。可惜隋朝二世而亡,重蹈秦朝覆辙。隋炀帝杨广固然难辞其咎,但若将 之责全推于他,未免偏颇。

正如商纣王一般,杨广身后的骂名真伪难辨。而亲历者如李二、长孙无忌等人,却深知其中根源——

人心!

世家之心!

当年天下世家群起反隋,究其缘由,正是科举之制!

如同秦末六国遗贵痛恨暴秦苛政,东汉世家愤懑宦官专权,隋末之乱,亦始于隋文帝所创的科举。至于杨广虐民?

可笑!

世家大族,何曾真正在乎过百姓死活?

屋内,李二目光锐利,直直逼视李沐。

“李小子,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

“你可知科举之祸,会有多严重?”

李沐苦笑。他如何不知?他不仅清楚科举会激怒世家,更明白此制将桎梏思想,贻害无穷!

可他没有选择。

科举,是他眼中唯一的出路。

“老李,我本不想提此事……”

“可除此之外,百姓何以出头?若无晋身之阶,大唐还是大唐吗?”

这一问,令李二哑然。

他素来厌恶世家垄断权柄,致使民不聊生,一直渴望改变。科举本是良策,但隋朝前车之鉴,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半晌,李二只得长叹:“唉!奈何……奈何?”

李沐见状,忽而笑道:“老李,你操心得太多了!”

李二一愣,随即失笑:“也是,我与你说这些作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