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凤鸣九天之寒刃断鸾 > 第15章 铜钱印记,太乙旧怨

凤鸣九天之寒刃断鸾 第15章 铜钱印记,太乙旧怨

作者:变成有人钱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05:37:19

门关上了。

脚步声远去,药碗搁在桌角的轻响之后,屋里重归寂静。我仍躺在榻上,呼吸平稳,像沉睡未醒,直到那身影彻底退出院门,我才缓缓睁开眼。

月光斜照进来,落在床前一尺。袖中匕首贴着小臂,冷意渗进皮肉。方才那人端药的手很稳,眼神却飘忽不定,落在我脸上不过一瞬,便急着扫视屋内陈设。她不是寻常侍女,是来查探虚实的。

我坐起身,动作极轻,怕惊动暗处耳目。掌心那道血痕还在,白日里描摹的铜钱纹路已干涸发暗。我用温水洗净,对着烛火重新摊开手指,将纹路一寸寸记入脑海。云雷环列,中央一点凸起,如闭目之眼——这标记我在太乙观典籍残卷中见过,名为“锁灵符”,唯有亲传弟子方可持有。

可昨夜书房中,它却出现在父亲与蒙面人之间。

我从妆奁底层取出一方素绢,上面是我以指血临摹的完整印记。又翻出藏于夹层的《六韬》,此书乃母亲旧物,外人不知其存。一页页翻过,纸张脆黄,墨迹斑驳。至中卷时,一片薄纸自书脊滑落,飘然坠地。

拾起细看,纸上仅八字:“太乙观叛徒,慎交。”

下方压着一枚朱砂拓印,正是那枚铜钱图案。

指尖一顿。

这不是警告,是遗言。字迹虽陌生,但用墨方式、笔锋走势,与母亲平日批注兵书的手法极为相似。她曾随父访道终南,识得太乙门人。若这纸条出自她手,那十年前那场大火……未必只是意外。

我将纸条与素绢并置案上,提笔写下“清虚子”三字。笔锋刚落,窗外风动,烛火晃了一下。我抬头望去,只见树影摇曳,并无异样。

可心口那一沉,久久不散。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我换了素色衣裙,披了件薄氅,往府中静园走去。此处僻静,少有巡卫,且临近偏门,常有外客暂驻。昨日太乙真人离去前曾言,若有疑虑,可于卯时后寻他一面。

雾气未散,园中石径泛潮。我绕过凉亭,故意放慢脚步,目光扫过花木间隙。不多时,一道青袍身影自竹林深处踱出,须发皆白,手持拂尘,正是太乙真人。

我迎上前,行礼如仪。

“师父安好。”

他点头,神色淡然:“你体内寒毒暂稳,匕首之力尚能压制三日。这几日切莫妄动真气。”

“弟子谨记。”我顿了顿,故作迟疑,“只是昨夜睡不安稳,梦见一人黑衣覆面,手持一枚古钱逼近床前,欲夺我性命。惊醒后心头悸动不已,总觉得那钱币纹路似曾相识。”

太乙真人目光微凝:“何等纹样?”

我伸出右手,在掌心缓缓画出那云雷环眼之形。

他拂尘骤停,袖口一颤。

空气仿佛凝住。

片刻,他声音低了几分:“这是清虚子的信符。”

“清虚子?”我装作不解,“弟子未曾听闻此人。”

“他原是我座下二徒,十年前盗取观中秘典《玄冥录》,勾结江湖邪道,布阵杀人,致七名同门殒命。事发后叛出师门,从此销声匿迹。”太乙真人盯着我,“你怎会梦见此物?”

“或许是我曾在那本残卷上见过。”我垂眸,“昨夜梦中,那铜钱竟与师父所赠匕首上的石扣纹路相似,只是更为繁复。”

他眉头微蹙:“匕首石扣乃太乙观初代祖师所制‘镇脉印’,为镇压寒毒而设,与清虚子所用‘锁灵符’虽同源,却是正逆之别。一为护命,一为封魂。”

我心头一震。

同源而异流。

难怪纹路相似却不尽相同。父亲昨夜与那蒙面人商议布阵,所用铜钱正是“锁灵符”。若清虚子当真是叛徒,那如今与父亲联手之人,便是太乙观死敌。

可为何?

一个被逐出师门的叛徒,竟能让父亲如此倚重?甚至不惜设局诱我踏入寒渊阵?难道父亲早知清虚子身份,仍愿与之合作?

我强压思绪,低声问:“师父,若此人再现江湖,您可有办法辨其踪迹?”

“他左腕有一道剑伤,乃当年逃遁时所留,至今未愈。”太乙真人语气森然,“若见持此符者,不必多问,立斩勿论。”

我应声低头,心中却翻涌不止。

那蒙面人右臂微垂,似有旧疾——是否正是那道剑伤?

送走太乙真人后,我未即刻回房,而是绕道穿过回廊,借廊柱遮掩,悄然折返静园。待确认无人跟随,才从袖中取出那方染血素绢,再次对照记忆中的符纹。

毫无差别。

这不是巧合。母亲留下的警告、父亲密会的叛徒、师父口中十年旧怨——三条线终于交汇于一点。

我将素绢收回小囊,贴身藏好。回到房中,闩上门栓,取出《六韬》翻至夹藏纸条之处。提笔蘸墨,在空白页写下三行字:

“清虚子,太乙二徒,叛门十年。”

“锁灵符出,寒渊将启。”

“父与叛徒共谋,因何?”

写罢,忽觉脑中一闪。

幼时一次随父赴终南山访道,途中歇脚茶肆,他曾对随从低语:“太乙有二子,一承道统,一堕魔途。可惜……真正懂他的,只有那个被逐出门墙的。”

当时年幼,不解其意。如今回想,那“被逐出门墙”的,岂非正是清虚子?

父亲语气中并无憎恶,反倒藏着一丝惋惜。

难道他们……早有旧识?

我搁下笔,指尖冰凉。

若父亲与清虚子并非单纯利用,而是旧日故交,那这场布局便不只是为了困杀我,更可能是为了唤醒某种早已埋下的计划。而我,不过是其中一枚棋子。

可母亲的死呢?那场烧尽藏书阁的大火呢?若背后牵连太乙旧怨,那真相恐怕远比我想象的更加残酷。

窗外日影西移,暮色渐浓。

我起身将《六韬》重新藏入妆奁,正欲合盖,忽然发现书页边缘有一处细微折痕,此前未曾注意。轻轻翻开,内页夹层竟还藏着半页残纸。

纸上只有一句残文:

“……癸亥年七月初九,清虚子夜访将军府,携《玄冥录》下半卷归还,言‘事未成,但约未毁’。”

日期正是母亲失踪前五日。

我的手猛地收紧。

他来过。

在母亲消失之前,清虚子曾亲自踏入将军府。

携回秘典,留下一句“约未毁”。

什么约定?

谁与谁的约定?

为何要在母亲死后十年,再度启动?

我盯着那行字,呼吸渐重。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响动。

不是脚步声,是窗棂被风吹动的轻晃。我迅速吹灭烛火,退至墙角阴影处,屏息凝神。

窗外月光洒进半尺,映出地面一道细长的影子——有人站在院中,不动,也不离去。

我缓缓抽出袖中匕首,石扣贴掌,寒意刺骨。

那人站了片刻,转身离去,衣角掠过花枝,带落几片花瓣,无声坠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