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 > 第144章 新的刁难,舆论质疑

门外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节奏平稳,带着熟悉的频率。我下意识抬头,以为是关毅来确认终版文件的上传情况,或是徐若琳要回来取落下的设备。可那脚步在门口停住了,没再往前。

手机屏幕还亮着,停留在共享文档里她留下的那句话:“下次合作,我想试试合唱开头。”

我指尖刚要落下,准备回一句“好啊,我也想”。消息提示音却接连响起,一条接一条,像是被触发了某种连锁反应。

助理发来截图——一个娱乐博主刚发布长文,标题刺眼:“双星计划背后的真相:所谓和解,不过是一场人设包装。”

我点进去,心跳忽然变重。

文章配图是昨天排练厅的监控画面截取帧:我和徐若琳面对面站着,距离很近,神情专注。但角度被刻意裁剪,只留下我微微前倾的身体姿态,而她则是后仰的轮廓。配文写道:“姜美丽主导全程,徐若琳被迫配合走位设计,连眼神交流都像在接受指令。”

评论区已经炸开。

“早就觉得不对劲,徐若琳怎么可能甘心跟她合作?”

“一个快递员出身,现在爬到天豪继承人头上,真是靠实力?”

“听说她之前代唱妹妹比赛,这种人品也配当主角?”

我滑动页面的手开始发僵。又一条转发跳出来,是个认证音乐博主,贴出一段音频片段——是我和徐若琳讨论编曲时的声音,经过剪辑,只剩我说“我觉得这样更好”的几句,后面紧接着她的沉默。

底下写着:“听听这语气,哪像是商量?分明是定调。”

我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一声短促的响动。录音棚里没人,只有设备指示灯还在规律闪烁。我翻出原始录音核对时间,发现那段对话前后至少有十分钟的内容被删减,我们真正达成共识的过程全被抹去。

手指颤抖着放大波形图对比,越看越冷。

这不是误解,是故意为之。

我拨通助理电话,声音压得很低:“这些账号,是谁在推?”

“有两个是徐若琳常合作的造型师和宣传顾问,另一个是她圈内好友,经常为她打榜控评……他们平时不会碰你的话题,今天突然集体发声。”

我握着手机,一时说不出话。

如果这些人真是她身边的人,那她们的动作,是不是意味着某种默许?甚至授意?

我重新打开文档,再看她留下的那句话。原本让我心头微暖的字句,此刻却像悬在空中的线,不知道另一头系着什么。

我试着给她发消息:“刚才看到网上有些说法,挺奇怪的,你知道吗?”

输入框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然后停滞了几秒,最终没有回复。

窗外天色一点点暗下来,玻璃映出我的脸,眼睛盯着手机,嘴唇抿成一条线。我告诉自己别多想,也许她忙,也许还没看到。可那些帖子的热度在涨,转发量每分钟都在跳升,话题词悄悄爬上了热搜边缘。

我打开公司内部系统,查项目组通讯记录。从昨晚到现在,徐若琳和关毅有过三次通话,和宣传部也有一次会议预约。但她没提任何关于舆情的事,也没通知团队应对。

我翻到我们最后一次合录的工程文件,点播放。

我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主歌交替,副歌融合,没有任何一方压过另一方。真实的录音里,我能听见她在第二段轻声说“这里可以再柔和一点”,而我回应“你要不要试一下这个音高”。

这才是事实。

可现在,外面传的不是这个版本。

有人把我们的努力,说成一场操控;把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说成精心策划的表演。

我摘下耳机,放在桌角。手心有点湿,指尖冰凉。

我又给关毅发了条信息:“网上有一些不实内容,要不要让法务先取证?”

他回得很快:“已经注意到了,技术部在追踪源头。你先别回应,保持安静。”

我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

保持安静。意思是,我现在说什么,都会被曲解。

我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脑子里全是那些评论里的字眼——“关系户”“踩着别人上位”“假装善良”。

我不是没被人质疑过。当初从快递站走进录音棚的时候,也有人说我不配。可那时是面对未知,现在却是被人亲手撕开刚刚缝好的裂口。

门又被推开,这次是保洁阿姨,推着清洁车进来换水桶。她看了我一眼,笑着说:“还没走啊?今天你们那个节目预告片放出去,可热闹了。”

我勉强点头。

她一边擦控制台一边说:“我看视频了,你们俩站一块唱歌,真像亲姐妹似的。有些人瞎说啥呢,我都不理。”

我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喉咙发紧。

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镜头前的那一面。可一旦有人开始往深处泼脏水,再真诚的东西也会被蒙上阴影。

我拿起手机,翻到粉丝群。有个老粉发了张截图,是我们第一次合声失败后,我在休息室给她递热水的照片。她说:“那时候我还担心她们处不来,结果你看,现在都能一起熬夜改歌了。”

下面很多人附和:“看得出来是真心合作。”

“美丽从来不说别人坏话,也不会抢风头。”

“别理那些黑子,我们信你。”

我鼻子一酸,迅速退出群聊,怕自己忍不住回复什么。

这时候,又一条热搜词条冒了出来:“姜美丽资源咖上位史全盘点”。

点进去,是一篇整理帖,把我过去两年的所有曝光节点串成“攀附路线图”:从偶然被发掘,到参加比赛,再到如今和徐若琳合作,每一环都被解读成“有人在背后推”。

甚至连我和关毅的关系也被拎出来:“金牌制作人独宠一人,资源倾斜明显。”

我放下手机,不想再看。

如果这些话出自陌生人之口,我还能当成恶意揣测。可发布者中,有好几个是长期跟随徐若琳的业内人,她们清楚流程规则,知道怎么制造舆论压力。

她们不是不懂,是故意装不懂。

我望着墙上挂着的项目进度表,“双星计划”四个字还用红笔圈着,旁边写着“七日后发布”。那是我们熬了无数个夜晚才争取来的结果。

而现在,有人想让它变成一场笑话。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录音软件,想重听一遍终版音频,提醒自己我们到底完成了什么。刚按下播放,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徐若琳的朋友圈更新。

一张照片,是她坐在工作室的背影,桌上摊着乐谱,配文只有一句:“有些人,永远学不会什么是真正的合作。”

没有点名,但谁都看得懂。

我盯着那句话,手指慢慢收紧。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亮起,是关毅打来的电话。

我接起来,还没开口,他就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

他的声音很稳,不像安慰,更像陈述一个事实。

“但我需要你记住一件事——”他顿了顿,“你没做错任何事。所以,不用躲,也不用怕。”

我没说话,只是望着窗外。

楼下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上,像散落的星点。

“等明天,我们一起去会议室。”他说,“我会把所有证据摆出来,一条一条,澄清到底。”

我轻轻“嗯”了一声。

电话挂断后,我没有动。

手机屏幕暗下去,又因为新消息重新亮起。论坛上的讨论还在继续发酵,有人已经开始呼吁抵制“双星计划”。

我打开文档,找到她留下的那句话。

光标在下面闪动了很久。

最终,我一个字也没回。

录音棚的灯还亮着,设备运行正常,音频轨道安静地躺在界面里,等待七天后的正式发布。

我坐在原位,手指搭在手机边缘,指尖依旧发凉。

门外走廊传来刷卡开门的声音,接着是脚步,朝这边走来。

门把手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