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 > 第140章 新的挑战,共同成长

琴键上的手指微微用力,中央c的音色清亮地散开。我盯着谱架上那张刚写完的乐谱,墨迹还泛着湿光,“当对抗停止,回响才真正开始”这行字横在纸页底部,像一道划破旧日的线。

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抬手点开屏幕,一条公司内部通知静静躺在列表顶端:“明日十点,A会议室召开‘双星计划’启动会,请姜美丽、徐若琳准时出席。”

指尖在屏幕上停了几秒,没有滑动删除,也没有转发备注。我把手机翻过来扣在钢琴盖上,合上文件夹。金属夹子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某种确认。

关毅推门进来的时候,我正站在排练室门口整理包带。

“看到通知了?”他问。

我点头,“刚看完。”

他没多说,只道:“这次不是比拼,也不是妥协。是合作。”

我望着他,“我知道。”

他顿了顿,“你们两个,谁先开口,谁就掌握了节奏。”

我没应话。走廊尽头电梯门打开,徐若琳的身影出现在转角处。她今天穿了件黑色西装外套,领口别着一枚银灰色胸针,步伐稳定,目光平直。我们隔着十几米的距离擦肩而过,她朝A会议室方向走去,脚步没停,也没回头。

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我提前到了会议室。

关毅已经在调试投影仪,桌上摆着两份打印整齐的项目书,封面上印着“双星计划”四个字,下面是我们的名字并列排在一起。我拉开椅子坐下,翻开资料第一页,看到创作目标那一栏写着:“以双视角呈现成长中的对立与共生”。

我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

九点五十九分。

门被推开时,阳光从玻璃幕墙斜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中央。徐若琳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深蓝色的笔记本,封面边缘有些磨损。她在离我不远的位置坐下,把本子放在桌面上,动作利落,但没发出多余声响。

我们之间隔了两个座位。

关毅宣布会议开始后,制作总监介绍了项目的背景:公司将在三个月后推出一场大型音乐汇演,邀请两位风格迥异的歌手共同创作一首主题曲,并全程记录筹备过程作为宣传素材。

“你们将共享主创身份。”总监说,“没有主导权划分,成果由市场反馈决定。”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徐若琳率先开口:“我建议先定主题方向,再分工段落。”

声音不高,也不刻意温和,就是正常的陈述语气。

我略一思索,接道:“旋律部分我可以负责,你对编曲结构更熟悉,或许能补足整体框架。”

她说完看向我,“同意。前提是旋律必须经得起延展。”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用“我们”这个词,虽然只是隐含在逻辑里。

关毅坐在一侧,神情平静,手指轻轻敲了下桌面,像是在记节奏。

讨论继续推进。我提出想用“光与影”作为核心意象,描述一个人在挣扎中逐渐看清自己的过程。徐若琳皱了下眉,说这个概念太模糊,容易流于空泛。

“听众需要具体的支点。”她说。

我取出手机,播放了一段昨晚录下的哼唱片段——一段简单的动机旋律,起音低缓,逐步向上攀升,在某个高音区短暂悬停,然后回落。

房间里没人说话。

她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两下,“情绪递进不错。但如果加入电子节拍反衬,会不会更有张力?比如用机械感的节奏打乱人声的呼吸节奏,制造冲突感?”

我记下她的建议,“可以试,但人声部分我想保留原声质感,不做过多修饰。”

“没问题。”她说,“只要你不打算靠哭腔博共鸣。”

我没笑,也没反驳,“我不是那种歌手。”

她轻轻点头,“我知道。”

这句话说得极轻,却让我心头微动。

接下来的半小时,我们围绕demo提交节点、录音安排、合录测试时间逐一确认。过程中有分歧,也有沉默,但没人打断对方发言。每当意见相持不下,关毅会给出技术参考数据,帮我们判断可行性。

最后达成一致:我在三天内完成主歌与副歌demo初版,她据此设计编曲架构;一周后进行首次合录测试。

散会前,关毅留下我们多说了几句。

“你们现在不是对手,也不是姐妹。”他看着我们,“是搭档。作品会替你们说话。”

我望向徐若琳。

她站起身,拎起包,轻轻颔首:“我会按时交稿。”

说完转身离开,背影笔直,步伐稳定,不再像从前那样带着压迫式的前行姿态,而是像一条重新校准方向的航线。

我收拾好自己的资料,走出会议室时,走廊已经恢复了日常的忙碌。几个实习生抱着设备箱匆匆走过,没人注意我和她刚才一起从同一个房间出来。

回到工作区,我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音频工程文件,命名为“双星计划_demo_v1”。耳机插进接口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响起。

我戴上耳机,调出昨晚录制的旋律轨道,开始调整第二段桥部的节奏密度。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反复试听不同速度下的衔接效果。

大约二十分钟后,邮箱提示音响起。

我点开新邮件,发件人是徐若琳,标题只有两个字:“资料”。

附件是一份pdF文档,内容是她整理的近三年流行音乐中双人合作曲目的结构分析,重点标注了哪些段落适合交替演唱、哪些部分更适合和声叠加。文档末尾附了一句备注:“主歌第三句如果降半音进入副歌,可能更贴合‘压抑后的释放’这个主题。”

我没有立刻回复。

而是把文档投屏到侧边显示器,一边听她提到的几个参考案例,一边修改旋律线。当我把主歌最后一句从E调降到Eb调重唱一遍时,确实感觉到一种更真实的沉重感,仿佛脚步踩进泥泞后再抬起。

窗外天色渐暗,楼下的排练室陆续传来其他艺人的练声片段。我摘下耳机,起身准备去茶水间冲杯咖啡。

经过录音棚外的监控走廊时,我透过玻璃看了一眼b号棚。

灯亮着。

徐若琳坐在调音台前,戴着监听耳机,手指悬在键盘上方,面前的屏幕上是一个空白工程文件,名称正是“双星计划_v1”。她似乎察觉到外面的动静,抬头看了眼玻璃,我也正好望进去。

视线相遇不过一秒。

她没做表情,只是轻轻点了下头,然后转回去,按下了新建音轨的按钮。

我继续往前走,脚步没停。

拐过转角时,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关毅的消息:“她刚刚主动申请了下周的混音档期,说要提前准备母带处理方案。”

我停下,站在走廊中间,回了一句:“让她用吧,我这边进度能跟上。”

发完消息,我继续往茶水间走。

水烧开的提示音响起,我拿起杯子,往里倒速溶咖啡粉。勺子碰杯壁的声音清脆。

忽然想起什么,我打开手机备忘录,在今天的记录下面添了一行:

“今天我们说了七轮话,提了五个意见,改了三次方向。没有争吵,也没有沉默回避。”

写完,我合上手机,端起杯子往外走。

刚到门口,迎面撞见一个助理抱着一堆线材急匆匆跑过来,差点撞翻我的咖啡。

“对不起姐!”他慌忙让开。

我退了一步,稳住杯子,热气扑在脸上。

低头看时,一圈褐色的涟漪在液面缓缓扩散,像某种未完成的波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