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 > 第135章 察觉异样,提前防范

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我听见电梯门在远处合拢的声音。走廊灯一盏接一盏熄灭,整条通道只剩尽头的安全出口标志泛着微弱绿光。我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把包重新放下,拉开训练室角落的储物柜,取出一个贴着“声乐素材备份”的U盘。

这东西我一直随身带着,从不在公司电脑上直接打开原始文件。昨晚那张纸条还在我笔记本里,压在“每一步前进,都可能踩进别人设的影子里”下面。现在我要做的,不是躲,是看清脚下的路到底通向哪里。

回到工位,我插上加密U盘,调出内网访客登记系统。权限只允许查看近七十二小时记录,但已足够。天音文化那位联络人叫陈涛,三天前第一次来访时登记的是正门接待处,由前台引至东区会议室。可昨天下午他第二次出现,签到时间是十三点四十七分,地点却是西翼行政楼b角门——那是集团高层专用通道,外部访客通常不会被引导至此。

我翻到内部通讯日志页面,输入他的手机号码关联账号。系统显示,他在当天十四点零三分接入过公司内线会议,通话方为“战略协作部临时组”。这个部门编号我从未见过,查了组织架构图,也没有对应条目。

手指停在回车键上,我又打开了录音分析软件。那段背景里的专线铃声已经提取成独立音频,波形图清晰标出频率峰值。我新建一封匿名邮件,将样本和一段简短说明发给技术部一个常帮忙调试设备的老同事,只写了一句:“帮忙看下这是哪条线路的提示音,别留记录。”

做完这些,我合上电脑,拎起包走向茶水间。凌晨的办公室几乎没人,保洁阿姨也早已下班。我在饮水机前站了几秒,等热水流满杯子,转身时看见接待台后面坐着一个穿深灰制服的男职员,正在整理当日访客签到簿。

我走过去,语气平常:“麻烦查一下,昨天有没有一位穿黑外套的女性访客登记来找我?大概傍晚六点左右。”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翻了两页,“有,姓林,说是朋友。我没让她进,按流程做了访客备注。”

“她留联系方式了吗?”

“留了,但后来自己打电话取消了访问,说改线上沟通。”他递给我一张便签,“这是当时记的号码,你要的话可以抄一下。”

我接过纸条,没抄,只记住了最后四位数字。这个号我认得,徐若琳助理上次约我谈话时用的就是这个尾号。

回到座位,我把号码输进公司通讯录搜索框,结果为空。再用个人手机拨过去,响了三声后转入语音信箱,提示音是机械女声:“您拨打的号码暂时无法接通。”

我关掉手机,打开另一份文档。这是我自己做的时间线梳理表,从上周五开始,所有与天音相关的接触都被标注出来。每一行我都加上了新的注解:谁在场、是否有第三方见证、是否留下书面记录。我发现,凡是涉及面对面交流的环节,都没有正式会议纪要,而所有邮件往来中,对方始终回避具体签约时间节点。

我点了保存,然后将这份表格加密,同步到私人云盘,并生成一个仅限关毅能打开的链接。

清晨六点十七分,我再次走进训练室。这次我没有开灯,直接摸黑接通设备电源。耳机插进去的那一刻,门外传来脚步声,很轻,但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走远。

我知道他们已经开始注意我的动向了。

我打开编曲软件,导入《回声》的原始demo。这一次,我不是为了修改旋律,而是嵌入一段隐藏信息。我在副歌第二小节的底鼓频率层叠加了一串极低振幅的声纹标记,只有特定解码器才能读取。这是我在一次音乐工程课上学到的技术,原本用于版权保护,现在成了追踪泄露源头的工具。

两个版本做好后,我分别命名:“公开提交版_v3”和“溯源保护版_alpha”。前者会按时上传系统,后者则存入另一个加密分区,只有我和关毅知道路径。

七点整,我发出第一封正式跟进函。内容简洁:列出我方已完成的三项准备工作,引用对方前两次邮件中的积极表态,提出希望在本周内确定签约会议时间。附件是公开版demo和合作框架修订稿。收件人依旧是陈涛,抄送栏多了两个地址——一个是天音官网公布的项目监督邮箱,另一个是行业公共事务协调平台的受理入口。

发送成功后,我拔下U盘,塞进琴盒夹层。那里原本放着一页手写歌词,我把它移到内袋,确保U盘不会轻易滑出。

八点二十分,我收到回复。还是那个熟悉的口吻:“方案已收到,正在内部评估,请耐心等待。”

没有新信息,也没有否认。这种模糊回应本身就是信号。

我起身去洗漱间,用冷水拍了把脸。镜子里的人眼底有些发青,但眼神比昨晚安定。我知道现在每一步都在被人盯着,所以更不能乱。

回到训练室,我打开手机备忘录,新建一条记录:“今日起,所有对外沟通材料必须双版本制备;敏感信息传递仅通过闭源设备处理;每日上午九点前完成情报汇总。”

刚打完字,电话响了。是关毅。

“你发的那个链接我看了。”他声音不高,像是压着嗓子说的,“表格做得细,但还不够。”

“哪里有问题?”

“你不该只盯着天音的人。”他说,“真正能调动专线资源的,不会是个普通对接员。你漏了一个环节——是谁批准他们使用西翼会议室的?”

我愣住。

对,那个临时小组使用的场地需要高级别审批,而权限名单每月更新一次,只有总监级以上才能查阅。

“我去查。”我说。

“别用公司系统。”他顿了下,“找个理由去档案室借上月行政通报,纸质版里会有备案。”

电话挂断后,我坐在原位没动。窗外天光已经大亮,楼下传来员工陆续打卡的声音。我翻开笔记本,在“反常始于哪一步?”下面写下新的一行:“操纵者不需要露面,只需要让规则为她弯曲一次。”

然后我合上本子,拿起包,往档案室走去。

十点零三分,我从档案管理员手里接过一叠装订好的文件。快速翻到会议室使用审批记录页,我在西翼b厅那一栏找到了目标:申请人为“徐若琳团队执行代表”,审批签字是“汪总特批”。

汪总——集团副总裁,徐若琳母亲。

我低头看着那行字,指尖轻轻划过签名扫描件的边缘。

原来不是绕开规则,是有人根本就站在规则之上。

我复印了这一页,原件归还,复印件折好塞进内衣夹层。走出档案室时,迎面撞见市场部的一个同事。

“姜姐,关总监让你去一趟制作部,说有急事。”

我点头,脚步没停。

走到半路,我拐进消防通道,掏出手机,拨通关毅的号码。

“我拿到证据了。”我说,“西翼会议室的使用审批,是汪总亲自签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现在在哪?”

“楼梯间,三楼转角。”

“别走主电梯,从这边上来。我在门口等你。”

我挂了电话,继续往上走。推开防火门的瞬间,看见他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袋。

“我们只有十分钟。”他说,“趁早会还没开始。”

我快步走过去,跟着他进了制作间。门一关,他就把文件袋递给我。

“这是我托人从法务调出来的协议模板。”他说,“天音和我们公司有过三次合作,每次都有明确的第三方监制条款。只要你提出启用这一条,他们就没法私下换人操作。”

我看向第一页,果然写着“重大合作项目须引入独立监制机构进行流程监督”。

“我可以现在就提吗?”

“随时。”他盯着我,“但你要想清楚,一旦走这一步,就是公开质疑流程公正性。他们会反击。”

我想起昨晚门缝下的纸条,想起接待员那句“姜老师今天确实在公司”,想起保洁阿姨嘴里的“黑外套女人”。

我拉开背包,取出那份复印的审批记录,放在桌上。

“他们早就开始了。”我说,“我只是把该走的程序,重新走一遍。”

他看着我,慢慢点头。

我打开电脑,新建邮件。收件人是项目管理部全体,抄送关毅和两位副总监。标题写得很平静:《关于天音合作项目建议启动第三方监制流程的申请》。

正文不到二百字,陈述事实,引用制度条文,提出请求。

点击发送前,我看了一眼关毅。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鼠标落下,进度条走完。

我合上电脑,把U盘从琴盒里拿出来,放进贴身口袋。

“接下来呢?”我问。

他正要开口,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停在门口。

门把手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