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66章 杭州首秀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66章 杭州首秀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晨光熹微,东篱文创园尚未完全苏醒,但A1展厅内已是一派井然有序的忙碌。昨夜精心布置的每一个细节,在清朗的晨光中愈发显得雅致动人。空气中浮动着清冷的竹香,混合着新沏龙井的淡淡氤氲。

周锐站在展厅入口处,一身挺括的深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尽管眼底仍有疲惫的痕迹,但整个人的状态如同出鞘的利剑,锐利而专注。他通过耳麦最后一次确认各部门准备情况,声音低沉而稳定。吴薇带领的运营团队各就各位,签到台、物料分发处、引导岗位,人人神色肃穆,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沈砚心则早早抵达,穿梭于各课程区域,与提前到场的传承人及助教做最后的沟通,确保他们心态放松,物料趁手。

八点刚过,第一批学员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文创园的入口。远远望去,竟已排起了小小的队伍。他们大多是年轻人,衣着时尚,脸上带着好奇与期待,与这充满艺术气息的老厂房环境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各位学员早上好,请沿指示牌前往A1展厅签到…”孙磊带着几名志愿者,热情而有序地引导着人流。

签到流程顺畅无比。学员在核对信息后,会拿到一个精致的棉麻材料包,上面用秀雅的字体印着“杭州非遗唤醒计划”和学员的名字。打开材料包,里面不仅是课程所需的核心物料,还有一张设计成古笺样式的课程指南、一枚手工制作的“杭纺”书签,以及一小包独立包装的、印着三潭印月图案的龙井茶糖。这些细节处的用心,立刻赢得了学员们的好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分享。

九点整,所有学员按所选课程,被引导至各自区域。能容纳百余人的展厅,此刻座无虚席,却并无喧哗,只有一种安静的、充满期待的骚动。

苏绣区。

光线被调得极为柔和,聚焦在每一位学员的操作台上。张清远师傅站在前方,没有过多的寒暄,她拿起绣绷和针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年轻而陌生的面孔。

“苏绣,功夫不在力,在气。手要稳,心要静,呼吸要匀。”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原本有些紧张的学员渐渐平静下来。

她演示最基本的穿针、劈线、起针。当那根肉眼几乎难以捕捉的细丝,在她手中如同被施了魔法般温顺地穿过针眼,然后以无比均匀细密的针脚落在真丝帕上时,台下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叹。学员们开始笨拙地模仿,起初是歪歪扭扭的线条,但在助教们耐心的、一对一的指导下,逐渐找到了些许感觉。空气中只剩下丝线穿过缎面的细微摩擦声,一种极致的专注和宁静笼罩着这片区域。一位女学员看着自己帕子上那虽然稚嫩却已成型的三潭印月轮廓,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光芒。

制扇区。

这里的气氛相对轻松些。制扇杨师傅幽默地讲解着扇骨的材质、扇面的历史,手中一把未完工的团扇骨架在他指尖灵活转动。

“扇子,在古代不仅是纳凉之物,更是文人雅士身份的象征。风雅,就在这一开一合之间。”他演示着为扇面裱糊、穿缀扇骨的关键步骤。

学员们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一把“西湖明月”团扇。打磨扇骨,挑选绢面,用特制的颜料绘制简单的荷花或远山。过程中难免手忙脚乱,颜料沾到手上,胶水使用不当,引发阵阵善意的轻笑。但当他们最终看到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独一无二的团扇成型时,那种创造的满足感溢于言表。一位年轻的男生拿着自己画得有些抽象的“荷花图”团扇,得意地对着同伴扇了扇:“看,我这叫写意派!”

绸伞区。

如同一片移动的江南梦境。绸伞传承人正在讲解伞面的传统穿花技艺和防水工艺。学员们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已绷好白色绸面的小型练习伞。

“我们今天的任务,不是完成一把完整的伞,而是在你们的伞面上,留下第一笔属于杭州的记忆。”传承人鼓励道。

学员们用细小的画笔,蘸着清雅的矿物颜料,在伞沿小心翼翼地勾勒青绿山水的边角,或点染几朵疏落的梅花。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在这些半开的绸伞上,光影流动,色彩朦胧,美得如同画境。许多学员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直到助教提醒才恍然抬头。

茶歇时间,提供的定胜糕、龙井茶酥等精致茶点再次获得好评。学员们聚在一起,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半成品,交流着心得体会,互相拍照。社交媒体上,#杭州非遗唤醒计划# 话题下,瞬间涌入了大量现场图片和视频,好评如潮。

“太治愈了!第一次觉得时间可以过得这么慢,这么充实!”

“张清远大师本人气质绝了!感觉自己不是在学手艺,是在修道…”

“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团扇能这么好看!已经决定送给我妈当生日礼物了!”

“环境、服务、体验感全部满分!‘非遗纪元’果然名不虚传!”

周锐和沈砚心隐在角落,观察着现场的一切。看到学员们脸上洋溢的满足笑容,听到那些真诚的赞叹,连日来的疲惫和压力仿佛瞬间烟消云散。他们知道,他们成功了。不仅仅是一场活动的成功,更是将他们所坚持的理念——让非遗技艺以尊重、专业且美好的方式,重新融入现代生活——成功地传递了出去。

下午四点半,课程陆续结束。学员们带着自己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材料包和满心的欢喜,依依不舍地离开。许多人在出口处认真填写着反馈表,写下鼓励和建议,还不忘询问下一期课程何时开放报名。

当最后一位学员离开,展厅大门缓缓关上,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夕阳的金辉透过高窗,为满室的静谧披上一层温暖的光晕。

周锐摘下耳麦,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他看向身旁同样面带倦色却眼神明亮的沈砚心和吴薇,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与他们用力地击掌相庆。

杭州首秀,圆满落幕。这把在江南点燃的非遗之火,已然成势。

第66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