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237章 寻访缂丝人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237章 寻访缂丝人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灵感的源泉一旦确定,行动便如离弦之箭。决定以“缂丝”作为“天工集”的核心技艺后,寻访顶级的缂丝传承人,便成了项目组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这项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对传统工艺界人脉与规矩最为熟悉的沈砚心肩上。

三天后,沈砚心便带着一名助理,踏上了前往苏州的列车。烟雨江南,小桥流水,这座以园林和丝绸闻名的古城,也隐藏着中国最顶尖的缂丝技艺。

然而,寻访的过程,远比预想中更为曲折。

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和业内同行的引荐,沈砚心将目标锁定在了一位名叫陈继明的老师傅身上。陈师傅年近七旬,是苏北缂丝世家“陈氏缂丝”的第六代传人,其技艺被誉为“得宋元缂丝之精髓”,尤其擅长表现工笔花鸟的细腻与文人画的气韵,作品多次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更重要的是,他至今仍坚持带着两名亲传弟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接一些“不合时宜”的、工期漫长且价格不菲的定制活计。

但这位陈师傅,在圈子内是出了名的“难打交道”。他深居简出,极少参与商业活动,对所谓“品牌合作”、“设计转化”抱有根深蒂固的警惕,甚至可以说是抵触。曾有数家知名品牌和设计师慕名而来,开出优渥的条件,希望与他合作,均被他以“技艺非为牟利之噱头”为由,婉拒门外。

沈砚心深知此行艰难。他没有冒然直接登门,而是先通过一位与陈师傅有旧交的文博界老前辈,递上了拜帖,言辞恳切,只言“同道中人,请教技艺”,绝口不提商业合作。

得到“可来一叙”的应允后,沈砚心才带着几本精心准备的、关于“非遗纪元”过往课程体系与部分跨界合作案例的资料(重点突出其对技艺本身的尊重与文化深度的挖掘),在一个午后,寻到了隐藏在平江路深处一条静谧小巷中的“陈氏缂丝坊”。

那是一座白墙黛瓦的老式民居,推开虚掩的木门,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几盆兰草幽静地生长着。空气中弥漫着蚕丝特有的淡淡腥甜味,以及一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属于手艺空间的安宁气息。

工作室不大,采光却极好。一位头发花白、身形清瘦、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正背对着门口,俯身于一张巨大的缂丝木机前。木机古朴沉重,上面绷着洁白的经线,老者手持舟形小梭,穿着彩色纬线,双脚在踏板上有节奏地起伏,伴随着“哒、哒”的轻微响声,梭子在经纬间灵巧地穿梭。他全神贯注,仿佛整个灵魂都沉浸在那方寸之间的经纬世界里,对身后的来人浑然不觉。

沈砚心没有出声打扰,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落在木机上那已初具雏形的缂丝画面上。那是一只栖于梅枝之上的绶带鸟,羽毛的蓬松感、梅枝的遒劲、甚至鸟儿眼神的灵动,都已通过不同色阶的丝线,极其精微地呈现出来,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振翅飞走。那种细腻入微、雕琢镂刻般的美,远非印刷或刺绣可以比拟,带着手工艺独有的温度与灵魂的印记。

良久,陈师傅似乎完成了一个微小局部的织造,轻轻舒了口气,缓缓直起有些佝偻的腰背。他这才察觉到身后的访客,转过身,透过老花镜片,用一双平静而锐利的眼睛打量着沈砚心。

“陈师傅,冒昧打扰。晚辈沈砚心,受李老引荐,特来拜会。”沈砚心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递上自己的名片和那份准备好的资料。

陈师傅接过名片,只是瞥了一眼“非遗纪元 文化顾问”的字样,并未多看,随手放在一旁的工具台上。对于那份装帧精美的资料,他甚至没有伸手去接的意思。

“坐吧。”他指了指旁边两张老旧的红木凳子,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李老哥的信我看了。说说看,你们找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事?”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沈砚心脸上,带着审视,仿佛要穿透皮囊,看清来者的真实意图。

沈砚心没有因为对方的冷淡而局促,他依言坐下,将资料轻轻放在膝上,开门见山,却又极为诚恳:“陈师傅,晚辈此来,并非为了简单的商业合作。我们正在筹备一个项目,旨在将像缂丝这样顶级的中国手工艺,带上国际顶级的设计舞台。我们相信,这些技艺所蕴含的美学高度与文化价值,理应被世界看见,并获得与之匹配的尊重。”

他避开了“奢侈品”、“高端品牌”等可能引起反感的词汇,重点强调“国际舞台”和“文化尊重”。

陈师傅闻言,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淡淡地说:“国际舞台?看见了,然后呢?不过是多了一些猎奇的目光,或者,成为你们商业故事里的一个注脚。”他拿起旁边小几上的紫砂壶,给自己斟了杯茶,语气里带着看透世事的疏离,“我这把年纪了,只想安安静静地守着这门手艺,织几幅对得起祖师爷的东西。外面的热闹,与我无关。”

“陈师傅,技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也在于被这个时代真正地理解和使用。”沈砚心试图解释,“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种方式,让缂丝不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艺术品,而是能够以一种新的形态,融入当代生活,被更多人欣赏和使用,从而反哺这门技艺的传承。”

“新的形态?”陈师傅终于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沈砚心膝上的资料封面,那上面是“非遗纪元”与某房企合作的样板间图片,里面隐约可见苏绣的屏风。“像那样吗?把老祖宗的东西,变成房子里的摆设?”他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心,“缂丝,是‘织中之圣’。它的每一根线,都连着心神。用它来做那些轻浮的物件,是对技艺的亵渎。”

谈话陷入了僵局。沈砚心意识到,陈师傅的坚守,源于一种极致的、近乎偏执的对技艺纯粹性的扞卫。他视缂丝为神圣的艺术创作,而非可以随意应用的设计元素。任何可能“降格”或“稀释”其艺术性的尝试,在他这里都难以通融。

第一次拜访,在一种不算愉快但也谈不上冲突的氛围中结束。沈砚心留下了资料,但陈师傅自始至终没有翻看。离开那座安静的小院时,沈砚心心情沉重。他知道,常规的商业谈判思路在这里完全行不通。要打动陈继明这样的大师,需要的不是利益,而是能触及他内心深处对技艺那份纯粹热爱的、更深层次的共鸣。

而他们“天工集”项目所追求的,恰恰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极致尊重基础上的当代转化与价值升华。这其中的平衡点,该如何向这位固执的老人阐释清楚?

回到临时住所,沈砚心立刻与林砚进行了视频通话,详细汇报了面见陈师傅的经过和他的判断。

屏幕那头的林砚,听完沈砚心的描述,沉思了片刻,眼中却并未流露出气馁,反而闪过一丝决然。

“我明白了。”林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清晰而坚定,“看来,需要我亲自去一趟了。我们不仅要谈技艺的未来,更要让他看到,我们和他一样,怀抱着对这份技艺最深的敬畏。我们不是去消费它,而是去为它加冕。”

寻访缂丝人的第一步,虽然受阻,却让方向变得更加清晰。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237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