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84章 第一个国际学徒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84章 第一个国际学徒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非遗之光”计划的涟漪,比预想中扩散得更快、更远。就在林砚从巴黎载誉归来后不久,一份经过UNESco初步筛选的申请资料,便摆在了她的办公桌上。

申请者来自非洲肯尼亚,名叫马库斯·奥奇恩格,是一位草编手工艺人。资料里附带着他作品的图片——用当地特有的剑麻和棕榈叶编织的篮筐、容器和装饰品,纹样粗犷而充满生命力,带着浓郁的非洲草原气息。他的申请信写得诚恳而迫切,讲述了他的部落草编技艺面临的困境:年轻人涌向城市,市场需求萎缩,古老的图案和技法正在被遗忘。他写道,他看到了关于“非遗之光”计划的报道,看到了“非遗纪元”如何让古老技艺重获新生,他渴望来学习,不仅是技艺,更是那种“让传统与未来对话”的魔法。

林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在批准意见上签了字。马库斯,将成为“非遗之光”计划迎来的第一位国际学徒。

一个月后,首都国际机场。林砚和沈砚心亲自在接机口等候。当马库斯推着行李车走出来时,他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和充满好奇与些许忐忑的眼神,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穿着一件略显陈旧但干净的部落图案衬衫,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显然是手工编织的行囊。

简单的英语问候后,马库斯显得有些拘谨,但当他看到前来迎接的团队中,有和他一样双手布满劳作痕迹的沈砚心时,眼神里瞬间多了一丝亲切感。

前往云南的飞机上,马库斯一直望着舷窗外的云海,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憧憬。林砚坐在他旁边,用简单的英语和他交流,了解他的部落,他的草编。马库斯说到他的技艺时,眼神变得明亮,他比划着如何采集和处理剑麻叶,如何将不同颜色的叶片交织成复杂的几何图案,每一个图案都代表着部落的传说或自然界的现象。

“它们……就像你们的故事。”马库斯努力寻找着词汇,指了指沈砚心随身携带的一本中国传统纹样图册,“我们的祖先,也用双手,把记忆编进去了。”

沈砚心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将图册翻到一页云雷纹,又指了指马库斯照片中的一个螺旋纹样,虽然形态迥异,但那种对自然力量的抽象表达,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种超越语言的、基于手工劳作的共鸣,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抵达云南李阿婆的扎染工坊时,已是傍晚。李阿婆在李静的搀扶下,站在院门口迎接。看到马库斯,李阿婆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慈祥的笑容,用方言嘟囔了一句:“也是个靠手艺吃饭的娃,不容易。”

马库斯虽然听不懂,但能感受到老人目光中的善意。他局促地笑了笑,然后郑重地从那个大行囊里,取出一个精心编织的、带有复杂动物图腾的草盘,双手递给李阿婆。那是一个部落里用于迎接尊贵客人的礼物。

语言的障碍,在双手创造的器物面前,消弭于无形。

接下来的日子,马库斯融入了工坊的生活。李静负责主要的交流和技术指导。一开始,困难重重。马库斯对植物染料的特性一无所知,对扎染的“捆扎”技法感到新奇又笨拙。他的手习惯了剑麻的粗韧,对柔软的丝绸和棉布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第一次尝试捆扎时,几乎把一块上好的白棉布拧成了麻花。

工坊里的年轻学徒们一开始觉得好奇又好笑,但看到马库斯那双同样灵巧、此刻却显得有些笨拙的手,以及他眼中那股不服输的、和李阿婆年轻时一样的执拗光芒时,都收敛了笑意,开始主动上前,用肢体语言和简单的词汇,耐心地演示、纠正。

马库斯的学习是疯狂的。他每天最早到工坊,最晚离开。除了学习扎染,他对工坊里的一切都充满兴趣——织布机的构造、丝线的纺制、甚至是中国工匠们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剪刀和针。他拿着一个小本子,不停地画着草图,记录着观察。

李阿婆虽然语言不通,却成了马库斯最特殊的“导师”。她常常搬个小凳子坐在他旁边,看着他笨拙地捆扎,也不说话,只是偶尔,会伸出布满褶皱的手,轻轻调整一下他手中的棉布折叠的角度,或者指指染缸,示意他浸泡的时间够了。这种无声的传授,跨越了年龄、种族和语言的鸿沟,直抵技艺传承的核心——手把手的经验传递。

一天傍晚,马库斯完成了他第一件相对成功的扎染作品——一块蓝白相间、图案略显歪扭但充满拙趣的手帕。他兴奋地拿给李阿婆看。李阿婆眯着眼看了看,然后拿起针线,在手帕的一角,用简单的针法,绣上了一朵小小的、云南山间常见的白色野花。

马库斯看着那朵突然“绽放”在蓝色染布上的小白花,愣住了。他看看手帕,又看看李阿婆慈祥的笑脸,好像明白了什么。他指着那朵花,又指了指自己,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那天晚上,马库斯没有像往常一样画草图,而是坐在工坊的院子里,就着灯光,用带来的剑麻叶,开始编织。他融入了这几天学到的扎染理念——那种对“偶然”和“留白”的追求。他没有编织传统的、规整的部落图腾,而是尝试用染过色的剑麻,模仿扎染的晕色效果,编织出一幅抽象的画面,像是远山,又像是云霞。

当他把这件作品拿给李静和工坊里的学徒们看时,大家都惊呆了。这不是中国的扎染,也不是肯尼亚的草编,这是两种古老技艺在一个人手中,碰撞出的全新的火花。

消息传到林砚那里,她正在总部与周锐、徐薇讨论“非遗之光”计划的下一步。她看着沈砚心发来的马库斯那件融合作品的图片,久久没有说话。

“怎么了?”周锐问。

林砚将手机屏幕转向他们:“我们以为,‘非遗之光’只是单向的输出和帮助。但我们错了。”

屏幕上,那件粗糙却充满生命力的编织品,仿佛在无声地宣告:文明的回响,从来都是双向的。当一束光试图照亮别人时,它也可能从被照亮者那里,折射出意想不到的、璀璨的光芒。

马库斯不仅是来学习的学徒,他也是一扇窗口,让“非遗纪元”的每一个人看到了更广阔世界的技艺瑰宝,以及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第184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