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67章 权威的背书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67章 权威的背书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沈砚心在bbc演播室内掷地有声的宣言,如同一块投入舆论泥潭的明矾,迅速让浑浊的水流开始沉淀、澄清。那些泛黄的图谱、严谨的逻辑、以及那份“本身就是源头”的文化底气,通过直播信号传递全球,极大地动摇了此前被水军主导的负面舆论。

然而,要彻底粉碎精心编织的谣言网络,尤其是针对“抄袭”和“商业化过度”这类涉及专业判断的指控,还需要更具分量的、来自第三方权威的终极裁决。

这记重锤,在访谈播出后的第四十八小时,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轰然落下。

发出声音的,是坐落于伦敦罗素广场、拥有超过两百五十年历史的大英博物馆。其东方部负责人,伊芙琳·肖博士,一位在国际艺术史与东亚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学者,在接受一家艺术媒体关于“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专题采访时,主动谈及了近期备受争议的“天工集”。

“我关注‘天工集’有一段时间了,”肖博士在镜头前,语气平和而专业,带着学者特有的审慎与客观,“也注意到了近期的一些讨论。作为一名研究东方艺术的工作者,我认为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分享一些我的观察。”

采访片段被迅速剪辑、传播。视频中,肖博士背后是她堆满书籍和文献的办公室。

“首先,关于‘抄袭传统’的指控,”肖博士推了推她的眼镜,“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对文化传承演化规律的误解。艺术史,包括工艺美术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借鉴、演绎、创新的历史。以缂丝为例,从唐代的佛教题材,到宋代的书画意境,再到明清的装饰纹样,其题材、构图、用色一直在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天工集’的作品,无论是纹样设计还是工艺结合方式,都清晰地带有二十一世纪的审美印记和问题意识。他们将宋代极简美学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这是非常当代的创作行为,何来‘抄袭’之说?”

她拿起平板电脑,调出几张图片,其中就有沈砚心在访谈中展示过的“青山远黛”手袋与故宫龙袍云纹的对比图。

“看这个云纹。指控者只看到了形态上的家族相似性,却忽略了最根本的‘气韵’差异。龙袍云纹服务于皇权象征,追求的是威严与秩序;而‘天工集’的云纹,服务于现代人的情感与审美,追求的是空灵与诗意。这恰恰是传统技艺‘活态传承’最健康的体现——尊重基因,但表达新时代的灵魂。”

接着,她谈到了更核心的“商业化”争议。

“至于商业化,”肖博士微微前倾身体,表情变得更为严肃,“我认为我们需要摆脱一个误区,即认为‘商业化’必然是文化的敌人。恰恰相反,在当代社会,一种健康的、尊重文化本体的商业化模式,可能是保护和发展非遗技艺最有效、最可持续的途径。”

她以博物馆的实践为例:“我们在博物馆里保护的是‘物’,是历史的标本,这至关重要。但技艺的生命在于‘人’,在于持续的创作和实践。如果一项技艺因为无法产生经济价值而无人问津,最终只会走向消亡,被锁进博物馆的仓库,成为冰冷的记录。‘天工集’的模式,通过商业成功,让传承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尊重和经济回报,吸引了年轻一代学习这些技艺,并让全球观众得以欣赏和理解这些东方智慧。这难道不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播吗?”

最后,肖博士抛出了一个更具爆炸性的消息:

“基于我们对‘天工集’作品文化价值与创新性的认可,大英博物馆已正式向‘celestial craft’发出邀请,其部分代表性作品,将参与我们明年举办的年度特展——‘永恒的对话:传统工艺的当代回响’。我们相信,他们的实践,将为全球观众理解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提供一个极其精彩的东方案例。”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强烈的净化光束,瞬间驱散了所有残留的阴霾。

大英博物馆!以其无与伦比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它的认可,尤其是将其纳入年度特展的举动,无异于一份全球通行的“文化品质保证书”。这不仅仅是为“天工集”正名,更是将其从商业品牌,提升到了“文化现象”和“学术研究对象”的高度。

之前所有关于“抄袭”、“亵渎文化”的指控,在这份来自世界顶级博物馆的权威背书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不堪一击。那些喧嚣的水军言论几乎是在顷刻之间偃旗息鼓,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砚在总部办公室收到这个消息时,正在与团队分析舆论走势。看着屏幕上肖博士冷静而有力的论述,以及那条重磅的特展邀请,她缓缓靠向椅背,长长地、彻底地舒出了一口气。这不是放松,而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坚定。

周锐的电话立刻打了进来,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林总!大英博物馆!这下,彻底清朗了!”

“是的,”林砚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力量,“但这不仅仅是危机解除。肖博士说得对,我们被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从现在起,我们每一次的创作、每一次的商业决策,都不仅仅代表一个品牌,更代表着东方当代工艺文化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方向。我们不能再有任何行差踏错。”

徐薇从米兰发来信息:“压力更大了,但舞台也更广阔了。米兰店的设计,必须配得上这份认可。”

沈砚心的回复则一如既往地简洁而深刻:“守夜人,看见了星光。”

权威的背书,如同最后一块也是最坚实的一块基石,牢牢地垫在了“天工集”的脚下。谣言彻底粉碎,品牌价值不仅恢复,更实现了一次巨大的跃升。一场看似灭顶的舆论风暴,最终却以“天工集”赢得世界级文化权威认可而告终,这无疑是对其模式和文化内核最有力的证明。

第167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