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45章 周锐的转变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45章 周锐的转变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非遗设计学院”的构想,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核心团队内部激起了层层涟漪。徐薇的振奋与沈砚心的使命感都显而易见,而周锐,这个一贯以数据、效率和RoI(投资回报率)为圭臬的首席运营官,其反应却显得更为内敛和复杂。

他没有立即表态支持,也没有提出反对,只是在林砚拍板立项后,沉声说了一句:“我需要一份详细的财务模型和可行性分析。”然后便拿着沈砚心那份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手写方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接下来的几天,周锐将自己埋在了数字的海洋里。他调取了公司最详细的财务报表,核算着“天工集”独立运营后巨大的资金需求,评估着沙特王妃定制案可能带来的利润与风险,推演着构建“东方奢侈品矩阵”各个品牌所需的巨额投入。每一个数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垒砌在他心中,让那个关于学院的构想,显得愈发沉重而“不经济”。

在他的初步测算里,筹建这样一所定位高端的学院,前期投入(校址购置或长期租赁、设施建设、师资引进)将是一个足以让任何cFo(首席财务官)眉头紧锁的天文数字。而运营成本(大师课酬、研发材料、学员补贴)更是持续性的流出。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周期漫长,投资回报遥遥无期,且充满不确定性——谁能保证投入巨资培养的学员,最终一定能成为支撑起品牌矩阵的栋梁?这更像是一场豪赌,违背了他所信奉的“精准投资、快速见效”的商业逻辑。

他起草了一份言辞谨慎、充满风险提示的评估报告,准备在下次核心会议上,用冰冷的数据给这股理想主义的热潮降降温。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产能危机”,彻底扭转了他的视角。

为了赶制沙特王妃定制案中一件至关重要的缂丝礼服组件,张清远师傅带领徒弟连续工作了近四十个小时。由于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一位核心徒弟在操作中犯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失误,导致一幅即将完成的、构图极其复杂的缂丝画片在最后一刻出现了几乎无法挽回的经纬错乱。

消息传到公司时,周锐正在与团队推演“织造局”品牌的成本模型。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可能无法按时交付带来的信誉危机,一股怒火直冲头顶——为什么不能再小心一点?为什么没有备份方案?

他立刻驱车赶往苏州张师傅的绣庄。到达时,已是深夜。工坊里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压抑。张清远师傅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没有责怪徒弟,只是呆呆地坐在那幅功亏一篑的画片前,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是深不见底的疲惫与痛惜。那个犯错的年轻徒弟,则红着眼圈,在一旁无声地掉眼泪,手指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而微微颤抖。

沈砚心也在,她正轻声安抚着两人,脸上写满了心疼与无奈。

“周总,对不起,我们……”徒弟看到周锐,哽咽着想要道歉。

周锐摆了摆手,他原本准备好的质问责备,在亲眼看到这场景的瞬间,竟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他走近那幅出错的缂丝画片,在明亮的灯光下,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那些细如发丝、色彩斑斓的丝线,是如何通过“通经断纬”的古老智慧,一点点编织出令人惊叹的图案。而那处微小的错乱,在这极致精密的手工世界里,却成了无法忽视的致命伤。

“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张师傅嘶哑着开口,声音疲惫得像是在砂纸上摩擦,“这门手艺,就是这样。心要静,手要稳,差一丝一毫,满盘皆输。快了,就不行。”

“快了,就不行。”

这五个字,如同暮鼓晨钟,重重敲在周锐的心上。他一直以来追求的“快”——快速扩张、快速变现、快速复制——在这幅失败的作品和老师傅疲惫的面容前,显得如此苍白和粗暴。

他意识到,他过去所理解的“效率”,在非遗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可能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效率,不是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是在保证灵魂与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传承与转化。而支撑这种“效率”的,正是像张师傅这样经验丰富、心神合一的匠人,以及能够继承他们衣钵的、沉得下心的后继者。

没有稳定、高质量的人才生态,任何宏大的商业矩阵,都不过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天工集”的产能瓶颈,眼前这次意外的失败,都是最直接的警告。

回到公司,周锐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很久。他没有修改那份充满风险提示的评估报告,而是将它放到了一边。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档,开始重新构思。

第二天核心会议,当林砚询问大家对设计学院项目的意见时,周锐第一个开口。

他打开了自己新做的ppt,上面不再是冷冰冰的风险数据,而是清晰的战略价值分析:

“我支持设计学院项目,并且认为它应该立刻启动,提升到最高优先级。”周锐的开场白让徐薇和沈砚心都略显惊讶。

他接着阐述,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沉稳与深刻:“我重新评估了这个项目。过去,我可能过于聚焦于短期的财务回报。但现在我认识到,这所学院,将是我们构建‘东方奢侈品矩阵’最核心、也最坚固的‘基础设施’和‘产能引擎’。”

他指出:

“第一,它将系统性地解决我们面临的高端人才稀缺问题,降低对极少数大师的过度依赖,稳定我们的创意输出和品质控制。”

“第二,它将成为一个强大的‘研发中心’,不仅培养人才,更可以持续孵化新的产品创意、新的技艺应用方案,为品牌矩阵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第三,它本身就是我们品牌故事和文化自信最有力的证明,其无形的品牌价值提升,远超有形的投入。”

“第四,从长远看,建立行业人才标准,吸引和汇聚全球顶尖创意资源,这将形成我们无法被模仿的终极壁垒。”

他甚至已经构思了初步的融资方案:“前期投入巨大,我们可以考虑分阶段投入,同时寻求与文化基金、政府扶持项目合作,并设计合理的校友反哺机制……”

林砚看着周锐,看着他眼中那不再仅仅追逐数字速度,而是开始洞察文化商业本质的光芒,欣慰地笑了。她知道,周锐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认知的升华,更意味着“非遗纪元”的核心引擎,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升级。

从追求商业的“快”,到理解并驾驭文化的“慢”。

周锐的转变,让帝国的前行,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深耕的底气与智慧。

第145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