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27章 第一位候选人:沈砚心

工艺美院藏在本市的老城区,与几步之遥的商业区仿佛隔着一个时代。林砚按照导航拐进一条梧桐树掩映的安静街道,红砖墙的老建筑爬满了常春藤,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松节油和颜料的气味。

沈砚心的工作室在一栋苏式老楼的顶层,需要穿过一条光线昏暗、堆满石膏像和废弃画框的走廊。林砚叩响那扇虚掩的、漆皮斑驳的木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温和但略显疏离的声音。

推门而入的瞬间,林砚仿佛闯入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奇异世界。宽敞的空间里,北面巨大的窗户投下充足的自然光,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靠墙立着巨大的书架,塞满了精装画册和古籍,更多的是各种林砚叫不出名字的器物、布料样本和半成品。一个榫卯结构复杂的木质模型占据了一整张工作台,旁边散落着刻刀和砂纸。另一张桌上,则铺陈着一些色彩斑斓的织物碎片,旁边放着显微镜和色卡。

沈砚心就站在那张摆满织物的桌子旁。他看起来三十出头,穿着素色的亚麻衬衫,身形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专注而沉静。他手里正拿着一块小小的绣片,对着光仔细看着,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纹路。

“沈老师,打扰了。”林砚出声,尽量不惊扰这份沉浸。

沈砚心抬起头,看到她,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没有寒暄,直接指向旁边的两张旧沙发。“坐。”他自己也走过来,坐下,姿态自然,没有任何客套。

林砚坐下,快速打量了一下周围。这里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装饰,却充满了“物”的存在感,每一件似乎都在诉说着时间和手艺的故事。

“林小姐在邮件里提到的项目,我有些兴趣。”沈砚心开门见山,他的声音平稳,没有太多起伏,“你说,是关于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很多找我来谈合作的,开场白都差不多。”他语气里没有嘲讽,只是一种平铺直叙的观察。

林砚感受到了他那种学者式的直接和潜在的审视。她深吸一口气,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计划书,而是反问道:“沈老师,在您看来,像您手边这样的传统技艺,比如刺绣,比如您研究的那些榫卯、陶瓷,它们在今天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沈砚心似乎没料到她会先提问,略一沉吟,推了推眼镜:“是‘时间’。是‘手’与‘心’在材料上留下的、不可复制的痕迹。是物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有温度的、缓慢的连接。这与工业化、标准化、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商业逻辑,本质上是相悖的。”他顿了顿,看向林砚,目光锐利,“所以,我很想知道,林小姐打算如何调和这种本质上的矛盾?或者说,你的‘商业创新’,打算从哪里入手,而不至于损伤这些技艺本身脆弱的‘魂’?”

他的话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剖开了问题的核心。

林砚没有回避,她迎上他的目光,将从云南带回来的那块李阿婆的扎染布——那块浸染着不规则蓝白纹样、触手温润的布——轻轻放在两人之间的旧木茶几上。

“沈老师,请看这个。”

沈砚心的目光被吸引过去。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拿起那块布,指尖摩挲着布料的纹理和染色的过渡区域,眼神里流露出专业性的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这是云南一位姓李的阿婆做的扎染。”林砚的声音放轻了些,“她守着这门手艺几十年,但现在,她的作品在本地市集,只能卖几十块钱,还常常无人问津。而几步之遥的国际品牌店里,一条机印的、带有类似‘民族风’元素的丝巾,标价几千元。”

沈砚心摩挲着布料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您说的‘魂’,我完全认同。”林砚继续道,语气诚挚而有力,“但我亲眼看到,承载着这些‘魂’的传承人,正在因为现实的窘迫而失去尊严,甚至失去传承的动力。如果我们只将这些东西供奉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或者仅限于极小圈层的欣赏,那么它们的‘魂’,会不会随着最后一位传承人的老去而真正消散?”

沈砚心沉默着,将那块扎染布小心地放回茶几上,动作轻柔。

“我的想法可能很幼稚,”林砚自嘲地笑了笑,但眼神依旧坚定,“但我认为,商业不一定是毁灭性的洪水。它也可以是一种媒介,一种翻译器。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让手艺去迎合商业,而是构建一种新的商业范式,去识别、去呈现、去放大您所说的那种‘时间’和‘手温’的价值。让市场,愿意为这份独特买单。”

“翻译器?”沈砚心重复了这个词,似乎觉得有些意思。

“是的,翻译器。”林砚点头,“把传承人指尖的技艺和背后的文化密码,‘翻译’成现代消费者能够理解、欣赏并渴望拥有的价值。这需要设计,需要包装,需要讲故事,更需要一个稳定、公平的商业平台来保障这种‘翻译’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她终于拿出了那份计划书,递了过去。“这是我的初步构想,我称之为‘非遗联盟’。我们不是要去改变技艺本身,而是要改变它被看见、被估值的方式。我们需要一个像您这样的人,来确保在这个‘翻译’的过程中,技艺的‘本真性’不会被曲解,文化的内核不会被亵渎。”

沈砚心接过那份不算太厚的计划书,没有立刻翻开,只是用手指抚过封面。他再次看向林砚,目光中的审视淡去了一些,多了几分深思。

“李阿婆……后来怎么样了?”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我们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协议。我帮她重新设计包装,挖掘她和她技艺的故事,尝试通过新的渠道进行推广。”林砚回答,“第一步,是计划在她当地开设一个小型的体验课。”

沈砚心微微颔首,不再说话。工作室里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背景音,和室内古老座钟轻微的滴答声。

他终于翻开了计划书,开始一页页仔细阅读起来。他的阅读速度很慢,时而停顿,手指在某一行字或某个数据上停留片刻。

林砚没有打扰他,只是安静地等待着,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知道,眼前这个人,或许不是最快能带来商业扩张的伙伴,但他的认可,对于“非遗联盟”能否立得住、走得远,至关重要。

他不仅仅是第一位候选人,更是她理想模型中,那块不可或缺的、沉静而坚硬的基石。

第27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