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90章 沈砚心的新使命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90章 沈砚心的新使命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战略会议的余波在每个人心中震荡。那幅关于“数字非遗生态”的宏大蓝图,既令人心潮澎湃,也带来了沉甸甸的压力。对沈砚心而言,这种压力尤为具体,甚至带着一丝本能的抗拒。

“数字”、“生态”、“区块链”、“VR”……这些词汇与他所熟悉的丝线经纬、窑火温度、刻刀触感,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理解林砚的远见,也明白时代浪潮不可逆转,但当听到自己的新使命是负责筹建“非遗数字博物馆”,并主导“数字方舟”的技艺采集标准时,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攫住了他。

会后,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独自一人,再次走进了那座充满手工温度的“传承之庭”。他站在那面苏绣巨作前,指尖几乎要触碰到丝线细腻的纹理,感受那无数个日夜、无数次穿针引线所累积的、无法被复制的温度与呼吸。将这样的“活”的技艺,转化为冰冷的、由0和1构成的数字代码?这难道不是一种……剥离灵魂的亵渎吗?

深夜,他敲响了林砚办公室的门。

林砚似乎预料到他会来,桌上放着两杯清茶,氤氲着热气。她没有坐在那张气势不凡的办公桌后,而是与沈砚心一同坐在了旁边的会客沙发上。

“砚心,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林砚看着他紧蹙的眉头,率先开口,语气平和。

沈砚心没有客套,直接道出了心中的块垒:“林砚,我不是反对科技。但技艺的传承,核心在于‘人’,在于手把手传递的那份‘感觉’,在于制作过程中与材料、与工具的对话,甚至在于那些无法言传的、偶然产生的‘瑕疵’之美。这些,数据库如何记录?VR如何模拟?我担心,过度依赖数字存证,会让后人只知‘形’而失其‘神’,最终,我们保存下来的,只是一具华丽的空壳。”

他的担忧,沉甸甸地落在两人之间的空气里。

林砚没有立刻反驳,她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砚心,你还记得我们刚开始做‘国民课堂’的时候吗?很多人也说,非遗的精髓,岂是几节课就能教会的?但我们证明了,哪怕只是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也是值得的。”

她放下茶杯,目光变得深远:“数字技术,对于我们保护非遗而言,不是取代,而是延伸,是备份,甚至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

她开始详细解释她的思考:

“第一,是对抗物理意义上的消亡。你知道有多少极其珍贵的、掌握在耄耋老人手中的独门绝技,可能因为一次意外、一场疾病就永远消失了吗?‘数字方舟’要做的,是在物理生命可能终结之前,用最高精度的方式,将他们的操作流程、手法细节、甚至是口述的心得,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这不是为了取代学徒,而是为未来的学习者,留下一份哪怕老师不在了,也能反复观摩、研究的‘终极教案’。这难道不是对传承最大的尽责吗?”

沈砚心微微动容,他想起了几位年事已高、寻找传人无比艰难的老朋友。

“第二,是对抗时间带来的磨损与误读。”林砚继续道,“一件顶级缂丝作品,历经数百年,色彩会褪,丝线会脆。但它的数字孪生体,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永葆绚烂。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每一件核心作品、每一道关键工序打上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身份印’,明确技艺的源流和演变,杜绝后世可能出现的混淆与伪造。这,不正是对你一直强调的‘文化本真’最有力的技术护航吗?”

这一点,精准地击中了沈砚心作为文化守夜人的核心关切。

“第三,是拓展感知与连接的边界。”林砚的语气带着一丝向往,“你想想,一个位于欧洲的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亲手触摸一块真正的龙袍缂丝。但通过VR技术,他可以‘走进’我们的数字博物馆,无限放大每一个细节,观察丝线的走向,感受图案的层次,甚至观看一段传承人制作过程的全景录像。这种沉浸式的体验,难道不比看几张静态图片,更能激发他对这门技艺的理解与热爱吗?这正是在为全球的非遗培育未来的土壤。”

她看着沈砚心,眼神诚恳:“砚心,我请你来负责这件事,不是因为你是技术专家,恰恰是因为,你是最懂技艺灵魂的人。由你来把握数字化的‘度’,来制定那些采集标准,来确保我们在将技艺‘翻译’成数字语言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它的‘气韵’和‘精神’,我才能放心。我们需要你的坚守,来为这场必要的科技变革,注入人文的温度和伦理的准绳。”

沈砚心久久沉默。林砚的话,像一把钥匙,正在试图打开他心中那把固执的锁。他意识到,自己或许将“数字化”妖魔化了。它可以是工具,是盟友,而非敌人。关键在于,执刀者是谁,心怀何种目的。

他想起了马库斯,那个肯尼亚的学徒。如果没有现代通讯和交通,他们永远不可能相遇,两种古老的技艺也不可能产生那样奇妙的化学反应。数字技术,或许正是未来连接全球更多“马库斯”的桥梁。

“我……明白了。”沈砚心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里的抗拒已渐渐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取代,“这个使命,我接。但我有几个条件。”

“你说。”

“第一,所有数字化采集,必须得到技艺持有者(传承人)的 fully informed consent(充分知情同意),并明确约定数据用途和权限,绝不能强行‘征收’。”

“当然,这是底线。”林砚郑重承诺。

“第二,采集过程本身,不能干扰正常的技艺传承和创作。我们不能为了数据而数据,本末倒置。”

“理应如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沈砚心凝视着林砚,“数字存证,永远只能是辅助,是参考,是档案。真正的传承,核心必须、也永远是在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在手与手的传递中完成。这一点,必须在我们的章程和所有对外宣传中,明确无误地宣告。”

林砚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我完全同意。科技是翅膀,但飞翔的灵魂,永远来自于人心与匠心。”

沈砚心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扛起了更重的山岳。他站起身,走到那面世界地图前,目光不再局限于那些代表实体的红蓝图钉,而是投向了那些尚未被点亮的、需要通过数字脉络去连接的广阔区域。

他的新使命,不再是守着一座静止的宝藏,而是要为这些流动的、活态的文明之火,打造一个既能抵御时间风霜,又能向无限未来闪耀的——数字星穹。

第190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