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52章 供应链革命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52章 供应链革命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第一会议室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核心团队成员悉数在座,但往常那种因共同目标而激发的热烈氛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现实重压下的沉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相同的资料——拉法耶集团的律师函副本,以及一份触目惊心的产能缺口分析报告。

周锐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因为连日的焦虑而略显沙哑,但语气依旧锋利如手术刀。“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是生存问题。巴黎秀带来的订单洪峰,超出了我们传统手工作坊产能的五十倍,甚至一百倍。拉法耶只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后面还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如果我们不能在一个月内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新的交付时间表,信誉崩塌只是瞬间的事。”

他操控投影,屏幕上显示出他熬夜做出的“供应链升级方案V1.0”。核心思路清晰而冷酷:在全国范围内,围绕核心技艺(缂丝、苏绣、乌铜走银等),快速建立五个“高端工艺工坊”。将像张清远、王铁山这样的传承人定位为“技术总监”,不再亲自从事具体生产,而是负责制定标准、培训并管理一个由数十名甚至上百名“高级工匠”组成的团队。

“我们必须工业化,至少是半工业化!”周锐敲着桌子,语气激烈,“把手工艺从依赖个别人‘神之一手’的玄学,变成可复制、可管理、可预测的流程。传承人负责守住艺术的魂和最高的那道门槛,而大量的、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必须由经过标准化培训的工匠来完成。这是唯一的出路。”

“唯一的出路?”一个低沉而充满抗拒的声音响起,是沈砚心。他坐在那里,身体挺得笔直,像一座守护着某种神圣界限的石碑。他没有看ppt,目光直视周锐,又缓缓转向林砚。“周总,你口中的‘基础工作’,在缂丝里,是‘通经断纬’时对力道、角度、丝线情绪的精准把握;在乌铜走银里,是‘火中取艺’时对温度、时机的刹那判断。这些,是技艺的灵魂,不是可以拆解、分配的‘零件’!”

他拿起面前的一支笔,语气带着压抑的痛心:“你把清远师傅从织机前拉开,让他去当‘总监’,去培训‘工匠’,就像让一位书法大师不去挥毫,而是整天教人怎么握笔、怎么磨墨。也许能量产出一堆横平竖直的字,但那还是书法吗?那还是承载着千年气韵的‘活’的缂丝吗?‘天工集’之所以能震撼巴黎,靠的不是效率,正是这份无法被复制的、带着手温和人魂的‘独一性’!”

“没有产量,独一性就是博物馆里的标本,无法形成商业闭环!”周锐毫不退让,“沈老师,我尊重文化,但企业首先要活下去!难道我们要告诉所有客户,请排队等五十年?到时候,‘天工集’早就成了商业失败案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还谈何传承?”

“为了活下去,就可以把灵魂打折出售吗?”沈砚心寸土不让,声音提高了八度,“这种饮鸩止渴的‘工业化’,是在刨传统文化的根!是在把非遗最珍贵的‘慢’和‘人’的内核,异化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

会议室内火药味弥漫。徐薇坐在一旁,秀眉微蹙,她没有立刻加入争论,而是快速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勾勒着什么,偶尔抬头看看情绪激动的双方,又低头继续。负责运营的几位中层管理则噤若寒蝉,不敢轻易发声。

林砚一直沉默地听着,目光在周锐的ppt和沈砚心坚毅的面容之间移动。她能理解周锐的急切,商业世界的规则冰冷而直接,违约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但她更深知沈砚心在守护什么,那正是“天工集”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区别于一切工业奢侈品的价值核心。

“周锐的方案,目标是解决产能,方向是规模化。”林砚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所有人安静下来的力量,“砚心的担忧,是守护品质,核心是独特性。两者并非完全不可调和。”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我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可以将‘技艺’拆分,以及拆分的‘度’在哪里。周锐认为可以全面标准化,砚心认为丝毫不能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种……结构性的拆分?”

她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同心圆。“最核心的圆,是‘技艺的灵魂’,是决定一件作品最终神韵的关键步骤。比如,缂丝画面中最精妙的过渡色部分,乌铜走银最关键的那一道‘走银’火候。这一部分,必须,也只能由传承人本人亲手完成,不可替代,不可培训。”

她在核心圆外画了第二个圆。“中间层,是‘技艺的骨骼’,是构成作品主体、需要高度熟练度但相对标准化的部分。比如,缂丝大面积的单色背景编织,乌铜走银器型的初步錾刻。这一部分,是否可以通过极其严苛的选拔和长期培训,培养出一批‘高级工匠’来辅助完成?”

她在最外面画了第三个圆。“最外层,是‘技艺的肌理’,是准备工作、后期处理等相对基础但必要的工作。这部分,可以建立标准流程,由经过培训的助手完成。”

她放下笔,看向众人:“我们不是要把传承人变成管理者,而是让他们成为‘定海神针’,牢牢守住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一道‘灵光’。同时,通过建立梯队,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从大量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创作和核心技艺的施展。这不是稀释,是聚焦。”

这个“同心圆”模型,让激烈的争吵暂时平息了。周锐陷入沉思,似乎在评估这种模式的管理复杂性和效率提升幅度。沈砚心紧绷的脸色稍缓,但眼神中依然充满审慎。

“理论上……有可行性。”周锐缓缓道,“但选拔和培训体系的设计是关键,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每一个环节,成本也会很高。”

“如果这样做,”沈砚心沉声道,“那么对‘高级工匠’的选拔标准、培训内容、以及他们与传承人之间的协作方式,必须由我们,尤其是传承人 themselves,来严格定义和控制。绝不能变成流水线。”

林砚点点头,知道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很明确了。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专项小组,由周锐牵头,砚心、徐薇深度参与,在一周内,拿出一个基于‘同心圆’理论的、针对缂丝和乌铜走银这两个最紧迫品类的‘高端工艺工坊’试点建设方案。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场粗暴的工业革命,而是一场精细的……供应链进化。”

会议在一种依然凝重,但至少有了明确方向的氛围中结束。每个人都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纸面上的“同心圆”,变成现实中有温度、有品质、有效率的运作体系。一场关乎“天工集”生命线的供应链革命,就此拉开序幕。

第152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