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 第144章 设计学院的构想

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 第144章 设计学院的构想

作者:飞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5:14:06

“东方奢侈品矩阵”的野心,如同一幅泼墨的宏大画卷在林砚心中铺陈开来,气势磅礴,令人心潮澎湃。然而,当最初的激情稍稍沉淀,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便如同画作上亟待填补的留白,清晰地凸显在所有核心成员面前——人才,或者说,是能够支撑起这个矩阵的、兼具传统技艺深度与现代设计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这个问题,在“天工集”独立运营后,因产能瓶颈和沙特王妃定制案的极限压力,早已初露端倪。张清远师傅累倒,王铁山师傅后继乏人,仅仅依靠几位国宝级大师和他们有限的、成长缓慢的徒弟,根本无法满足一个甚至多个高端品牌对创意、对工艺、对稳定产出的渴求。

一次关于“织造局”品牌初步构想的头脑风暴会上,矛盾集中爆发了。

徐薇希望能挖掘更多像香云纱、莨绸这类顶级面料的现代应用可能性,但团队里熟悉这些面料传统工艺的设计师寥寥无几,更遑论进行创新转译。周锐拿着初步的成本模型,指出如果所有核心工艺环节都依赖外部大师,不仅成本高昂,供应链也将极其脆弱。沈砚心则忧心忡忡地表示,她接触过的几位相关技艺传承人年事已高,且观念相对保守,对大规模、标准化的品牌合作心存疑虑。

会议陷入僵局。光有战略的蓝图,却没有足够支撑蓝图实现的“砖石”。

散会后,沈砚心没有立刻离开会议室。她独自坐在长桌尽头,面前摊开着写满各种非遗技艺名称和对应传承人状况的表格。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为她镀上了一层温暖却略显孤寂的光晕。她想起了赵启明在王铁山工坊里带来的那些微小却切实的改变,想起了小雅在李阿婆院子里记录的染布笔记,想起了林琳为张师傅绣庄搭建的线上系统……

这些年轻的面孔,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种,带来了希望,却也凸显了现状的随机与零散。他们凭借着一腔热情和机缘巧合找到了回归的路,但更多的潜在人才呢?他们可能还在迷茫,可能缺乏引导,可能空有想法却不知从何入手。

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在她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迫切。

她拿起笔,在一张空白A4纸上,郑重地写下了几个字:“非遗设计学院”构想方案。

当晚,沈砚心书房里的灯亮到很晚。她没有撰写华丽的ppt,而是用她最擅长的、细致入微的方式,勾勒着一幅人才培养的生态蓝图。

第二天,她带着这份充满手写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案,找到了林砚。

“林砚,‘天工集’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来,这是好事。但我们现在的人才供给,就像是在一条即将干涸的河流里,靠运气捞鱼。”沈砚心开门见山,将方案推到林砚面前,“我们需要自己挖一口井,一条能够持续孕育活水的渠道。”

林砚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手写方案,认真翻阅。

沈砚心的构想非常系统:

定位: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学校或纯艺术院校,而是一个聚焦于“非遗当代化转化”的尖端创新工场与人才摇篮。

核心模式:“双导师制”与“项目制驱动”。每一位学员,都将匹配一位非遗技艺大师(传授核心技艺与文化内涵)和一位资深设计师或品牌运营者(指导现代审美、设计思维与市场洞察)。学习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直接参与到“天工集”、“织造局”等真实品牌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

1. “根脉”模块:深入研习特定非遗技艺的历史、哲学、材料与核心技法,由传承人亲自授课,强调“手上功夫”和“心中敬畏”。

2. “转译”模块:学习现代设计理论、美学、材料科学、用户研究、品牌策略等,由徐薇这样的设计领袖和外部专家授课,培养将传统“转译”为当代产品与体验的能力。

3. “创变”模块:聚焦于商业实践,包括项目管理、供应链基础、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营销等,由周锐团队和业界精英指导,让创意能真正落地产生价值。

产出目标:不是培养单一的工匠或设计师,而是孵化能够贯通“技艺、设计、商业”的“非遗创新总监”、未来新品牌的主理人、以及能赋能传统工坊的“现代化运营官”。

林砚一页页翻看,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她看到了这份方案背后,沈砚心对文化传承最深沉的忧虑与最前瞻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在解决眼前的人才荒,更是在为整个“非遗纪元”的未来,铺设一条能够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我们需要一个基地,一个能让大师和学员们沉下心来碰撞、创造的地方。”沈砚心补充道,“最好能远离市中心,在一个有文化底蕴、环境清幽的地方。”

林砚合上方案,深吸一口气,看向沈砚心,目光灼灼:“这不是构想,砚心,这是我们必须立刻付诸实施的战略!”

她当即召集了徐薇和周锐。

徐薇看到方案后,几乎是立刻表示全力支持:“这才是解决创意源头的根本办法!我能亲自去授课,也能邀请我国际上的设计师朋友来做客座教授!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黄埔军校’!”

周锐从商业角度快速评估:“前期投入会非常大,场地、师资、运营……但这属于核心能力建设,一旦成功,将形成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它能降低我们对个别大师的依赖,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们未来的品牌矩阵,提供稳定、对口、高质量的人才供给。我支持!”

四人的意见高度统一。

“好!”林砚拍板,“‘非遗设计学院’项目,正式立项!由砚心全权负责筹备,徐薇、周锐全力配合。我们要寻找合适的校址,启动师资招募和首批学员的遴选工作。”

沈砚心握着那份被认可的方案,手心微微出汗,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使命感。

她知道,这所学院要挖掘和培养的,不仅仅是匠人与设计师。

那是火种,是未来,是整个“东方奢侈品矩阵”乃至更宏大梦想的——

生命线。

第144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