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 第187章 仁德之名?玄德弃民潜逃

天色微明,江夏城内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焦糊的气味混杂着淡淡的血腥气在空气中弥漫。

震耳的喊杀声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哭喊、伤兵的呻吟,以及袁军士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维持秩序的喝令声。

城门洞开,那面代表着袁大山势力的玄色“袁”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缓缓升上江夏城头,宣告着这座荆襄重镇的彻底易主。

然而,比城池陷落更快的,是人心思变的速度,是流言如同野火般蔓延的速度。

就在刘备带着他的核心部众,在夜色掩护下仓皇逃离后不久,一些被遗弃在城内的老弱妇孺,那些在昨夜突围混乱中与大部队失散,或因伤无法行动的士兵,以及许多原本心存侥幸,躲藏在屋舍内的百姓,开始战战兢兢地走上街头,如同受惊的兔子,警惕地打量着新的征服者。

他们看到的,并非预想中的烧杀抢掠、地狱景象。

而是一队队盔甲染血却军容肃穆的袁军士兵,在低级军官(很多是周一木、武二石早期带出来的老兵)的指挥下,分成数队:

一队负责清理街道上的尸体和障碍,一队提着水桶扑灭昨夜留下的零星火点,还有一队则手持兵器,在主要路口设立警戒,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可能存在的威胁。

秩序,正在以一种冷酷却高效的方式被重新建立。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个声音清脆、衣着干净利落却不失英气的女子,在一队精锐护卫的簇拥下,出现在城内几处还算完好的广场和街口。

为首的,正是负责宣传与外交的李丽丽和擅长模仿与情绪引导的张娇娇。

李丽丽利落地跳上一个亲兵搬来的空木箱,目光扫过面前那些惶恐、麻木又带着一丝好奇的面孔,声音清亮,带着一种能穿透不安的安抚力量:

“江夏的父老乡亲们!吾主,大汉潜渊公、车骑将军袁公如墨,知尔等受战火牵连,家园损毁,困苦不堪!特令我等前来宣告:

“袁公大军,吊民伐罪,只诛首恶刘备及其负隅顽抗之党羽,绝不骚扰良民!凡愿放下兵器、安心归顺者,无论兵民,皆为大汉子民,与吾皇旧部一视同仁,共享太平!”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态度诚恳,先将袁大山的官方身份和安抚政策明确传达,稳定大局。

紧接着,张娇娇上前一步,与李丽丽并肩而立。

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悯与一丝难以掩饰的“义愤”,声音极具感染力,瞬间抓住了更多人的注意力:

“乡亲们!大家都睁开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再想想昨夜!那刘备刘玄德,平日里是何等道貌岸然,口口声声‘匡扶汉室’、‘爱民如子’!可昨夜呢?

“他弃城而走时,可曾想过带上你们其中任何一人?可曾安排人手护佑这满城百姓周全?”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质问的力度:

“没有!他只顾着他自家兄弟、核心部众的性命,将这满城的父老乡亲、妇孺老弱,如同丢弃破履一般,留在这兵凶战危、前途未卜之地,任由尔等自生自灭!

“试问,这便是他整日挂在嘴边的‘仁德’吗?这便是他那‘刘皇叔’的担当吗?!”

字字句句,如同烧红的钢针,精准地刺入那些原本还对“刘皇叔”抱有最后一丝幻想和忠诚的人心上,引发一阵细微的骚动和低语。

【袁大山内心oS:通过水镜术观察城内情况的袁大山,一边听着汇报一边乐:丽丽和娇娇这双姝组合,效果拔群啊!一个立牌坊给实惠,一个掀桌子砸招牌,配合默契!这舆论攻防战打得,比派两个军团硬冲还见效!白素雅那边也得加把劲,实物展示要跟上,光画大饼可不行。】

与此同时,在城外原刘备军大营的旧址及周边空地上,一片规模更大、规划更井然有序的临时安置点,正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来。

主导这一切的,正是亲自坐镇指挥的白素雅。

她今日并未身着彰显身份的华服,仅是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青丝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绝美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沉静如水,指挥若定,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安定力量。

她身边跟着几名同样干练的女吏和传令兵,不断地将她的指令传达下去。

“张三铁!让你工兵营的人再分一队出来,优先搭建妇孺避风的棚户,天气转凉,莫要冻坏了人!”

“白如雪!医护营药材若是不够,立刻持我手令去后方大营调取!重伤者优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个都不能放弃!”

“梅如水!登记名册务必细致,按户核对,分发临时号牌。告知大家,凭此号牌,每日可领定量米粮,后续田亩分配、房屋修缮也都以此为准,杜绝冒领,也方便管理!”

她的指令清晰明确,调度有方,虽现场人多事杂,却忙而不乱。

十几个巨大的粥棚已然立起,大锅内米粥翻滚,散发出诱人的谷物香气。

临时划出的医护区域内,草药的清苦气味弥漫,白如雪带着一群女护士和征召的郎中来往穿梭。

登记点前,虽然排起了长龙,但在士兵和文吏的引导下,队伍缓慢却有序地前进着。

一些原本惶恐不安、被李丽丽和张娇娇的话语触动,半信半疑地拖家带口走出江夏城的百姓,亲眼看到这粥棚的热气,闻到那药香,感受到这迥异于乱世的秩序,那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实实在在地落下了一大半。

“看……真的,真的有粥喝,不是骗人的……”

“那位一直忙前忙后的白衣姑娘……听说是袁公的夫人?天爷,她竟然亲自在给那个脏兮兮的娃子包扎伤口……”

“是白夫人!真是活菩萨下凡啊……这世道,这样的贵人,难得……”

强烈的对比,在无声的细节中产生,烙印在每个人心里。

有人不自觉地回想起昨夜,刘备军突围时,那些核心将领们紧紧簇拥着刘备、关羽等人,头也不回地冲入黑暗,那般决绝。

而被留下的断后部队,在绝望中拼死抵抗,更多的普通百姓则茫然无措地缩在角落里,听着外面的杀声,感受着被抛弃的冰冷。

有人想起了刘备往日里站在高台上,那番“匡扶汉室、拯民于水火”的慷慨激昂。

言犹在耳,但与眼前这为了活命而果断舍弃一城百姓的现实相比,显得如此空洞和讽刺。

理想的口号和道德的旗帜,在生存的渴望与切实得到的安全保障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肚子饿的时候,一碗实实在在的热粥,远比一百句“仁德”的空话更有力量。

几个蹲在粥棚边,捧着热腾腾陶碗的老汉,一边唏哩呼噜地喝着久违的,能照见人影却足以活命的稠粥,一边用袖子抹着嘴角,低声交谈着,声音里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复杂情绪。

“刘皇叔……唉,以前总觉得他是个仁义君子,是咱们穷苦人的指望,没想到……”

“是啊,话说得再好听,逃命的时候,哪里还顾得上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的死活。还不是说扔就扔了。”

“还是袁公实在啊,不打不杀,还给粥喝,给地方住,还给瞧病。你看那位白夫人,一点贵人的架子都没有,那眼神,看着就让人心安。”

“我听说啊,袁公手下好多大官,什么周将军、武将军,还有那位管建房子的张大人,以前也都是穷苦出身,逃过难,吃过苦,懂得咱们老百姓的难处……”

这些窃窃私语,声音不高,却像初春的暖风,悄无声息地吹过聚集的百姓心头,融化着曾经的恐惧与隔阂,播下新的种子。

刘备那苦心经营多年、赖以立足和号召人心的“仁德”金字招牌,在这一夜一晨之间,被残酷的现实,被他自己无奈却致命的选择,以及被袁大山这边高效,狠准的宣传攻势与白素雅务实,仁心的安置行动,联手砸出了一道深可见骨的裂痕。

民心如水,流动无常。

当他们最基本的安全与生存需求,在新主这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尊重和满足时,旧主那曾经熠熠生辉的道德光环,便不可避免地迅速黯淡、剥落。

(本章完)

【下章预告】刘备残部仓皇南逃,身后袁军铁骑紧追不舍!长坂坡前,能否再现奇迹?诸葛亮智计百出,天意是否眷顾?一切精彩,尽在《第188章:追击刘备·长坂坡前无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