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 第177章 丽丽使吴·巾帼舌战群儒

长江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建业城,码头上早有数百名江东士兵列队肃立,刀枪在晨曦中闪烁着寒光。

一艘悬挂玄色“袁”字大旗的官船缓缓靠岸,船头站立的身影让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丽丽今日特意穿了一袭月白色官服,外罩翠纹锦缎披风,发髻间只简单插着一支白玉簪。

她身后八名女卫个个英姿飒爽,手持节杖,步履从容。

当她的双脚踏上江东土地时,码头上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声。

“想不到袁大山的使者,竟是个女子……”

“看她气度不凡,恐怕不是等闲之辈。”

李丽丽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目光平静地扫过迎接的仪仗,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知道,今日这场外交之战,从踏上江东土地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吴侯府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缓缓走入的倩影上。

端坐主位的孙权微微前倾身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外臣李丽丽,奉我主袁公之命,特来拜会吴侯。”

她躬身施礼,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仪。

孙权尚未开口,老臣张昭便按捺不住,冷哼一声道:

“袁使臣?不知袁将军现居何职?朝廷可有正式册封?若无名分,这'使臣'二字,只怕名不正言不顺啊。”

这话一出,满堂寂静。

所有人都听出了话中的刁难之意,几位江东老臣甚至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李丽丽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缓缓展开。

但见那帛书上密密麻麻按满了手印,竟长达三丈有余,需要两名女卫帮忙才能完全展开。

“此乃中原七郡四十三城百姓联名上表,请袁公总摄朝政的万民书。”

李丽丽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回荡,“共计二十八万九千六百三十七个手印,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期盼。”

张昭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道:

“荒唐!自古官爵皆出自天子,何来百姓推举之说?袁将军此举,与叛逆何异?”

“张公此言差矣。”

李丽丽目光如炬,声音陡然提高,“昔年汉高祖起于亭长,光武帝兴于草莽,皆因顺应民心而得天下。

“如今天子被曹操挟持,政令不出宫门。我主解民倒悬,救苍生于水火,何来叛逆之说?

“倒是那些视民如草芥、只顾争权夺利之辈,才是真正的天下罪人!”

她的话掷地有声,在厅中激起阵阵回响。几位江东武将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顾雍见张昭语塞,急忙插话:“即便不论出身,袁将军重用女子为官,未免有违礼法。似你这等女流,不在闺中绣花,反倒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厅中顿时响起一阵窃笑声。

李丽丽却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

“顾公可知,三月前许昌瘟疫肆虐,是我带领三百女医,日夜不休救治百姓三万余人;

“可知去岁中原大旱,是我统筹调度,开仓放粮,救活灾民十万众;

“可知今年春耕,是我组织五万农妇学习新式农具,让中原粮食产量翻了一番。”

她每说一句,就向前一步,声音也越来越铿锵有力:

“若这算是'有违礼法',那不知坐视百姓疾苦,空谈礼法,又算是什么?

“诸位可曾见过易子而食的惨状?可曾听过灾民绝望的哀嚎?”

大厅内鸦雀无声,那些窃笑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丽丽环视众人,继续道:“我主常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男子可为官治国,女子为何不能济世安民?

“莫非在诸位眼中,礼法比百姓的性命还要重要?比天下的安定还要重要?”

步骘见势不妙,急忙转换话题:“即便不论这些,袁将军出身寒微,恐怕难当大任。

“治国平天下,岂是儿戏?需知为政之道,非寻常人可以领会。”

“好一个出身寒微!”李丽丽朗声笑道,“请问步公,伊尹曾是陪嫁奴隶,傅说原是筑墙工匠,管仲还做过商贾,可曾耽误他们成为一代贤相?

“姜子牙七十三岁方才得遇明主,之前不过是个钓鱼老翁,可曾影响他辅佐周室平定天下?”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我主起于微末,方知民间疾苦;历经磨难,才懂百姓心声。

“他亲眼见过饿殍遍野,亲身经历过战乱流离,这难道不是苍生之福?反倒是那些高高在上,不知稼穑艰难的世家子弟,他们可曾下过农田?可曾受过饥寒?可曾亲手为百姓做过一件实事?”

这一连串发问,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每个江东大臣的心上。

就连一直保持沉默的孙权,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张昭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丽丽道:“你、你这是在威胁江东?”

“外臣不敢。”李丽丽躬身一礼,语气却依旧从容,“只是陈述事实罢了。我主在江北已备下十万石粮种,三万具新式农具,只待春耕时分与百姓共享。若江东愿意,也可参与这项惠民之策。”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直视孙权:“吴侯,外臣临行前,我主特意嘱咐:‘江南江北,本是同根。若能化干戈为玉帛,使两岸百姓共享太平,岂不胜过刀兵相见?’”

这时,一直沉默的鲁肃突然开口:“使臣所言固然有理,但袁将军若要取信天下,总该有些实际行动才是。”

李丽丽转向鲁肃,微微颔首:“鲁公问得好。我主已在许昌重建太学,广纳天下贤才;在洛阳设立格物院,钻研利民之术;在各郡修建医馆,救治百姓疾苦。这些,难道不是最好的实际行动吗?”

她缓缓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此乃《新政实录》,记载了我主入主中原以来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若诸位有兴趣,不妨一观。”

当册子被呈到孙权面前时,整个议事厅陷入了更深的寂静。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场外交交锋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李丽丽环视满堂文武,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

“诸位或许不知,三个月前,江北有三百二十七名江东子弟自愿投军,他们说‘愿随明主,共创太平’。我主亲自接见了他们,并允许他们随时返回故乡探亲。”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众臣中激起层层涟漪。

就连最镇定的周瑜,也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

“够了!”张昭猛地站起,脸色铁青,“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李丽丽却丝毫不惧,反而向前一步,目光如电:

“张公说我妖言惑众,却不知我哪一句话不是事实?是我主减免赋税是假?还是救治瘟疫是假?或是推广农具、造福百姓是假?”

她每问一句,张昭就后退一步,直到无路可退。

李丽丽这才转身,面向全场,一字一句道:

“我主起于微末,乃知民间疾苦,故能得天下民心!岂是坐而论道者可轻侮?”

这句话如同惊雷,在议事厅内久久回荡。满堂文武,竟无一人能出言反驳。

孙权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使臣远来辛苦,今日之议就到此为止。子敬,你带使臣去驿馆歇息。”

当李丽丽施礼告退时,她的背影在众人眼中显得格外挺拔。

那一袭月白官服,仿佛在这沉闷的议事厅中划出了一道亮光。

张昭颓然坐倒,喃喃自语:“这女子……这袁大山……”

周瑜望着李丽丽远去的方向,手中的羽扇不知不觉间已经停止摇动。

(本章完)

【下章预告:周瑜设宴暗藏杀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女将黄兰兰挺身对舞,剑光闪烁间尽显袁军锋芒。宴无好宴,弦外有音,且看李丽丽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周瑜又将作何反应?敬请期待《第178章:周郎设宴·暗藏杀机试深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