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 > 第156章 素雅安民·凤主仁心收河北

当武二石的陷阵营在白马城头咆哮,当柳如梦的奇谋在乌巢燃起烈火,当王金水的舰队在黄河横刀立马时,千里之外的邺城,却呈现出一派与前线烽火截然不同的忙碌与祥和。

这里,是潜渊巨人的心脏,是支撑前方战事的根基。

而执掌这颗心脏平稳跳动的,正是“凤主”白素雅。

袁大山御驾亲征,将整个河北后方的军政民政重担,悉数交给了她。

这不是简单的看守,而是真正的“仪同副君”,总领一切。

镇北将军府(已开始兼具皇宫功能)的偏殿,如今成了白素雅每日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

殿内不再有刀兵之气,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文书卷宗,和川流不息的官吏。

白素雅端坐案后,虽是一身简约的宫装,未施粉黛,但眉宇间的沉静与智慧,却让她自然流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她处理政务的速度极快,条理清晰,指令明确。

“梅尚书,”她看向度支尚书梅如水,“前线大军每日消耗巨大,粮草军械供给可能保证?新纳入的冀州各郡,春税征收情况如何?切记主公‘轻徭薄赋’之令,绝不可盘剥过甚,寒了百姓之心。”

梅如水恭敬递上报表:

“夫人放心,去岁河北丰收,仓廪充实,加之主公发明的‘后勤保障流水线’(李四火负责),粮草转运顺畅。冀州春税已按新制(三十税一)开始征收,百姓踊跃,反抗者极少。”

“好。”

白素雅点头,又看向工造尚书张三铁:

“张尚书,春耕在即,新式曲辕犁、耧车等农具,可能保障各郡需求?尤其是新附之地,当优先调配。”

张三铁拍着胸脯,声如洪钟:

“夫人放心!俺老张的工坊日夜不停,存货充足!保准让咱河北的田地,都用上最好的家伙什!”

白素雅微微一笑:

“有劳张尚书了。”

她随即又对负责教育与医疗的官员下达指令,要求各郡“启元书院”分院加快蒙学推广,“惠民医馆”务必覆盖到乡,预防春疫。

她的指令,事无巨细,却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安民、生产、教化。

这一日,白素雅并未一直待在宫中。

她深知政策能否落实,关键在基层。

在少量侍卫和女官(木桂英派出的女兵护卫)的陪同下,她轻车简从,来到了邺城附近的乡间。

春光明媚,田畴之上,农夫们正忙碌着。

让白素雅欣慰的是,她看到了许多农户使用的,正是张三铁工坊出产的新式曲辕犁,效率明显提高。

一些田边地头,还插着写有“凤主令:兴修水利,保墒抗旱”的小木牌。

她走到一处田埂边,几位老农正在歇息。

他们起初并未认出白素雅,只当是城里来的贵妇人,有些拘谨地起身行礼。

白素雅和颜悦色地与他们交谈,询问今年的种子、农具可还趁手,赋税重不重,家里可有困难。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者激动地说:

“这位夫人,您不知道啊!往年这时候,俺们最怕官府来催税,家里那点粮食,交完租税就不剩啥了!

“可今年不一样了!袁公和凤主娘娘下了令,赋税轻了好多!官府还贷给俺们新犁头,这犁地又快又省力!凤主娘娘还让人教俺们堆肥,说能让庄稼长得更好!这真是…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说着,老者眼圈都红了,就要下跪。

白素雅连忙让侍女扶住他,温声道:

“老丈快快请起。减轻赋税,推广农具,此乃本分。袁公与我希望的,是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这时,旁边有人认出了白素雅,惊呼道:

“是凤主娘娘!是凤主娘娘亲自来看咱们了!”

田间的农夫农妇们纷纷围拢过来,激动地跪倒一片,口称“凤主娘娘万福”。

白素雅让众人起身,又询问了他们生活可有其他难处。

有人提到村里有孤寡老人生活艰难,白素雅当即对随行官员吩咐:

“记录在案,按‘慈孤院’条例,由官府定期发放米粮,并组织邻里帮扶,务必使老有所养。”

众人感激涕零,那位最初说话的老者更是老泪纵横,颤声道:

“凤主娘娘仁德啊!小老儿活了七十岁,没见过这样的好世道!袁公和娘娘放心,俺们一定好好种地,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俺们…俺们愿为袁公效死!”

“愿为袁公效死!”

周围的百姓也纷纷激动地喊道。

白素雅看着这一张张质朴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暖流涌动。

她知道,这就是潜渊政权最强大的力量源泉——民心。

【内心oS:白素雅:大山哥,你在前线拼杀,我在后方,定为你守住这片根基,让每一个百姓都成为支持我们的力量。这乱世,该结束了。】

【外在表现:她柔声道:“诸位乡亲的心意,我与袁公心领了。但效死之言不必再说。我等所求,乃是活着,更好地活着。大家安心生产,便是对前线最大的支持。”】

离开田间,白素雅又视察了附近正在兴修的水利工地和一座新建的“惠民医馆”分点,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夹道欢迎,发自内心地尊称她为“凤主娘娘”。

她的仁政,并非仅仅停留在文书上,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河北的每一个角落。

减免的赋税、好用的农具、看得起病的医馆、能读书的学堂、还有那难得的公平与秩序……

这一切,都让饱经战乱的河北百姓迅速归心。

当袁大山在前线攻城略地时,白素雅在后方,用她的智慧与仁德,编织着一张更为牢固,更为温暖的大网,将整个河北的人心牢牢凝聚在一起。

“凤主仁德”之名,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百姓切身体会到的真实。

这座稳固的大后方,将成为袁大山逐鹿中原最坚实的依靠,也是未来太平盛世最温暖的底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