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 > 第269章 谁说我们的东西,一定要在当地售卖?

钱三江那双探照灯似的眼睛里,火焰重新燃起,里面不再只是期待,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姚和韵昨天会说,这是“泼天富贵”了。

这哪里是富贵,这分明是点石成金的神仙手段!

他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震得石桌都跟着晃了晃。

“我操!我明白了!老姚,我他妈也明白了!拓宽路!把蛋糕做大!”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失而复得的狂喜,仿佛一个在黑暗中摸索了半辈子的人,终于看到了太阳。

姚和韵也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整个人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看着李默,眼神复杂,有钦佩,有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李默描绘的蓝图太宏大了,大到让他这个一县之长都感到心悸。

“贤侄,把蛋糕做大十倍,一百倍……”姚和韵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地问,“这个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现在毕竟是一切都摸着石头过河,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掉进水里淹死。”

钱三江的兴奋劲儿也稍微冷静了些,他连连点头,粗犷的脸上露出几分凝重。

“是啊,李默小先生。不是我们没胆子,实在是这个年头,能把县里的产值翻上一番,都能去市里开表彰大会了。

你这一开口就是一百倍,我老钱这心脏有点受不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跟白天做梦有什么区别?”

他们的话,代表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干部的普遍心态。

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不出错就是功。

像李默这种天马行空,动辄要改变格局的思路,在他们看来,近乎疯狂。

小院子,姚虞花和苏晚晴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安静地站在廊下,听着三个男人的对话。

苏晚晴饶有兴致地看着,而姚虞花则有些紧张地攥着衣角,她担心父亲和钱叔叔的质疑会让李默不快。

然而李默的脸上,没有丝毫不悦。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两个被时代束缚了想象力的县长,就像一个大学教授看着两个努力学习但还没开窍的小学生。

“姚叔,钱叔,你们觉得,现在一个普通人家里,最想添置的大件是什么?”李默没有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那还用说?”钱三江不假思索地回答,“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三转一响’嘛!谁家要是凑齐了,那在村里走路腰杆都挺得直!”

“没错。”李默点点头,“那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你们觉得大家还稀罕这些东西吗?”

十年之后?

两个县长都愣住了。

他们想得最远的,也就是三五年的规划,十年,太遥远了。

李默没有等他们回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十年后,大家可能就是想要的,会是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录音机。

以后的人们,不会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会追求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

而这些,都离不开一样东西。”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电器。”

这两个字一出口,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

钱三江和姚和韵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比刚才听到“一百倍”时还要精彩。

那是一种混杂着荒谬、不解和极度困惑的神情。

“电……电器?”姚和韵结结巴巴地开口,他怀疑自己听错了,“贤侄,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现在别说乡下,就是县城里,用电都得省着来,时不时还停电。

好多村子连电线都没拉过去,家家户户点着煤油灯。

咱们造了电器,卖给谁去?”

“就是啊!”钱三江一拍桌子,嗓门又大了起来,“这玩意儿金贵得很,一台黑白电视机,抵得上一个工人小半年的工资!

谁买得起?再说了,就算买得起,没电,那不就是个摆设吗?这买卖,做不通!绝对做不通!”

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觉得李默这个想法,比把蛋糕做一百倍还要不靠谱。

看着他们激烈的反应,李默只是笑了笑。

他知道,这不能怪他们。

他们的眼界,被脚下这片土地和这个时代牢牢困住了。

李默端起茶杯,目光却飘向了远方,仿佛穿透了院墙,看到了一个他们无法想象的未来。

“谁说,我们的东西,一定要卖在清河,卖在宁光?”李默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北方的发展是慢,可南方呢?报纸上天天都在说,改革开放,春风已经吹遍了南海边。

那里,有的人已经先富起来了。

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像是在敲打着两个县长僵化的思维。

“我们的工厂,现在建在清河,用咱们北方廉价的土地和人力,把根基打牢。

我们的产品,先不往北卖,我们用火车,用车皮,拉到南方去卖!

我们要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先把市场抢下来!”

“等到南方市场饱和了,我们的技术也成熟了,成本也降下来了,北方的经济也该起来了。

到时候,我们再调转枪头,杀回北方市场。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通路通电,我们的电器,就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

院子里,鸦雀无声。

姚和韵和钱三江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呆呆地坐在那里,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默的话,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第一次知道,生意原来可以这么做。

在清河建厂,东西却卖到千里之外的南方去,这在他们过去的认知里,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可……可那是全国的生意啊……”姚和韵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里带着颤音。

在他们的设想里,工厂能把产品卖到市里,能成为市里的明星企业,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而李默一开口,就是要做全国人民的生意。

这已经不是步子迈得太大的问题了,这简直是要一步登天!

李默的脑海里,闪过一丝旁人无法察觉的波动。

他知道,自己的重生,就像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很可能会让这个世界的未来发生偏离。

或许,那个波澜壮阔的电器时代会提前到来。

或许,伴随着他的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以一种更迅猛的姿态腾飞。

这是一种极其强烈的预感。

好比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全国的生意,才叫生意。”李默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姚叔,钱叔,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跟别人抢那一亩三分地。

我们要做的,是提前十年,去一片无人踏足的沃土上,插上我们的旗帜。

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那片土地,已经姓李,姓姚,也姓钱了。”

他的目光扫过姚和韵和钱三江,语气掷地有声。

“先用最低的价钱,把人招来,把地圈下,把技术学到手。

这,才是我们最优先的布局。”

两个县长还在巨大的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

他们的大脑,像一台老旧的拖拉机,拼命想要跟上李默这辆高速飞驰的跑车,却被远远甩在了后面,只吃了一嘴的尾气。

姚和虞花看着那个站在晨光中,指点江山的少年,一双美目异彩连连。

她的男人,胸中装的,是山川大海,是家国天下。

苏晚晴则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她看着姚和韵和钱三江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暗自发笑。

这两个在各自县里说一不二的人物,在李默面前,就像两个还没见过世面的孩子。

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