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70年代:我一进山美女排队献身 > 第227章 筑巢引凤,也叫招商引资!

劳星翰火了,比他那台拖拉机发动的声音还火。

他骑着那辆崭新的二八大杠回到石头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孩子们跟在他屁股后面追,嘴里喊着“劳大叔有新车了”。

大姑娘小媳妇们站在门口,一边嗑瓜子一边对他指指点点,眼神里全是羡慕。

村里那几个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的光棍汉,更是围着他的自行车,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嘴里啧啧称奇,酸得冒泡。

劳星翰这辈子都没这么风光过。

他挺直了腰杆,故意把车铃按得“叮铃”作响,在村里来回骑了好几圈,直到所有人都看到了,他才心满意足地把车推进自家那破落的院子。

当天晚上,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敲响了他家的门。

是村东头的翠花。

翠花年纪与他相仿,男人前几年在矿上出事死了,留下她一个人,模样在村里算得上是普通往上,主要是屁股肥大,一对大白兔也不小!

平日里眼光高得很,村里好几个想续弦的,她都瞧不上。

“星翰哥,在家呢?”翠花的声音,像抹了蜜。

劳星翰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听到声音一愣,赶紧把碗藏到身后,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去开门。

门一开,一股香风就飘了进来。

翠花穿着一件碎花的确良衬衫,手里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白面饺子,脸颊在煤油灯的映照下,泛着一层好看的红晕。

“看你一个人,家里挺凉的,这不是巧了吗?俺家刚包了饺子,给你送一些尝尝。”翠花说着,眼睛却一个劲儿往院里那辆自行车上瞟。

劳星翰一个四十多岁的庄稼汉,哪里经过这个,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哪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以后就是邻里邻居了,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翠花把碗塞到他手里,又说,“星翰哥,你现在是咱们村的名人咧,跟着政府干,有出息!不像有些人,就知道耍小聪明,最后啥也捞不着。”

这天晚上,劳星翰吃了这辈子最香的一顿饺子。

第二天,他就开着他那台“咣当”作响的老伙计,装上村里几户人家的山货,突突突地朝着县城开去。

路虽然颠簸,可他心里美滋滋的。

一整天下来,累是累了点,可是做什么不累?!

除去油耗和磨损,他净赚了将近二十块钱!

当他把一沓崭新的票子揣进口袋时,他感觉自己像在做梦。

而当他回到村里,把卖山货的钱分给那几户人家时,并向他们说明了情况,整个石头村再次沸腾了。

“天呐!一趟就挣二十块?”

“这比下地刨食强太多了!”

“劳星翰这回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当初那些嘲笑他、观望他的村民,肠子都悔青了。

第二天一大早,石头村剩下还头铁的几台拖拉机和十几辆马车牛车的主人,全都涌向了乡政府,抢着要报名。

劳星翰的故事,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双石乡和白马乡。县广播站专门请他去做了一期节目,县报上更是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名为《开着拖拉机,奔向万元户——记我县便民运输服务点第一人劳星翰》的专访。

一时间,劳星翰成了全县的偶像。

而“跟着姚县长,有肉吃”,也成了清河县老百姓口中最实在的一句话。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有了双石乡和白马乡的成功样板,清河县剩下的十六个乡镇的推广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姚和韵趁热打铁,亲自挂帅,带着工作组一个乡一个乡地跑,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那些原本还想阳奉阴违、敷衍了事的干部,在看到孙德旺的下场和劳星翰的风光后,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谁都知道,这趟“便民运输”的快车,上得慢了,不仅捞不着政绩,还可能被当成懒政怠政的典型,被姚县长一脚踹下车。

上行下效,整个清河县的官场风气,都为之一清。

姚和韵忙得脚不沾地。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访各个运输站点,跟司机们聊天,了解路况,协调货源;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批阅堆积如山的文件,研究下一步的推广方案。

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眼圈黑得像熊猫,人也瘦了一圈,但精神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

他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拖拉机“突突”的轰鸣,看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

那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比任何灵丹妙药都管用。

宋妙梦心疼他,每天都变着花样给他做好吃的,可他常常是快速扒拉就又投入到工作中。

“你慢点吃,别噎着。”宋妙梦给他递上一杯水,嗔怪道,“你看你,都快成工作狂了。”

“你不懂。”姚和韵灌下一大口水,眼睛里闪着光,“我这辈子,从没这么痛快过!

我感觉清河县这台老旧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开始转动了,而且越转越快!我能听到它轰隆隆的声音!”

一个月后,清河县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初级物流网络。

上百台拖拉机、几百辆马车牛车,像不知疲倦的蚂蚁,每天奔波在崎岖的土路上,将山里的山货、药材源源不断地运往县城的小商品市场,又将城里的化肥、布匹、生活用品带回偏远的山村。

物流的盘活,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小商品市场的交易额节节攀升,乡镇供销社的库存开始流动,老百姓的口袋里有了余钱,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各个乡镇上缴的管理费,虽然不多,但汇集起来,也成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资金。

姚和韵下令,这笔钱专款专用,全部用于修补路况最差的路段。

一时间,全县的土路上,到处都是拿着铁锹、推着小车填坑补路的村民,他们干得热火朝天,因为他们知道,这路修好了,自己家的拖拉机跑起来就更省油,挣的钱就更多。

一个良性循环,已然形成。

这天晚上,姚和韵处理完手头的公务,难得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让司机开车,把他送到了李默家的小院。

院子里,灯火通明。

李默正和姚虞花头挨着头,在一张巨大的清河县地图上写写画画。

“运输网络只是解决了‘血管’的问题,但我们身体还很虚弱,没有造血功能。”李默的声音很平静。

“你的意思是......我们得有自己的产业?”姚虞花冰雪聪明,一点就透。

“对!现在路通了,人流和物流的成本降下来了,我们就有了‘筑巢引凤’的底气。”

李默的手指在地图上县城东边那片荒地上画了一个大圈,“这招还有另一个名字,就叫招商引资。”

姚和韵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扰。他看着灯下那对般配的璧人,看着他们为了清河县的未来而全神贯注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推开院门,笑着走了进去。

“贤侄,我又来讨教了。”

与此同时,安丰县。

魏东来脸色铁青地挂断了电话。电话是赵铁军打来的,汇报的内容让他心烦意乱。

“运输队......全县推广......民心所向......”

一个个词语,像一把把小锤子,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

他原以为那不过是姚和韵黔驴技穷的小打小闹,最多掀起一点浪花,很快就会因为各种现实问题而沉寂下去。

万万没想到,那小子竟然用一辆自行车就撬动了整个清河县!

“废物!”他低吼一声,将手里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他以为李默躲进了县城,龟缩在姚和韵的羽翼之下,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可现在看来,那小子不是龟缩,而是在姚和韵的保护下,找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开始肆无忌惮地施展他的手腕!

一个让他感到恐惧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照这个势头下去,用不了一年,清河县,恐怕真的要翻身了。

而他魏东来,将成为整个地区最大的笑话。

那个煮熟的鸭子不仅飞了,还在对家的锅里下了一窝金蛋!

“不行......绝不能让他再这么搞下去!”

魏东来的眼中,凶光毕露。

他抓起电话,声音阴冷得像是能滴出水来。

“赵铁军,给我盯紧了!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我要知道,他下一步,想引什么鸟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