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724章 童真之语与乡土之韵

《阿旺·慈丹》(粤语诗)

——写喺前面:佢细细个啫,噈得三岁,普通话发音纯粹高亮,仲会用手时唔时比划示意……我几钟意呢嗰靓仔仔,我房东嗰仔仔……

文/树科

靓仔仔

啲啲黑

眨眨眼

光光光……

我噈系

阿旺·慈丹

对对对

阿旺·慈丹……

佢强调

幼儿园

有歌唱

有舞跳……

靓阿妈

靓仔仔

篝火会

齐齐叫……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9.15.藏区山南扎西曲登村

童真之语与乡土之韵

—— 赏析粤语诗《阿旺?慈丹》

文/阿蛋

在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中,方言诗歌始终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基因与鲜活的生活质感,构成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树科先生的粤语诗《阿旺?慈丹》,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藏区山南扎西曲登村一个三岁孩童的鲜活形象,既保留了粤语方言的韵律之美,又融入了藏地生活的独特气息,在童真与乡土的交织中,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诗意捕捉。这首收录于《诗国行》(2025.9.15)的短诗,虽篇幅精悍,却蕴含着丰富的诗学内涵,值得从语言、形象、情感、文化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方言诗学:粤语韵律的童真转化

方言诗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够突破通用语的规范束缚,将地域文化中最鲜活、最本真的语言质感融入诗歌创作。《阿旺?慈丹》选用粤语作为创作语言,并非简单的地域标识,而是通过粤语的语音韵律与词汇特色,构建出与孩童形象高度契合的诗意空间。

从语音层面来看,粤语保留了较多古汉语的声调与音韵,其九声六调的复杂声调系统,赋予诗歌丰富的音乐性。诗中 “靓仔仔”“啲啲黑”“光光光” 等叠词与语气词的运用,不仅符合粤语日常口语的表达习惯,更通过声调的起伏营造出童真的韵律。如 “靓仔仔” 一词,粤语中 “仔” 读 zai2(阳上声),叠用后声调轻柔,既体现出对孩童的亲昵称呼,又模拟出孩童说话时的软糯语气。这种语音层面的 “童真化” 处理,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的通感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声音的塑造构建特定的情感氛围。

从词汇层面来看,粤语中的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诗中 “噈得”(只有、仅仅)、“时唔时”(时不时、偶尔)等词汇,均为粤语日常口语中的常用表达,这些词汇的运用让诗歌摆脱了书面语的刻板与疏离,呈现出自然质朴的生活质感。这种方言词汇的运用,与老舍《骆驼祥子》中北京方言的运用有着相似的诗学追求 —— 通过地域词汇的精准使用,让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更加鲜活可感。正如老舍通过 “拉晚儿”“嚼谷” 等北京方言塑造出祥子的市井形象,树科也通过 “靓仔仔”“时唔时” 等粤语词汇,让阿旺?慈丹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运用粤语创作时,并未刻意追求方言的 “生僻性”,而是选择最具普遍性与感染力的粤语词汇,实现了方言诗歌的 “可沟通性”。诗中 “对对对”“有歌唱”“有舞跳” 等表达,即便对于不熟悉粤语的读者而言,也能通过语境与词汇的通用性理解其含义,这种 “方言性” 与 “普遍性” 的平衡,避免了方言诗歌陷入 “小众化” 的困境,让童真的情感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二、形象塑造:极简笔触下的生命本真

《阿旺?慈丹》在形象塑造上采用极简的笔触,通过碎片化的细节描写,勾勒出阿旺?慈丹鲜活的孩童形象。这种 “以少胜多” 的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 “留白” 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有限的文字激发读者无限的想象,让孩童的形象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断丰富与完善。

诗的开篇 “靓仔仔 / 啲啲黑 / 眨眨眼 / 光光光……”,仅用十二个字,便完成了对阿旺?慈丹外貌与神态的描写。“靓仔仔” 点明孩童的可爱形象,“啲啲黑” 勾勒出孩童健康的肤色 —— 这一细节既符合藏区孩童长期在户外生活的生理特征,又暗含着诗人对孩童生命力的赞美;“眨眨眼” 与 “光光光” 则通过动态的神态描写,展现出孩童眼睛的明亮与灵动。在这里,诗人没有采用传统诗歌中 “明眸善睐”“星眸皓齿” 等华丽的比喻,而是用最直白、最质朴的语言捕捉孩童最本真的神态,这种 “去修饰化” 的描写手法,与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平淡自然有着相似的美学追求 —— 通过对生命本真状态的直接呈现,展现出最纯粹的诗意。

诗中 “我噈系 / 阿旺?慈丹 / 对对对 / 阿旺?慈丹……” 的反复咏叹,则从语言层面塑造出孩童的自我认知与性格特征。“对对对” 的重复回答,模拟出孩童在被确认名字时的坚定与天真,这种语言上的 “重复” 并非冗余,而是通过节奏的强化,展现出孩童的单纯与可爱。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在《诗经》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如《诗经?秦风?无衣》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的反复咏叹,强化了士兵之间的兄弟情谊;而《阿旺?慈丹》中 “对对对 / 阿旺?慈丹” 的反复,则强化了孩童的童真形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孩童在表达自我时的认真与可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