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屋企》(粤语诗)
——广府、客家人嘅灵魂
文/树科
屋企,唔系喺猎德村
嘟唔系喺怀德村
冇有喺大良德和社区
冇有喺珠江嘅湾区
冇有喺岭南嘅边度……
细阵时,屋企喺颈挂住
大个啲,屋企喺书包
做咗嘢,屋企喺加钟
呢阵间,屋企喺心头
过阵时,屋企喺乡下、中原……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7.12.粤北韶城沙湖畔
《屋企》:探寻粤语诗中的家之韵味
文/阿蛋
在粤语的语境中,“屋企” 一词承载着家的温暖与归属。树科的这首《屋企》,以粤语为载体,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诗句,勾勒出人们对家的多元认知与情感变迁。
一、语言特色:粤语的独特魅力
粤语,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用法,拥有独特的词汇、发音和语法结构。在《屋企》中,粤语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例如,诗中 “唔系”(不是)、“嘟唔系”(也不是)、“冇有”(没有)、“细阵时”(小时候)、“大个啲”(长大后)、“做咗嘢”(工作了)、“呢阵间”(现在)、“过阵时”(将来)等粤语词汇的频繁出现,让诗歌充满了地道的广府和客家风情。这些词汇不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地域文化的鲜**现,唤起了广府、客家人内心深处对家乡语言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与普通话相比,粤语的发音更为丰富多变,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在《屋企》里,粤语的平仄和韵律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如 “细阵时,屋企喺颈挂住”,“时”(si4)、“住”(zyu6)的发音,韵脚和谐,配合诗歌的节奏,营造出一种自然流畅的音乐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意象分析:家的多维呈现
地点意象:家的抽象化
诗的开篇便否定了家在具体地理位置上的存在,“屋企,唔系喺猎德村,嘟唔系喺怀德村,冇有喺大良德和社区,冇有喺珠江嘅湾区,冇有喺岭南嘅边度……” 猎德村、怀德村、大良德和社区、珠江湾区、岭南等地,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地点,但诗人却明确表示家不在这些地方。这一系列地点意象的罗列,并非是对家的地理位置的否定,而是通过这种否定式的表述,打破了人们对家的常规认知,将家从具体的地域中抽象出来,引发读者对家真正含义的深入思考。
成长意象:家的动态变化
“细阵时,屋企喺颈挂住”,这里的 “颈挂住” 可能指的是小时候挂在脖子上的家门钥匙,象征着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依赖,家是那个等待自己回去的物理空间,钥匙就是开启家的大门的关键。“大个啲,屋企喺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包里承载着知识、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此时家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家给予孩子力量去面对学习和成长中的挑战,家的概念融入到了孩子为未来奋斗的行囊之中。“做咗嘢,屋企喺加钟”,当步入社会开始工作,加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家又与工作产生了联系。“加钟” 意味着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此时家是奋斗的目标,是在疲惫工作后渴望回归的温暖港湾,家在工作的忙碌中成为一种遥远却又强烈的牵挂。“呢阵间,屋企喺心头”,现在,家已经深深扎根在内心深处,无论身处何地,家的情感始终萦绕心头,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精神寄托,此时家的意象超越了物质和空间的限制,上升到了情感和精神的层面。“过阵时,屋企喺乡下、中原……”,这里的 “乡下、中原” 指向了家族的根源和文化的源头,未来家又与寻根溯源的情感相连,暗示着人们在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后,对家的认知会回归到家族和文化的层面,家的意象变得更加厚重和深远。
情感意象:家的情感核心
整首诗围绕着家的意象展开,通过不同阶段家的位置变化,传达出人们对家的情感始终如一。家是小时候的依赖,长大后的支撑,工作时的牵挂,现在的精神寄托,未来的寻根方向。这种情感意象的贯穿,使得家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情感的归宿,是灵魂的栖息地。无论人生如何变迁,家始终在人们心中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人们在茫茫人生旅途中的心灵坐标。
三、情感内涵:家的多元情感交织
成长与变迁的感慨
从童年到成年,从工作到对未来的展望,诗人通过描述家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形态,深刻地展现了个人成长与生活变迁。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对家的需求和理解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生的丰富多彩和不可逆转。小时候对家的简单依赖,随着成长逐渐演变为对家的复杂情感,有眷恋、有责任、有对根源的探寻。这种情感的变化,让读者在诗中看到了自己成长的影子,引发强烈的共鸣,勾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