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462章 在尘世疲惫中探寻生命因果

《累生累世》(粤语诗)

——步行街嘅有感

文\/树科

今日咁攰?

仲话喺前世今生

修嚟嘅现象?

讲噈讲,话时话

边个又会唔谂谂

做做功德,益益第日?

唉!有乜嘢喺容易嘅

嘟讲唔定嘅一千次嘅回眸

换得到你下世嘅一笑……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7.13.粤北韶城沙湖畔

在尘世疲惫中探寻生命因果

—— 树科《累生累世》赏析

文\/阿蛋

树科的《累生累世》,是一首在粤语语境下诞生的独特诗篇,它以日常步行街上的感慨为引,将笔触深入到生命轮回、因果业报的宏大命题之中。开篇 “今日咁攰?,仲话喺前世今生,修嚟嘅现象?” 便以直白且带有强烈口语化的表达,将诗人当下的疲惫情绪抛出。“咁攰”(如此疲惫)一词,瞬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仿佛能切身感受到诗人在生活重压之下的喘息。而对于疲惫是否是前世今生修行而来的现象这一疑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思考的涟漪。它打破了传统诗歌含蓄委婉的起笔方式,以一种近乎质问的口吻,直面生活的困境与对命运因果的困惑,这在诗歌创作中,是一种大胆且能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开篇策略。

“讲噈讲,话时话,边个又会唔谂谂,做做功德,益益第日?” 此句进一步延伸思考,从自身的疲惫拓展到众人对功德、未来的普遍认知。人们常说要做功德,以求来世受益,这是一种在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无论是佛教所倡导的积善因得善果,还是民间朴素的善恶有报思想,都在这句诗中有所映射。诗人在这里并非简单地陈述这一现象,而是通过反问的语气,引发读者对这种观念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探寻。人们为何如此执着于通过现世的功德来换取未来的福祉?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人类对未知命运的不安与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向往。正如《醒世歌》所表达的,世人在尘世中痴迷无明,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解脱与希望,做功德便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唉!有乜嘢喺容易嘅,嘟讲唔定嘅一千次嘅回眸,换得到你下世嘅一笑……” 诗的结尾,情绪愈发深沉。“唉” 这一叹词,饱含着无尽的无奈与喟叹。“一千次嘅回眸,换得到你下世嘅一笑”,此句巧妙化用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这一经典的佛语意象,将其从爱情的角度拓展到更为宽泛的生命关联层面。这里的 “你”,可以是生命中任何一个重要的人或事物,诗人借此表达出在累生累世的因果轮回中,生命的相遇与收获是如此艰难与珍贵。每一次的付出,每一份努力,都像是漫长修行路上的一次回眸,而最终能否得到理想的结果,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不知前方是否有光明在等待。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最大的特点便是口语化与意象运用的结合。粤语的口语表达,使诗歌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广东街头,亲耳聆听诗人的心声。而前世今生、功德、回眸等意象的运用,又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这种将通俗与深邃相结合的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独树一帜,既避免了过于晦涩难懂的高雅,又摆脱了纯粹口语的浅薄,使诗歌在贴近大众的同时,拥有足够的思想深度供人品味。

与其他涉及前世今生主题的诗歌相比,如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侧重于爱情的浪漫与凄美,而《累生累世》则更关注生活的现实与生命的因果逻辑。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以质朴的语言、真实的情感,在步行街头的平凡场景中,挖掘出关于生命、命运、修行的深刻哲理。它提醒着我们,在忙碌奔波的尘世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是否真的与前世今生的修行有关?我们所追求的功德,又是否能真正为未来带来改变?在这累生累世的循环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而树科的这首诗,无疑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与切入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