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400章 《谂到我哋》:粤语诗韵中的存在之思与语言之惑

《〈谂到我哋〉:粤语诗韵中的存在之思与语言之惑》

文\/一言

在粤北韶城沙湖畔的静谧时光里,翻开《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树科的《谂到我哋》如一颗独特的明珠,散发着粤语诗歌独有的魅力与深邃的思考。这首粤语诗以其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关于“我哋”(我们)的存在与认知的哲学空间,引领读者在语言的迷宫中探寻存在的真谛。

一、语言的回环与存在的迷思

“谂唔谂,我哋嘟喺我哋;谂噈谂,我哋仲喺我哋?”开篇的两句,便以一种近乎诘问的语气,抛出了关于思考与存在关系的命题。“谂”即思考,诗人以反复的“谂”与“唔谂”构建起一种语言的回环结构,如同一个螺旋上升的思维阶梯,引导读者在思考与不思考之间徘徊。

这种语言的回环并非简单的形式重复,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它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讨论。巴门尼德认为,真正的存在是不变的、永恒的,而思考则是我们接近这种存在的途径。然而,在树科的诗中,思考似乎并没有改变“我哋”的存在状态,无论思考与否,“我哋嘟喺我哋”,这暗示着存在可能具有一种超越思考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紧接着“谂噈谂,我哋仲喺我哋?”又带来了一丝不确定性,仿佛思考在不断地冲击着存在的边界,让人对“我哋”的存在状态产生新的疑问。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看,这种语言的回环结构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被带入了一个思维的漩涡,不断地被诗人的问题所牵引,试图在语言的迷宫中找到关于存在的答案。这种语言的张力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存在和思考方式的深刻反思。

二、存在与认知的悖论

“我哋喺我哋;我哋谂唔喺我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存在与认知的悖论。“我哋喺我哋”是对“我哋”存在的一种肯定陈述,它简洁而直接地表达了“我哋”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事实。然而,“我哋谂唔喺我哋”则将思考引入了存在之中,引发了关于“我哋”是否真正等同于我们所认知的“我哋”的疑问。

这让我想起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通过思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认为思考是存在的一种可靠标志。但在树科的诗中,思考却似乎成为了一种干扰因素,让我们对“我哋”的存在产生了困惑。我们通过思考所认知的“我哋”,是否真的是“我哋”的本质?或者说,思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们对存在的认知?

这种存在与认知的悖论在诗歌中不断延续。“我哋喺我哋;我哋谂唔返我哋……”再次强调了思考与存在之间的冲突。我们试图通过思考回到“我哋”的本质,但却发现思考让我们离“我哋”越来越远。这就像是一个悖论,我们越是努力地想要理解自己,就越是陷入迷茫之中。这种悖论不仅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存在的复杂性和神秘性。

三、存在的迷失与回归

“我哋唔喺我哋;我哋谂番我哋……”这两句则展现了存在的迷失与回归的过程。“我哋唔喺我哋”描述了一种存在的迷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哋”似乎失去了自我,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整体。这可能是由于思考的过度介入,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让我们对“我哋”的存在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然而,“我哋谂番我哋”又暗示了一种回归的可能性。通过思考,我们或许能够重新找回“我哋”的本质,重新确立“我哋”的存在。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逍遥游”。庄子认为,人应该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到自然的本真状态。在树科的诗中,思考也可以成为一种回归的途径,让我们在迷失中找到自我,重新与“我哋”的存在建立联系。

从诗歌的结构来看,这种存在的迷失与回归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它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让我们明白了思考在存在中的双重作用:既可能让我们迷失,也可能让我们回归。这种对存在状态的深刻描绘,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哲学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

四、语言的循环与存在的永恒

“我哋谂嚟谂去;谂咗去,谂返嚟……”最后两句以一种循环的语言结构,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考在不断地来回往复,如同一个无尽的循环,而“我哋”的存在也在这循环中得以延续。

这种语言的循环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轮回观念。在佛教中,轮回是一种永恒的循环,生命在不断地生死转世中延续。而在树科的诗中,思考的循环也暗示了存在的永恒性。无论思考如何变化,“我哋”的存在始终存在,它超越了思考的局限,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

同时,这种语言的循环也体现了诗歌的一种韵律美。粤语独特的发音和节奏,与这种循环的语言结构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在耳边回荡,这种韵律美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哲学氛围中。

五、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

树科的《谂到我哋》作为一首粤语诗,充分展现了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粤语作为一种方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语法结构,它为诗歌的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这首诗中,粤语的“谂”“喺”“嘟”等词汇,不仅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也增添了诗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与普通话诗歌相比,粤语诗歌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灵活多样。它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发音和语法规则,营造出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氛围。例如,“谂嚟谂去”这种表达方式,在普通话中可能没有如此贴切的对应词汇,但在粤语中却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思考的反复和迷茫。这种语言的独特性使得粤语诗歌在文学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此外,粤语诗歌还承载着粤语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它反映了粤语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粤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粤语诗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粤语地区的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六、结论:在语言与存在之间探寻真理

树科的《谂到我哋》以其简洁而富有深度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关于存在与思考的哲学世界。这首诗通过语言的回环、悖论和循环,引发了读者对存在、认知和语言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也让我们明白了思考在存在中的双重作用。

作为一首粤语诗,它充分展现了粤语诗歌的独特魅力,为粤语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文学时代,粤语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体验和思考方式。

当我们沉浸在《谂到我哋》的诗意中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语言的迷宫,不断地在思考与存在之间探寻真理。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个确切的结论,而在于我们在探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正如诗人所言,无论思考与否,“我哋嘟喺我哋”,而思考则让我们在存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追寻那个更加真实、更加深刻的自我。

在粤北韶城沙湖畔的微风中,让我们带着对《谂到我哋》的思考,继续在语言的海洋中遨游,在存在的迷宫中探寻,感受诗歌所带来的智慧与启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