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134章 《从粤语乡音到天地哲思》

《大地嘅心》(粤语诗)

文\/树科

你嘅心,佢嘅心

我哋嘅心……

山嘅心,海嘅心

世界嘅心,日月可鉴……

热头东西,热晒物体

白玉盘古,圆润有冇……

天上地下自有道

我哋行行企企,谂谂睇睇……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6.15.粤北韶城沙湖畔

《从粤语乡音到天地哲思》

—— 论《大地嘅心》的诗性建构与哲学叩问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语境中,树科的粤语诗《大地嘅心》犹如一枚镌刻着岭南文化密码的青铜古币,以独特的方言肌理与深邃的哲学思辨,在诗歌的星河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粤语作为承载着千年岭南文化基因的语言载体,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能突破普通话诗歌的固有范式,展现出更为鲜活的地域生命力与情感张力。这首诗通过对 “心” 的多重解构与重构,将个体生命体验、自然宇宙观照与哲学终极思考熔铸一炉,构建起一个充满东方智慧的诗意空间。

一、粤语方言的诗性解码: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

粤语作为古汉语的 “活化石”,其独特的语音、词汇与语法体系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饶的土壤。《大地嘅心》开篇即以 “你嘅心,佢嘅心 \/ 我哋嘅心……” 的重复句式切入,“嘅” 字作为粤语中极具辨识度的结构助词,在这里不仅承担着语**能,更成为情感的延宕符号。这种看似口语化的表达,实则暗合《诗经》中 “重章叠句” 的抒情传统,通过语言的反复咏叹,将个体的情感体验推向集体意识的共鸣层面。

粤语词汇的运用在诗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热头”(太阳)、“白玉盘古” 等极具地域特色的表述,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惯性,使诗歌呈现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些粤语词汇的使用,不仅是对岭南文化记忆的唤醒,更是对诗歌语言本体的创造性拓展。在粤语的语境中,“热头东西,热晒物体” 一句,以直白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太阳普照万物的图景,既有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般的现实观照,又暗含着道家 “道法自然” 的哲学意蕴。

二、多维意象的哲学投射:从 “心” 到 “道” 的诗意嬗变

诗中 “心” 的意象贯穿始终,构成了诗歌的核心脉络。从 “你嘅心,佢嘅心 \/ 我哋嘅心” 的个体心灵,到 “山嘅心,海嘅心 \/ 世界嘅心,日月可鉴” 的自然之心,再到 “天上地下自有道” 的宇宙之道,“心” 的内涵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具象到抽象的层层递进。这种意象的嬗变,与中国传统哲学中 “天人合一” 的思想不谋而合。王阳明曾言 “心即理也”,在《大地嘅心》中,诗人通过对 “心” 的不断追问,试图探寻个体心灵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白玉盘古,圆润有冇” 这一意象的引入,将神话传说与哲学思考巧妙融合。盘古作为中国创世神话中的重要角色,象征着宇宙的起源与秩序。而 “白玉” 的温润质感与 “圆润” 的形态,则暗含着道家 “上善若水”“周行不殆” 的哲学智慧。这种将神话意象哲学化的处理方式,使诗歌在保持文学性的同时,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如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大量神话典故构建现代诗歌的精神荒原,树科通过对传统神话的创新性运用,为当代粤语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三、天地之道的诗性言说:在行走与凝视中抵达澄明之境

“天上地下自有道 \/ 我哋行行企企,谂谂睇睇” 作为全诗的收束之笔,将哲学思考推向了**。这里的 “道”,既是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的宇宙本体,也是庄子 “道通为一” 的万物法则。诗人以 “行行企企,谂谂睇睇” 的日常行为,消解了哲学概念的抽象性,使 “道” 的追寻回归到个体的生命实践之中。这种 “在行走中思考,在凝视中顿悟” 的生存姿态,与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所倡导的 “直面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诗的真谛” 不谋而合。

诗歌的空间架构在 “天上地下” 的宏大背景与 “行行企企” 的个体行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体现在空间维度上,更延伸至时间维度与哲学维度。诗人通过对天地之道的诗性言说,试图在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宇宙时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引导读者在诗歌的语言迷宫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四、粤语诗歌的当代突围: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生

在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浪潮冲击下,方言诗歌的创作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大地嘅心》的创作实践,为粤语诗歌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诗人在保持粤语语言特色的同时,巧妙融入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将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代生命体验相结合,实现了对粤语诗歌美学边界的拓展。

与北岛、舒婷等当代诗人的创作路径不同,树科选择从方言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在语言的 “根性” 中寻找诗歌的创新可能。这种创作取向,与韩东、于坚等诗人倡导的 “诗歌回到语言本身” 的理念遥相呼应,但又因粤语文化的独特性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大地嘅心》的出现,证明了方言诗歌在当代诗歌版图中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更能为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树科的《大地嘅心》以粤语为舟,以哲思为帆,在当代诗歌的海洋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航线。诗歌通过对语言、意象、哲学等维度的深度挖掘,构建起一个充满东方智慧与岭南风情的诗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个体心灵与宇宙万物相互映照,方言乡音与哲学大道彼此交融。这首诗不仅是对粤语诗歌创作可能性的一次成功探索,更是对当代人精神困境的一次诗意回应。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性的道路上,不应忘记从传统文化与地域语言中汲取养分,唯有如此,诗歌才能真正成为照亮人类精神家园的永恒之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