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164章 解构与重构的时空诗学

《噈当我哋喺博物》(粤语诗)

文/树科

宇宙,噈喺博物馆啫

我哋,嘟系喺内面嘅

你睇睇我

我睇睇你啲

出土古董……

有时灯光,有时熄火

阵间闪烁,阵间黑鼆鼆

噈系喺度

生生灭灭

灭灭生生……

大洋够大

海岸够长

浪漫情怀

浪潮咁嘅

浪前……浪后……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6.16.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重构》

——树科粤语诗《噈当我哋喺博物》的时空诗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版图中,方言写作始终是一片充满争议与魅力的飞地。树科的粤语诗《噈当我哋喺博物》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语言符号,构建起独特的诗歌美学体系。这首诗通过将宇宙隐喻为博物馆,人类喻为出土古董,在看似荒诞的意象组合中,暗藏对存在本质的深刻叩问。这种创作手法,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 “立象尽意” 的传统,又突破了现代汉语诗歌的常规表达,在方言与哲学的碰撞中,开辟出崭新的诗歌维度。

一、方言诗学:粤语符号的诗性重构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中保留古音古韵最多的语种之一,其独特的九声六调为诗歌创作带来丰富的音乐性。《噈当我哋喺博物》中,“噈”“啫”“嘟系” 等粤语口语词的频繁使用,赋予诗歌强烈的地域标识。这种语言选择并非简单的方言猎奇,而是对标准化汉语诗歌体系的自觉反抗。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言,“传统的大动荡表现为传统的断裂”,树科通过粤语的介入,打破了现代汉语诗歌固有的语言惯性,使诗歌回归口语的鲜活生命力。

诗歌首句 “宇宙,噈喺博物馆啫”,以近乎孩童般的直白陈述,将宏大的宇宙概念与日常化的博物馆并置。这种语言的反差感,恰似艾略特在《荒原》中运用的 “非个人化” 手法,消解了传统诗歌中对宇宙的神圣化书写。粤语中 “啫” 字的语气助词特性,更增添了诗句的随意性,使庄严的哲学命题在市井语言中获得新生。

二、意象迷宫:博物馆与古董的存在隐喻

诗中 “博物馆” 与 “出土古董” 的意象组合,构成了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精妙隐喻。博物馆作为收藏历史遗物的空间,天然带有时间凝固的特质。当诗人将宇宙比作博物馆,人类视为古董,实则是在解构线性时间观,将存在纳入永恒的陈列。这种隐喻与博尔赫斯笔下 “巴别图书馆” 的无限循环概念异曲同工,都试图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局限。

“你睇睇我 / 我睇睇你啲 / 出土古董”,这几句诗通过镜像般的人物互动,揭示了人类存在的荒诞性。正如萨特在《禁闭》中提出的 “他人即地狱”,诗中人物的相互凝视,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对视,更是存在层面的相互确证。当人类成为被观看的 “古董”,其主体性便在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中消解,暴露出存在的虚无本质。

三、光影哲学:明暗交替中的生命辩证法

“有时灯光,有时熄火 / 阵间闪烁,阵间黑鼆鼆”,这组关于光影变化的意象,构成了诗歌的哲学内核。光明与黑暗的交替,对应着海德格尔所说的 “存在的澄明与遮蔽”。灯光的闪烁恰似人类意识的觉醒与沉睡,而 “黑鼆鼆” 的黑暗状态,则隐喻着存在的本真面貌。

这种光影哲学在东方美学中亦有深厚渊源。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苏轼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诗意观照。树科通过粤语诗歌的形式,将这种东方智慧转化为现代语境下的存在之思,使传统哲学获得新的表达载体。

四、海洋意象:浪漫与无常的双重变奏

诗的后半部分引入 “大洋”“海岸”“浪潮” 等海洋意象,为诗歌注入浪漫主义色彩。然而,这种浪漫并非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与前文的存在之思形成辩证关系。“浪漫情怀 / 浪潮咁嘅 / 浪前…… 浪后……”,浪潮的起伏象征着情感的波动,同时也暗喻生命的循环往复。

海洋意象在诗歌史上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荷马史诗中的海洋是英雄的试炼场,波德莱尔笔下的海洋是自由的象征。树科的海洋意象更接近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对 “未完成” 的生命理解,它既是浪漫的载体,也是无常的见证。浪潮的 “浪前” 与 “浪后”,暗示着生命在永恒流动中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

五、诗学突破:方言写作的现代性意义

《噈当我哋喺博物》的创作实践,为当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全球化语境下,标准化语言对个体经验的遮蔽日益严重,方言写作的复兴成为抵抗同质化的重要手段。树科的粤语诗证明,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更是构建独特诗学体系的有效工具。

这种方言诗学的突破,与当代艺术中的 “在地性” 创作理念不谋而合。它要求诗人重新审视自身的语言资源,在本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正如诗人翟永明所说:“诗歌应该是一种个人化的语言炼金术。” 树科通过粤语的 “炼金术”,将日常口语转化为充满哲学张力的诗性语言,为当代诗歌开辟了新的审美路径。

结语

树科的《噈当我哋喺博物》以方言为舟,以哲学为帆,在当代诗歌的海洋中划出独特的航迹。这首诗通过对博物馆、古董、光影、海洋等意象的创造性运用,构建起复杂而深刻的存在之思。它既是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也是对现代性困境的回应。在方言写作日益边缘化的今天,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 在语言的差异性中,寻找存在的本真意义。这种探索,或许正是当代诗歌突破困境、重获生机的关键所在。

喜欢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