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868章 粤语诗《道德度嘅德》的诗学解构与哲学意蕴探析

《道德度嘅德》(粤语诗)

文/树科

道嘅道冇道

道嘅德有道

道嘅冇限

德有形容……

泉水有流

溪水有量

江河湖水有度

海洋岂会冇量?

头发咁多有单双

天高地厚有阴阳

金银珠宝杯中物

襟怀坦荡……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8.粤北韶城沙湖畔

粤语诗《道德度嘅德》的诗学解构与哲学意蕴探析

文/阿蛋

一、方言诗学的独特语境:粤语作为诗歌载体的美学价值

树科的《道德度嘅德》以粤语为创作语言,这一选择本身便构成了诗歌重要的诗学特质。粤语作为古汉语的 “活化石”,保留了大量中古汉语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特征,其九声六调的音韵体系为诗歌带来了普通话难以企及的韵律层次感。在诗学传统中,“言为心声” 的理念始终贯穿,而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精神载体,更能承载创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文化记忆。正如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诗之用,其人之遭遇是也。” 粤语于树科而言,既是生长环境的语言印记,更是表达对 “道”“德” 等哲学命题思考的天然媒介。

诗歌开篇 “道嘅道冇道” 一句,便充分展现了粤语词汇的精妙。“嘅” 作为粤语中常用的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 “的”,但其发音轻柔婉转,置于 “道” 与 “道” 之间,形成了语音上的停顿与延宕,使得 “道” 的重复不再单调,反而产生了类似佛经 “般若波罗蜜多” 般的语音循环感,让读者在反复吟咏中进入对 “道” 的哲思语境。而 “冇” 字作为粤语特有的否定词,相较于普通话的 “没有”,更具简洁性与力度,“道嘅道冇道” 七个字,以极简的语言构建出 “道可道,非常道” 的哲学张力,既呼应了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又通过方言的独特表达赋予其全新的诗学内涵。

二、意象体系的构建:从自然物象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诗歌的第二小节以 “泉水有流 / 溪水有量 / 江河湖水有度 / 海洋岂会冇量?” 构建了一组层次分明的自然意象,这组意象不仅在空间维度上呈现出由小到大的递进关系,更在哲学维度上完成了从 “有限” 到 “无限” 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对 “度” 与 “量” 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在中国传统诗学中,自然意象始终是诗人寄托情志的重要载体,《文心雕龙?物色》中便有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的论述,树科对水意象的运用,正是通过自然物象的 “形”,传达出哲学思考的 “神”。

“泉水有流” 中的 “流”,强调的是水的动态特征,泉水作为源头之水,其 “流” 是生命的开端,象征着 “道” 的发端;“溪水有量” 中的 “量”,则开始对水的形态进行量化界定,溪水相较于泉水,范围更广,但其 “量” 仍处于可控的范畴,对应着 “德” 的规范性;“江河湖水有度” 中的 “度”,进一步提升了哲学层次,“度” 不仅包含 “量” 的含义,更蕴含着 “适度”“节制” 的价值判断,这与儒家 “中庸之道” 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言 “过犹不及”,江河湖水的 “度”,正是对 “中庸” 理念的诗化表达。而最后一句 “海洋岂会冇量?” 以反问的句式打破了前文对 “量” 与 “度” 的界定,海洋作为水的终极形态,其 “量” 是无限的、不可丈量的,这又回归到老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的哲学境界,完成了从 “有限之德” 到 “无限之道” 的升华。

这种意象的递进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张力。泉水、溪水、江河湖水的 “有流”“有量”“有度”,是对 “德” 的具体诠释,体现了 “德” 的规范性与有限性;而海洋的 “冇量”,则是对 “道” 的终极追问,展现了 “道” 的无限性与超越性。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正如《道德经》中 “道生之,德畜之” 的论述,“道” 是万物的本源,具有无限性,而 “德” 是 “道” 在具体事物上的体现,具有有限性,树科通过水意象的层层递进,将这一抽象的哲学关系转化为可感的诗意图景,实现了 “理” 与 “情” 的完美融合。

三、哲学命题的诗化表达:“道”“德”“度” 的辩证关系探析

诗歌的标题《道德度嘅德》直接点明了核心命题 ——“道”“德”“度”,这三个概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阐释的哲学体系。在传统哲学中,“道” 与 “德” 的关系始终是核心议题,老子《道德经》开篇便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将 “道” 界定为超越语言与概念的终极存在,而 “德” 则是 “道” 的体现,《管子?心术上》中 “德者,道之舍” 的论述,便明确了 “德” 是 “道” 的载体。树科的诗歌,正是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引入 “度” 的概念,构建了 “道 — 德 — 度” 的三元辩证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