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856章 多维视野下的存在之思

《n维嘅波粒二象性》(粤语诗·组诗)

文/树科

《哲学嘅波粒二象性》

睇到嘅存在喺度

猫哈,狗哈

粒哈……

冇睇,唔睇,睇唔到

啱啱瞓醒咗散步

噈话喺沐浴晚霞……

《科学嘅波粒二象性》

睇到咗,噈有咗

猫哈,狗哈

生生猛猛……

睇唔到,冇有睇

噈猜测嘅概率啦规律啦

咪浪费意识嗱……

《政学嘅波粒二象性》

睇唔睇,睇报告

报唔报告嘟唔喺梗紧要

至紧噈方向同目标……

黑白,真假,性质

喺二元嘅认识论呢度吧

粒睇成咗**……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6.粤北韶城沙湖畔

多维视野下的存在之思

—— 赏析树科粤语组诗《n 维嘅波粒二象性》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版图中,方言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肌理与文化根系,为诗歌表达开辟了别样的天地。树科的粤语组诗《n 维嘅波粒二象性》,以 “波粒二象性” 这一现代物理学核心概念为经纬,串联起哲学、科学、政学三个维度的思考,在粤语特有的韵律与语境中,完成了一次对存在本质、认知边界与社会现实的深度叩问。这首组诗不仅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更以方言为桥梁,让深邃的理性思考与鲜活的生活感知实现了奇妙的融合,为当代诗坛提供了极具创新性与思想性的文本范例。

一、哲学维度:存在与感知的辩证之舞

《哲学嘅波粒二象性》作为组诗的开篇,直指哲学的核心命题 —— 存在与感知的关系。诗中以 “睇到嘅存在喺度” 开篇,用粤语中最朴素的 “睇”(看)这一动作,将抽象的存在论问题具象化。“睇到” 即感知到,“存在喺度” 即存在在此,这种直白的表述看似简单,却暗合了西方哲学史上从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到海德格尔 “此在” 的思想脉络。贝克莱认为,事物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知,若无人感知,事物的存在便无从谈起;而海德格尔则强调 “此在”(Dasein)的特殊性,即人通过自身的生存活动与世界发生关联,从而揭示存在的意义。树科以 “睇到嘅存在喺度” 短短六字,便将这两种看似迥异却又内在相通的哲学观点浓缩其中,展现出诗人对西方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凝练表达。

诗中紧接着列举 “猫哈,狗哈,粒哈……”,以 “猫”“狗” 这些具体的生物,与 “粒” 这一抽象的粒子概念并置,形成了具象与抽象的鲜明对比。“哈” 在粤语中可作为语气词,带有轻微的感叹意味,此处的重复使用,不仅赋予了诗句节奏感,更暗示了无论是具体的生命体还是抽象的物理概念,其存在的确认都与 “睇” 这一感知行为息息相关。这种并置打破了传统哲学中对 “存在” 的单一界定,既承认了具体事物的感性存在,也不否认抽象概念的理性存在,体现出一种多元的存在观。

而 “冇睇,唔睇,睇唔到” 则从反面进一步探讨感知与存在的关系。“冇睇” 是没有看,“唔睇” 是不愿意看,“睇唔到” 是看不到,这三种不同的感知状态,对应着存在被遮蔽的三种不同情况。“冇睇” 是偶然的未感知,“唔睇” 是主动的拒绝感知,“睇唔到” 则是因认知能力限制而无法感知,三者层层递进,全面地展现了感知的局限性。正如康德所言,人对世界的认知受到先天范畴的限制,总有一些事物超出了人的感知能力范围,成为 “物自体”,无法被完全认知。树科在此处正是以粤语的口语化表达,道出了康德哲学中 “物自体不可知” 的深刻命题,让深奥的哲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

诗的结尾 “啱啱瞓醒咗散步,噈话喺沐浴晚霞……”,则将哲学思考拉回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啱啱瞓醒咗”(刚刚睡醒)是一种混沌初开的状态,“散步” 是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沐浴晚霞” 则是对美好景象的感知。在这种日常情境中,“存在” 不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与 “散步”“晚霞” 这些具体的生**验紧密相连。诗人以这种方式暗示,存在的意义并非只存在于高深的哲学思辨中,更蕴含在平凡的生活感知里。这种从抽象到具象的回归,不仅让诗歌的哲思更具温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 “知行合一”“体用不二” 的思想精髓 —— 认知与实践、本质与现象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科学维度:认知与规律的博弈之思

如果说《哲学嘅波粒二象性》探讨的是存在与感知的宏观关系,那么《科学嘅波粒二象性》则将视角转向了科学认知的微观领域,聚焦于 “波粒二象性” 这一物理学概念本身,展现了科学认知过程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