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832章 (粤语诗)《玩嘢》赏析

(粤语诗)《玩嘢》赏析

文\/袖子

《玩嘢》一诗以粤语方言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充满哲学思辨的语言迷宫。诗人树科通过看似简单的日常用语,实则暗藏玄机,将存在主义命题与岭南文化特有的游戏精神熔于一炉。这种语言实验让人想起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语言游戏理论,方言在此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成为思维方式的具象化呈现。

开篇两句\"世界唔单止喺??嚟睇嘅\/啲嘢冚唪唥嘟喺畀嚟玩嘅\"即颠覆传统认知框架。诗人将\"看\"与\"玩\"这两个动作并置,暗合庄子\"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哲学观。粤语特有的\"??\"字既有\"拿取\"的实指,又隐含\"理解\"的虚指,这种语义的模糊性恰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之家\",方言词汇成为承载存在思考的最佳容器。

诗中反复出现的\"道度心\"三字构成递进式哲学追问。\"道,点??点睇噈喺嗰度\"化用《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的悖论,却以市井口语消解其神圣性。这种解构手法令人联想到罗兰·巴特对日常神话的祛魅,诗人用\"玩\"的姿态完成了对终极真理的戏谑式叩问。第二段\"度\"字的双关运用尤为精妙,既是空间量词又暗指佛家\"度化\"之意,在\"边嗰畀边嗰玩\"的循环诘问中,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彻底模糊。

最耐人寻味的是\"心\"字的出场方式。诗人用\"畀噈畀啦玩噈玩?\"的俚俗表达,实现了从形而上思辨到生命直觉的转换。这种表达方式与禅宗\"饥来吃饭困来眠\"的机锋异曲同工,将深奥的哲学命题还原为生活本真。末尾\"谂\"字引领的思维漫游,通过\"嗰度,边度,呢道……\"的空间跳跃,构建出类似《华严经》\"因陀罗网\"的互涉境界。

从诗学传统看,此诗延续了岭南\"竹枝词\"以俗为雅的传统,又注入现代解构思维。诗人刻意保留粤语特有的语气词\"?嘟\",使文本在哲学深度之外葆有鲜活的生活质感。这种创作实践恰如钱钟书所言\"理之在诗,如水中盐\",将抽象的形上思考溶解在方言的肌理之中。

在当代诗歌语境中,《玩嘢》提供了一种方言写作的范式。不同于简单的地方风情展示,诗人将粤语提升为思辨媒介,每个方言词汇都成为打开哲学迷宫的密钥。这种创作路径让人想起庞德通过中文意象重构现代诗的尝试,但树科的创新在于完全扎根母语思维,使方言不再是书写对象而成为思维本体。

该诗最震撼处在于其揭示的认知悖论:当我们用\"玩\"的态度面对世界时,\"玩\"本身就成为最严肃的生存姿态。这种悖论式表达与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荒诞感相通,但诗人用粤语特有的市井智慧将其转化为充满烟火气的生命顿悟。在全球化语境下,这种扎根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写作,为汉语诗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从接受美学角度观之,非粤语读者可能面临语言障碍,但正是这种障碍创造了特殊的审美距离。如同阅读策兰的德语诗,陌生化效果反而强化了哲学思考的纯粹性。诗中\"畀\/玩\"的辩证关系,既是对岭南\"叹世界\"生活哲学的提纯,也是对海德格尔\"此在\"概念的方言诠释。

《玩嘢》的文本结构暗合周易\"简易变易不易\"之理。表面看是童谣般的语言游戏,深层却构建起严密的思辨体系。诗人通过方言的音韵特质(如押韵的\"度道\"),在语音层面就实现了哲学概念的相互映照。这种\"声义互训\"的手法,令人想起钱穆论述的中国文字\"形声相益\"的特质。

该诗对当代诗学的启示在于:方言写作的出路不在民俗展览,而在激活其思维潜能。树科证明粤语完全可以承载最精微的哲学思考,且因其语法弹性(如省略主语的自由)反而比普通话更贴近思辨的本质。这种语言自信对陷入工具理性困境的现代汉语诗歌,不啻为一剂醒脑良方。

结尾处的省略号构成精妙的开放结构,将读者抛入无尽的思维回旋。这种处理方式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异曲同工,提醒我们: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对日常用语的重新发现中。当诗人用\"呢道……\"收束全篇时,实际上开启了一个更大的哲学场域——就像禅宗的\"当下即是\",在最接地气的方言里照见最深邃的宇宙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