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 > 第793章 地域声韵中的边城图景

《边城》(粤语诗)

文/树科

清水江,拉拉渡

小河湾湾

你企喺嗰度

我噈揿揿

靓靓嘅风光……

鸡鸣三省

一脚踩三船

三唔管酒店

生意红红火火

呵呵呵,哈哈哈……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1.湘省清水江畔

地域声韵中的边城图景

—— 树科粤语诗《边城》赏析

文/阿蛋

在当代地域诗歌创作中,方言诗歌以其独特的语音肌理与文化承载,成为连接地域记忆与文学表达的重要纽带。树科的粤语诗《边城》,以湘省清水江畔的地域风貌为书写对象,用粤语特有的声韵节奏,将边城的自然景致与市井烟火凝练成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诗行。这首仅十二句的短诗,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 “以小见大” 的审美传统,又融入了当代方言写作的鲜活气息,在 “清水江”“拉拉渡” 的具象勾勒与 “鸡鸣三省”“三唔管酒店” 的地域叙事中,构建出一幅兼具诗意与生活质感的边城画卷。本文将从方言诗学价值、意象系统建构、地域文化表达三个维度,对这首诗歌进行深入赏析,探寻其在语言形式与内容意蕴上的双重审美价值。

一、方言诗学:粤语声韵的审美张力与文化认同

方言诗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突破了普通话诗歌的语音规范,以地域语言特有的声、韵、调,构建出独属于某一地域的审美空间。《边城》作为一首粤语诗,其首要的诗学特质便体现在对粤语语音系统的精准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声韵美感与文化认同。

粤语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语音特征,如入声字的完整存在、声调的复杂性(九声六调)等,这使得粤语诗歌在节奏韵律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边城》开篇 “清水江,拉拉渡 / 小河湾湾”,便充分利用了粤语的声调与叠音词优势。“江”(gong1)、“渡”(dou6)在粤语中分别为平声与仄声,一扬一抑的声调变化,模拟出清水江水流的起伏与拉拉渡往返的节奏;“湾湾”(waan1 waa n1)作为叠音词,在粤语中读来轻柔绵长,既呼应了 “小河” 的蜿蜒形态,又以语音的绵延感营造出边城宁静舒缓的氛围。这种 “声形合一” 的表达,正是方言诗歌超越普通话诗歌的独特之处 —— 它无需借助复杂的修辞,仅通过语言自身的语音特征,便能实现对事物形态与情感氛围的精准传达。

更值得关注的是,诗歌中粤语口语词汇的运用,如 “你企喺嗰度”(你站在那里)、“我噈揿揿”(我就按一按)、“三唔管”(三不管)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更构建了一种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企”(站立)、“喺”(在)、“嗰度”(那里)、“噈”(就)等词汇,是粤语区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表达,当这些词汇出现在诗歌中时,便形成了一种 “对话式” 的审美效果 —— 仿佛诗人并非在远距离地描绘边城,而是以一个本地人的身份,用熟悉的方言与读者交流,这种亲切感是普通话诗歌难以企及的。正如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边城》中的粤语词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湘粤交界地域文化的载体 —— 它承载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与情感表达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瞬间进入 “边城人” 的生活语境,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诗歌结尾的 “呵呵呵,哈哈哈……”,以纯粹的拟声词收尾,在粤语中,这种笑声的发音更为爽朗开阔,既符合 “生意红红火火” 的热闹场景,又以口语化的表达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典雅范式,展现出边城民众质朴、乐观的生活态度。这种 “以俗为雅” 的审美追求,与宋代杨万里 “诚斋体” 的 “口语入诗”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曾以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的口语化诗句,打破了江西诗派的艰涩诗风;而树科则以粤语口语入诗,打破了当代诗歌过于追求 “书面化”“精英化” 的局限,让诗歌回归生活本真,这正是《边城》在方言诗学层面的重要价值 —— 它证明了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 “活化石”,更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资源,能够为诗歌注入新的生命力。

二、意象建构:自然与市井的双重图景及其象征意蕴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诗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边城》虽篇幅短小,但通过 “清水江”“拉拉渡”“鸡鸣三省”“三唔管酒店” 等意象的精心选择与组合,构建出自然与市井交织的双重边城图景,并赋予这些意象丰富的象征意蕴,实现了 “以象表意” 的审美效果。

诗歌的前半部分,以自然意象为主,描绘了边城宁静优美的自然风貌。“清水江” 作为核心自然意象,既是地域的地理标识(湘省清水江为沅江支流,流经湘黔桂交界地带),又具有象征意义。“清” 字不仅描绘了江水的清澈,更暗示了边城的纯净与质朴 —— 在现代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样一条 “清水江”,象征着未被过度商业化侵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诗人对 “诗意栖居” 的向往。“拉拉渡” 作为依附于清水江的人文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自然图景的内涵。拉拉渡是西南地区江河上常见的渡运方式,无需船夫划桨,只需乘客拉动绳索便能实现渡运,这种原始而简便的交通方式,既体现了边城民众的智慧,又以 “往返拉动” 的动作,象征着边城生活的循环往复与宁静安稳。“你企喺嗰度 / 我噈揿揿” 两句,以人物的细微动作融入自然图景中 ——“你” 与 “我” 的互动,没有激烈的情感表达,只有 “企”(站立)与 “揿揿”(按动)的轻柔动作,这种 “于无声处见真情” 的表达,让自然图景不再是单纯的风景描绘,而是充满了人文温度,仿佛清水江与拉拉渡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边城人情感交流的见证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