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 第3章 今生

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第3章 今生

作者:秋清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32:40

五姓七望……

南北朝以来,这片土地上最顶级的门阀世家。

而说到底,这些门阀世家都起于军权。

而陇西李氏从秦朝以来,尤其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时候。

在那个汉儿最黑暗,中原汉儿五千万,半被涂灭半当粮,夕则奸淫旦则烹食。

北方的汉儿被异族当成了两脚羊,生?煮食留白骨,胡儿嚼骨声声脆……

陇西李氏还有与胡人作战百年的乞活军,用手里的刀枪,以自己和胡人的鲜血。

告诉了胡人,汉儿不是没有杀胡儿的人。

这个时代的北方汉人,尤其是大家族。

能够生存下来,并且愈发的壮大,哪家不是卑躬屈膝?

他们忙着嫁女儿联姻,忙着从百姓手中抢土地,忙着壮大自己。

而汉人重新崛起后,他们又宣称自己是汉人正统……

这也就是衣冠南渡的汉人家族,看不起北方世家的原因。

真正的汉人家族,要不就衣冠南渡了。

要不就隐居山林,消亡于林莽。

但是陇西李氏例外,这个五姓七望中的陇西李氏,靠的是手里的铁枪立足。

陇西李氏家族里的人,就算是和衣冠南渡的纯正的汉人家族对骂,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大声说:“五胡乱华的时候,你们在哪里?为什么要逃跑?”

这也就是李渊死皮赖脸也要说自己,出自陇西李氏的原因。

陇西李氏,祖上起源于秦朝大将李信。

赵郡李氏,则是起源于武安君李牧。

而李渊这一支,不属于这两支。

而李靖,却是出自陇西李氏五房旁支。

陇西李氏刚刚开始就大力支持的李密,则是出自辽东李氏。

在李密投降了李渊以后,加上关陇豪族,和五姓七望其他的几家,选择了李渊以后。

陇西李氏没有办法,出于各种考量,也就承认了李渊的说法。

其实到底是怎么回事,各大世家的族谱都记录的清楚明白。

尤其是孔,颜两家,把各大家族的来龙去脉都记录的很完整。

五姓七望,是看不起李渊的。

就算是李渊做了皇帝也一样。

五姓七望等世家门阀,认为李唐皇族是鲜卑族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汉人。

(pS: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就是鲜卑人。

而李二的皇后,姓长孙。

作者之所以要作说明,就是想说:这只是一本小说,大家不必要较真,也不必对照现实历史。)

五姓七望也不愿意和李唐皇族结亲,面对李渊,李二这对父子的求亲,五姓七望都是一口拒绝。

而李俊,看不起李渊父子的原因很简单。

李渊起兵开始就和突厥人结盟,而且还是君臣关系。

是的,李唐是臣,突厥是君。

并且还说好了,突厥人派兵帮助李渊争天下。

打下来的土地归李唐,土地上的财物,人口归突厥。

(真实的历史,资料可查。)

现在李二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距离李唐建立,快十年时间了,依然是突厥人的臣属,直到李二灭了东突厥

而这也是这次突厥人,发兵攻到了长安城附近的理由。

颉利可汗认为作为李唐的君父,有权利干涉李唐皇位继承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有机会,突厥人重新入主中原也不是不行。

最少突厥人到大唐抢掠,也不是一次两次不是。

来到了唐朝十几年的李俊,从家族记事里,知道了许多后世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历史。

而且后世的时候,初中毕业的他没有了政府的补贴后,为了生存就没有再继续读书。

他知道的历史,大多也就是读书时候的课本。

和电视剧里,不能算历史的历史剧里知道的。

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唐朝,李俊也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

陇西李氏三房,算得上是当下的奇葩。

家主血脉到了他这一代,竟然只剩下他这么一个独苗苗。

但凡一个小家族,哪个人要是只有三两个子孙,都会让人觉得不孝了。

平民百姓人家,也绝对不会只有一两个孩子。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的时代。

野兽比人还多,狼见到了人,都只会冷冷的看着你,而不是逃跑。

小娃娃稍微不注意,在家里都有可能被狼叼走。

医疗技术也极度不发达,随便一个伤风感冒,都能要了一个壮汉的命。

就连皇子公主的夭折率,都高的吓人。

因为三房族长血脉只剩下一个独苗苗。

几十万族人对于他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原本搬迁到了长安城附近,泾阳县的这一支。

两百多年前因为子嗣的原因,小宗变大宗,成为三房的族长。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使得许多人都对三房虎视眈眈。

在李俊成长的这十几年,三房表现的很低调。

但是遇事就炸毛,就是为了等他长大。

事实上陇西李氏上下六房,和人干仗一点都不虚,动脑子就不行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政治敏感度不够。

这一点从五房的李靖身上,就很能说明问题。

可怕的是上代的领头羊死的早,这代的领头羊又还在成长。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二岁的李俊,弄出来后世的东西,族人们都这么开心的原因。

挣钱什么的大家不看重,族人们开心是因为自己的头领,表现出的和世人不一样的聪明。

半年前李俊回了一趟老窝固原城,正式接手了三房族长的大权。

二十天前,李二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坐上了皇帝宝座的李二,为了得到陇西李氏上下六房的支持。

把李俊永安郡公的爵位,提高了两级。

现在的李俊,由原来的二品永安郡公,成了一品的永乐郡王。

食邑八百户,也变成了食实邑一千五百户。

这两者之间虽然只相差一个字,却有很大的区别。

食邑的意思只是代表,可以享受封地赋税供养,但是没有管辖权。

赋税由朝廷收上来,然后算作食邑者的俸禄。

而食实邑,则是代表封地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被封者自行处理。

也就是说封户,完全归属于受封者。

李俊不在乎这些,他在泾阳的七个庄子,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就不下五万人。

老窝的族人就更多了,少说也不下五十万族人。

固原方圆百里,都是他的。

这次他从老窝回泾阳庄子,知道突厥人会入侵大唐。

特意带了三万壮奴,以及上三房大房,二房派出来,送他回泾阳的两万人。

李俊还调动了泾阳七个庄子里的两万人,合计七万壮奴,围杀两万多抢劫的西路突厥骑兵。

李俊没有想过要调动整个陇西李氏上,下六房,为李二的江山和突厥人死拼。

他只是想抢突厥人一把,为了突厥人的战马。

也顺便把突厥人抢走的青壮男女,和各种工匠重新抢回来。

李俊更没有想过把抢到手的这些人和财物,重新交还给朝廷。

尤其是地位极其低下的各种工匠。

李俊认为自己是凭实力抢的,凭什么还给你?

黑虎旗下,李俊虽然面无表情看着下面十万人厮杀。

但是浓重的血腥味,和四肢乱飞,人嘶马叫的战场。

还是让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的李俊,忍不住的就想吐。

他端坐在铺着一张完整白色虎皮的藤椅上,手上几乎透明的白瓷杯都要被他捏碎了,却不见他喝一口。

李俊用了很大的毅力,才忍住了没有吐出来。

李俊知道想要在这个吃人的时代,好好的活下去,就必须面对现实。

他身边的侍女,血卫,以及二十一姓家生子护卫,总是有意无意的挡住他的视线。

李俊很无奈,这些人总是把他当瓷娃娃,生怕磕着碰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