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 第206章 纸上谈兵

五姓嫡脉:躺赢大唐 第206章 纸上谈兵

作者:秋清逸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32:40

妞妞一直以来都像优雅的大家闺秀,给她称重也是没有任何波折。

“哟豁,咱们家妞妞六百零六斤,很吉祥的数字。

妞妞乖哈,快起来了,我们再称一下胖丁。”

李俊话才说完,妞妞就优雅的站起来,它来到主人身边,像小猫一样的蹭蹭主人的大腿。

小家伙知道自己的体型,小心翼翼的的怕把主人蹭倒。

李俊这老父亲的心哟,都快被妞妞懂事的样子萌化了。

李俊每次都会被撒娇的胖丁,靠一下都会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千斤重物压在腿上一样,不后退一两步他都觉得自己会被压得坐地上一样。

李俊每次都是会下意识的用手推开胖丁,同时后退一两步。

这一切皮小子一样的胖丁都没有什么反应,乖巧的妞妞却是细心的观察到了这些,向主人撒娇的时候便十分的注意这些细节。

李俊心里那叫一个百感交集,终于明白为什么老父亲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态度上,会有根本上的不同了。

他转过身来,一巴掌就拍在笑得虎脸都已经不能看了的胖丁大脑袋上。

诶,皮小子的心思可能就是不一样,胖丁反而觉得自己主人拍自己脑袋,是喜欢自己的表现……

李俊看着吐着舌头笑得虎眼都看不见的胖丁,心里忍不住的吐槽:“这货这么傻,跟谁学的?反正不是我……”

胖丁不用看也知道比妞妞重,但是六百六十八斤半的胖丁,还是让李俊有点恍惚。

他好像记得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份统计,说世界上最大的老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雌性虎平均体重约100~167千克,雄性约180~307千克,身长2.3米左右。

可是自己养的两只老虎,似乎,可能,大概是两只二十一世纪已经绝迹了的华南虎诶。

李俊似乎是隐约的记得,前世在什么纪录片上看到过,野外极度危险,这个时代泛滥成灾的华南虎的体重雌性约100~115千克,雄性约130~167千克。

现在看来自己养的两只老虎,却是东北虎(西伯利亚虎)无疑了。

想当初青衣娘子刚养它们的时候,两只老虎还是没断奶的小狗那般大,不知不觉中它们已经长成了大老虎。

平时也不觉得怎么样,自己习惯了几只毛孩子在身边捣乱,并没有觉得它们有多大的变化。

这可能像天下间的父母一样,成天都看着自己的孩子,很难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变化。

而不经常见到孩子的亲朋好友,过一段时间看到孩子,能很清楚的发现才一两个月没有看到的孩子身上,那惊人的变化。

李俊正想感慨一句:逝者如斯夫。

抱住他大腿的阿宝,让李俊才想起来自己刚刚要干嘛来的,捅咕几下大熊猫,便开始给它称重。

“哦豁,我们家阿宝三百八十八斤,阔以嘛,没有浪费吃的东西。

好了,你们都去洗澡,要不然不许进我的卧室。”

好家伙,不是说大熊猫的体重,雄性一般在85~125千克,雌性70~100千克左右的吗?

阿宝这个家伙快四百斤了,感觉还会长大的阿宝,以后达到五百斤都可能。

李俊心里十分的开心,自己是会养宠物的,一个个都养的好极了。

李俊任由贴身侍女帮自己净手,崔氏一句:“俊儿今天晚上要早点休息,娘亲回院子里打几把麻将先,小家伙们也跟着我一起去我院子里。”

李俊等娘亲带着一群爪牙,浩浩荡荡的回自己的院子后,便来到了书房。

李俊等白七娘在沙盘上,用各色小旗子标注好敌我双方的态势,才从墙上挂着的巨大的西域地形图上移开目光。

李俊接过大总管罗七娘子递过来的香烟,玉石过滤嘴冰凉的手感,让他回过神来。

李俊猛地吸一口烟,对于现在的战事,他无能为力。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

这并不是说领兵在外的将军跋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核心含义是:

将领在前线指挥作战时,因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必机械遵循君主远在后方的指令,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断。

这句话强调战场自主权:古代通讯不便,后方难以实时掌握战局,需赋予将领临机处置权,避免因教条执行命令而错失战机。

同时也体现权责统一:将领需对作战结果负责,因此必须拥有根据实际调整策略的权力,这是战争规律的客观要求。

这一切都是源于实战经验:此话最早出自《孙子兵法·九变》,后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原则,被历代兵家推崇。

李俊知道自己不会打仗,如果由自己全权指挥这次战争,他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纸上谈兵。

李俊知道自己比不上赵括,人们对赵括的传统印象:纸上谈兵的失败者。

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熟读兵书却缺乏实战经验,长平之战中取代廉颇为主将,因机械套用理论、不察敌情,导致赵军惨败(秦军坑杀赵卒约40万)。

后世以“纸上谈兵”讽刺空谈理论、脱离实际之人,赵括成为典型反面教材。

赵括为名将赵奢之子,自幼学习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史记》),并非完全无才。其父赵奢曾评价他“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指出其缺乏对战争残酷性的敬畏,但未完全否定其能力。

长平之战中,赵国因国力耗尽(“秦赵相拒长平,而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被迫决战。

赵括可是在粮草断绝、君主强令出击的被动局面下参战,非完全因个人指挥失误导致失败。

秦军主帅白起为战国名将,采用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的战术,赵括在被围断粮四十六日的绝境中,仍能“组织士兵四路突围”

(《史记》:“括出锐卒自搏战”),最终战死沙场,并非完全怯懦无能。

而赵国决策层(如孝成王)误信秦国反间计、临阵换将,以及后勤崩溃等因素,均是战败的重要原因,赵括为结果背锅的成分较大。

赵括作为首次独立指挥大战的将领,在极端不利条件下坚持抵抗数月,且战死不降,体现了军人气节,其失败更多是制度与战略的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