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90章 攻占太百家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第90章 攻占太百家

作者:中龙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32:21

缅甸北部,新平洋,1943年11月。

中印公路终于修通至这个前线枢纽,第一批运输车队扬起漫天尘土,将宝贵的物资运抵前线。站在刚刚建成的临时指挥所外,李锦注视着这条被称为“生命线”的道路,脸上露出难得的欣慰。

“总司令,公路通车后,我们的补给压力大大减轻了。”参谋长陈瑜报告道,“每天可运送物资量增加了三倍,特别是燃油和重炮弹药。”

李锦点头:“很好。日军第18师团在于邦家遭受重创,正是我们乘胜追击的时候。”他转身走向指挥所内的沙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现在肯定在重新部署兵力,我们不能给他喘息之机。”

指挥所内,各军军长和直属部队指挥官已经等候多时。见李锦进来,所有人立即起身敬礼。

“诸位,”李锦开口,声音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于邦家之战证明了我军的实力,但日军第18师团主力尚存。田中新一那个老狐狸正在孟拱河谷加紧布防,我们必须趁胜追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

他拿起指挥棒,指向沙盘上的目标:“下一步,我们要夺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控制胡康河谷北部。部署如下:新一军为左翼,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新二军为右翼,负责进攻大洛;第七军作为战役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扩大战果;集团军直属部队提供全方位支援。”

他特别强调:“这次作战,各直属部队要充分发挥作用,我要强调的是各兵种协同。炮兵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的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要确保战场信息单向透明;特种部队要深入敌后破坏和侦察;工兵部队要保障交通线畅通;后勤部门要确保弹药粮秣供应。这是一场现代化战争,任何环节都不容有失。”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立即表态:“我部已经完成休整和补充,官兵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击。新一军保证完成任务!我计划以新30师为左路,新38师为中路,50师为右路,三路并进,相互策应。”

李锦点头赞许,随即转向其他将领:“此次作战,集团军直属部队将全力配合前线。周振邦的炮兵司令部已经在前沿建立了三个炮兵群;林修远的电子战部队会全程干扰日军通讯;王大山的特种部队已深入敌后,开始破坏日军补给线和指挥系统。”

新二军军长沈德威接着说:“我部在大洛方向将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压缩日军防御空间。”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道:“装甲部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只等总司令一声令下。”

会议结束后,李锦单独留下直属部队指挥官们。

炮兵司令周振邦首先报告:“我重炮师已经前移至新平洋附近的新阵地,射程可覆盖太白家和大洛地区。反炮兵雷达连增加了两套新设备,可以更精确地定位日军火炮位置。”

电子战司令林修远接着说:“我们监听到日军第18师团正在更换密码本,但我们的破译小组已经掌握了他们的编码规律,预计24小时内就能破解新密码。”

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报告:“多支特种小队已经潜入敌后,开始对日军补给线和通讯设施进行破坏。”

李锦满意地点头:“很好。这次作战,我要你们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让日军陷入看不见、听不见、打不准的困境。”

与此同时,在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师团长田中新一中将正对着地图发愁。

“于邦家的失败是耻辱!”他对参谋们怒吼道,“长久竹郎那个蠢货,一个联队竟然在三天内就全军覆没!”

参谋长武田贞雄大佐谨慎地说:“师团长阁下,支那军这次作战方式与以往完全不同。他们拥有大量重炮和战车,而且战术协同非常出色。”

田中冷哼一声:“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美国人的援助。但我们皇军有武士道精神,有百战百胜的意志!”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和大洛:“这两个据点必须守住。太白家控制着通往孟拱的道路,大洛则是胡康河谷的门户。命令第55联队守太白家,第56联队残部与第114联队一个大队守大洛。”

“支那军于邦家之战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火力和机动能力,”田中对着参谋们说,“但他们犯了兵家大忌——分兵进攻。这是我们重创他们的好机会。”

参谋长濑尾少将点头附和:“师团长阁下高见。我们已经在大白家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第55、56联队残部与新调来的第114联队形成了梯次配置的防御体系。”

田中走到地图前,指着太白家周边地形:“这里山峦起伏,丛林密布,支那军的装甲部队难以展开。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层层阻击,消耗敌军有生力量,然后伺机反击。”

他转身命令:“立即给各部下达作战指令:第一线部队要顽强抵抗,最大限度地杀伤敌军;第二线部队做好反冲击准备;炮兵要集中使用,重点打击支那军的集结地和交通线。”

武田犹豫道:“阁下,第55联队在于邦家作战中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兵力,是否需要增援?”

田中摇头:“没有增援了。南方军司令部把兵力都调去对付英帕尔的英军了。告诉他们,为天皇尽忠的时候到了!”

然而田中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切部署都在中**队的监视之下。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已经破译了日军大部分通讯密码,日军的调动和部署几乎透明地展现在中**队面前。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回到指挥部后,立即召集各师师长部署任务。

“总司令命令我部兵分三路进攻太白家,”孙立人指着地图说,“新30师为左路,沿塔奈河东岸推进;新38师为中路,沿主干道正面进攻;50师为右路,我从侧翼包抄。各师必须在三天内到达进攻出发位置。”

新38师师长李鸿问道:“军长,太白家日军防御情况如何?”

孙立人回答:“据侦察和特战部队报告,日军第55联队约2500人防守太白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多层战壕、钢筋混凝土火力点和大量隐蔽炮兵阵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火力和机动性。集团军炮兵将为我们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电子战部队将干扰日军通讯,特种部队已经在前线活动。”

各师领命后迅速开拔。部队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进,坦克和装甲车轰鸣着,炮兵牵引车拖着沉重的大炮,步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空中不时有校射航空队的轻型观测机飞过,为部队提供侦察和引导。

在新38师行进队伍中,士兵们议论纷纷。

“听说这次打太白家,小鬼子布置了很多反坦克壕和地雷。”一个年轻士兵有些担心地说。

老兵拍拍他的肩:“怕什么?于邦家那一仗,咱们不是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咱们有大炮有坦克,还有飞机帮忙,小鬼子只有挨打的份!”

另一名士兵插话:“最重要的是,这回是李总司令指挥。听说他打仗神出鬼没,小鬼子根本摸不着头脑。”

确实,在李锦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已经不再是战争初期那支装备简陋、战术落后的军队了。美式训练和装备,加上李锦带来的新战术理念,使中国驻印军成为一支令人畏惧的力量。

经过两天行军,新一军各师到达预定位置。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设在一个可以俯瞰太白家地区的小山上。

“报告军长,各师已到达进攻出发位置,请求指示。”参谋报告道。

孙立人看了看表:“命令各部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凌晨5点开始炮火准备,6点整步兵发起攻击。”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我们的火力优势明显,要让大炮说话。”

与此同时,集团军直属部队也开始行动。

炮兵司令周振邦命令重炮师进入战斗状态:“所有火炮装定射击诸元,火箭炮旅准备齐射。反炮兵雷达开机,密切监视日军火炮位置。”

电子战司令林修远下令:“全频段干扰开始,重点干扰日军指挥部与前沿阵地通讯。密码破译部门加紧工作,我要实时了解日军动向。”

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命令敌后破坏团加大活动力度:“今晚我要看到日军补给仓库起火,通讯线路被切断!”

这个夜晚,许多人无眠。

11月7日凌晨5点整,天色未亮。

突然,寂静的夜空被撕裂了——集团军炮兵开始了猛烈的火力准备。

155mm和203mm重炮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t34“管风琴”火箭炮的一次齐射就像天崩地裂。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日军阵地上,爆炸的火光将天空映成橘红色。

在炮兵观测机上,观测员通过无线电不断修正弹着点:“偏左200米...好!正中目标!继续射击!”

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被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措手不及。

联队长藤田弘毅大佐对着电话怒吼:“怎么回事?支那军哪来这么多重炮?”

参谋报告:“通讯完全中断,无法与各大队联系!前沿观测哨报告,支那军的炮火异常精确,我们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所都遭到重点打击。”

藤田脸色铁青:“立即向师团部求援!支那军发动总攻了!”

然而,他的求援信息根本发不出去。集团军电子战部队的全频段干扰使日军无线电通讯完全瘫痪,有线电话线路也早已被特种部队破坏。

更糟糕的是,中**队的反炮兵雷达迅速定位了日军残存的火炮位置,坐标立即传到炮兵司令部。几分钟后,这些日军炮兵阵地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小时。当炮声渐渐停歇时,日军前沿阵地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许多工事被直接命中,变成了废墟。

凌晨6点,三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新一军三个师同时向日军阵地发起冲击。

在中路,新38师官兵如猛虎下山,扑向日军阵地。美式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密集火力,完全压制了日军使用三八式步枪的步兵。

在左路,新30师沿着塔奈河推进,工兵部队迅速架设浮桥,保障部队渡河。

在右路,50师进行侧翼包抄,试图切断日军退路。

日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仍拼死抵抗。他们凭借坚固工事和熟悉地形的优势,用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交叉火力网,阻挡中**队的进攻。

在新38师进攻方向上,一个日军暗堡吐出凶猛的火舌,压制了步兵连的推进。

“火箭筒!干掉那个火力点!”连长大声命令。

两名士兵携带巴祖卡火箭筒匍匐前进,在距离暗堡100米处瞄准发射。“轰”的一声,暗堡被炸上了天。

步兵们继续前进,但日军狙击手和隐蔽火力点不断造成伤亡。

孙立人在前进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眉头紧锁:“进展太慢了。命令炮兵进行徐进弹幕射击,为步兵开辟通路。”

集团军炮兵立即响应,炮弹开始在步兵前方200米处形成一道移动的火墙,缓缓向日军纵深推进。步兵则紧跟在这道“钢铁帷幕”后面,逐步清除残存日军抵抗点。

这种步炮协同战术极其有效,但也要求极高的协同精度。得益于先进的通讯设备和训练有素的炮兵观测员,中**队能够安全地进行这种高风险战术。

到中午时分,新一军已经突破日军第一道防线,向前推进了约1.5公里。

在集团军电子战司令部,林修远和他的团队正忙碌着。

“报告,截获日军第18师团部发给第55联队的电文,正在破译。”一名参谋报告道。

林修远点头:“很好。告诉密码破译组,我要在十分钟内知道内容。”

不到十分钟,破译结果出来了:“日军师团部命令第55联队死守待援,第114联队一个大队正在赶往太白家的路上。”

林修远立即将这一情报传给总司令部和李锦。

李锦接到情报后,微微一笑:“告诉楚南河,他的第七军可以活动了。命令第2装甲师一部拦截日军增援部队。”

他接着对陈瑜说:“让特种部队加强对增援路线上的破坏活动,我要这支援军到不了太白家。”

电子战部队不仅截获日军通讯,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电子欺骗。

一名电子战军官建议:“司令,我们可以模仿日军电台信号,向第55联队发送假命令,制造混乱。”

林修远赞同:“好主意。立即准备,假称师团部命令他们向东南方向突围。”

很快,一条假命令被发送到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藤田大佐接到这条命令后,困惑不已:“师团部明明刚才还命令我们死守待援,怎么现在又要求突围?”

参谋提醒:“大佐阁下,这可能是支那军的诡计。我们的密码本可能已经泄露了。”

藤田犹豫不决:“但如果这是真的命令,不执行就是违抗军令...”

就在日军指挥官犹豫不决时,中**队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集团军炮兵根据电子侦听部门提供的坐标,对日军指挥部和后勤设施进行了精确打击。多枚203mm重型榴弹炮弹命中日军后勤仓库,引发连环爆炸,日军的弹药和物资储备损失惨重。

前线日军部队因为通讯中断,无法获得上级指令和炮兵支援,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许多阵地因为得不到弹药补给而逐渐哑火。

一名日军大队长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像瞎子和聋子,不知道敌人在哪里,不知道友军情况,甚至连上级命令都收不到。支那军的炮火却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这简直是一场不公平的战斗。”

在敌后,集团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活动达到了**。

一支十二人特种小队潜伏在日军增援部队必经之路旁。队长“猎鹰”通过夜视仪观察着正在行军的日军队伍。

“目标确认,是第114联队第3大队,约800人。”猎鹰低声道,“爆破组准备,在领头车辆通过时引爆路边的炸药。狙击小组重点打击军官和通讯兵。”

队员们无声无息地展开行动。爆破组安置了塑性炸药,计算好引爆时机;狙击手找到理想射击位置,装填特种穿甲弹,可以轻易击穿日军军官的钢盔。

当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区时,猎鹰下令:“引爆!”

轰隆一声巨响,领头卡车被炸成碎片,道路被堵塞。同时,精确的狙击子弹呼啸而至,多名日军军官应声倒地。

队伍顿时大乱,士兵们盲目地向四周射击,却找不到敌人踪影。

类似的袭击在日军增援路线上多处发生。特种部队不求全歼敌军,只求迟滞行军、制造混乱、斩首指挥系统。

另一支特种小队则深入敌后,对日军补给仓库进行破坏。

“黑豹小组报告,已潜入日军后勤基地,发现弹药堆积点。”特种队员通过便携电台低声报告。

“确认目标,准许执行破坏任务。”后方指挥中心回应。

几名队员悄无声息地解决掉哨兵,在弹药堆旁安置定时炸弹和燃烧装置,然后迅速撤离。

半小时后,巨大的爆炸声从日军后方传来,熊熊烈火照亮了夜空。日军宝贵的弹药和物资在爆炸中化为乌有。

特种部队还执行了侦察引导任务。多支侦察小组靠近太白家日军阵地,通过高精度望远镜和测距仪标记工事位置,坐标立即传回炮兵部队。

“目标:东南方向,距离3850米,日军钢筋混凝土工事。”一名侦察兵报告。

几分钟后,一发203mm重型榴弹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将整个工事炸上了天。

心理战与敌工团也没闲着,他们向日军阵地散发传单,上面写着:“你们的后路已被切断,增援无法到达。放下武器,中**队优待俘虏。”

这些心理战手段虽然不能立即使日军大规模投降,但无疑动摇了他们的军心。

一名被俘的日军士兵后来回忆:“我们看到传单,听说后路被断,增援来不了,士气低落到极点。许多士兵开始怀疑这场战斗的意义。”

经过一天的激战,新一军已经突破日军两道防线,兵临太白家核心阵地。

孙立人将前进指挥部移至刚刚夺取的一个高地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太白家地区。

“报告军长,新38师已经占领东南方向制高点,50师切断了日军退往大洛的道路,新30师正在强渡塔奈河。”参谋报告战况。

孙立人点头:“很好。命令各部暂停进攻,巩固既得阵地,防止日军夜间反扑。”

他特别强调:“告诉各师长,日军擅长夜战,今晚一定要加强警戒,布置照明弹和哨戒。”

果然,入夜后,日军发起了多次反冲击,试图恢复失去的阵地。但在中**队密集的火力和严密的警戒下,这些反扑都以失败告终。

藤田大佐在指挥部里焦躁地踱步:“增援在哪里?为什么还没有消息?”

参谋黯然回答:“通讯仍然中断,派去的传令兵都没有回来。侦察兵报告,支那军已经切断了我们与后方的联系。”

藤田脸色铁青:“为今之计,只有死守到底了。命令各部节约弹药,准备明日决战。”

11月8日清晨,战斗再次打响。

这一天,集团军直属部队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炮兵司令部组织了前所未有的火力打击。重炮师集中所有155mm和203mm榴弹炮,对太白家核心阵地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猛烈轰击。火箭炮旅的36门t34“管风琴”进行了三次齐射,将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

炮击刚停,校射航空队的观测机就飞临上空,引导炮兵对残存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

电子战部队加强了干扰力度,同时继续破译日军通讯。一条关键情报被截获:藤田大佐命令各部死守到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李锦接到这一情报后,对陈瑜说:“告诉孙立人,日军准备玉碎作战,要加强步坦协同,减少步兵伤亡。”

在新一军前沿,士兵们看到令人振奋的景象——第七军第1装甲师的坦克部队终于投入战斗了。

数十辆m4谢尔曼坦克轰鸣着冲向日军阵地,坦克炮直射摧毁日军火力点,车载机枪扫射暴露的日军士兵。装甲步兵搭乘m3半履带车紧随其后,下车清剿战壕中的残敌。

日军虽然拼死抵抗,用反坦克炮、炸药包和燃烧瓶攻击中国坦克,但在步坦协同战术下,这些努力大多徒劳无功。

到中午时分,新一军已经攻入太白家村内,与日军展开巷战。

村内战斗异常残酷。日军依托每一栋房屋、每一个街垒进行顽强抵抗。中**队不得不逐屋清剿,使用冲锋枪、手榴弹和火焰喷射器消灭藏身其中的日军。

在新38师进攻方向上,一个连的士兵被日军机枪压制在一条街道上。

“火箭筒!干掉那个机枪点!”连长喊道。

但火箭筒手刚刚露头,就被日军狙击手击中。

这时,一辆谢尔曼坦克碾过废墟冲了过来,一炮将日军机枪点炸上了天。坦克继续前进,用履带碾平街垒,为步兵开辟通路。

类似的场景在整个村子里上演。坦克和步兵紧密配合,一步步清除日军抵抗。

下午3时,新38师部队终于攻抵日军第55联队指挥部所在的大院。

藤田大佐知道败局已定,命令烧毁联队旗和机密文件,然后带领残部发起最后一次自杀式冲锋。

“天皇陛下万岁!”藤田手持军刀,率先冲出指挥部。

但等待他的是密集的子弹。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bAR自动步枪组成的火网瞬间吞噬了这群日军。藤田身中十余弹,当场毙命。

主帅阵亡,残余日军士气彻底崩溃,大部分选择投降。

到日落时分,太白家村内的枪声渐渐平息。中**队完全控制了这一战略要地。

李锦在孙立人陪同下进入满目疮痍的太白家村。战场上硝烟尚未散尽,士兵们正在清扫战场,收容俘虏,救治伤员。

此役,日军第55联队几乎被全歼,阵亡超过1800人,被俘400余人。中**队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包括8门75mm山炮、16门迫击炮、60余挺机枪和大量步枪弹药。

中国驻印军方面,伤亡约1200人,其中阵亡400余人,伤800余人。以较大代价取得了又一场重要胜利。

孙立人报告:“总司令,我军已经完全控制太白家地区。日军增援部队在我第七军阻击下,无法前进半步,现已向后撤退。”

李锦点头:“打得很好。立即组织医疗队全力救治伤员,无论是我们的还是日军的。”

他特别强调:“对待俘虏要人道,这关系到中**队的国际形象。”

巡视战场时,李锦面色凝重。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看到那么多年轻士兵伤亡,他心情沉重。

一名年轻士兵正在照顾受伤的战友,见总司令过来,慌忙起身敬礼。

李锦回礼后问道:“你是哪个部队的?受伤严重吗?”

士兵回答:“报告总司令,我是新38师112团3营的,只是轻伤。但我班长他...”士兵哽咽了,“他为救我,被日军手榴弹炸中了...”

李锦拍拍士兵的肩膀:“你班长是英雄,你们都是英雄。正因为有你们的牺牲,我们才能收复失地,最终将日军赶出中国。”

视察结束后,李锦与孙立人漫步在战场上,讨论下一步行动计划。

“孟拱河谷地势更为复杂,日军必将拼死抵抗,”李锦说,“我们必须出奇制胜。”

孙立人点头:“我建议以一部兵力正面牵制,主力从侧翼迂回,包抄日军后方。”

“正合我意,”李锦微笑道,“就让第七军的装甲部队担任迂回任务,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两人相视而笑,都对未来战局充满信心。

他转身对孙立人说:“要详细统计阵亡将士名单,妥善安葬,做好抚恤工作。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

回到临时指挥部后,李锦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太白家之战胜利结束,但战争远未结束。”李锦对将领们说,“日军第18师主力尚在,我们必须准备下一步行动。”

他走到地图前:“接下来,我们要向孟拱河谷推进,最终目标是收复密支那。新二军在大洛方向的进攻也很顺利,预计明天就能攻克大洛。”

参谋长陈瑜接话道:“第七军装甲部队可以向前推进,作为下一步进攻的先锋。”

李锦点头同意:“命令部队休整三天,同时后勤部门要确保补给线畅通。我们要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会议结束后,李锦单独留下电子战司令林修远和特种作战司令王大山。

“你们两部门在此战中再次立下大功,”李锦说,“电子干扰和特种破坏使日军陷入混乱,为正面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林修远回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根据我们的监听,日军第18师团正在重新评估我军战斗力,他们称李总司令为‘隐形将军’,因为我们的电子战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

王大山接着说:“特种部队将继续深入敌后,破坏日军补给线,收集情报。”

李锦满意地点头:“很好。下一步,我要你们加强对孟拱河谷地区的侦察,为大军进攻做准备。”

离开指挥部时,夜幕已经降临。李锦站在高处,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和星星点点的灯火。他知道,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每前进一步,就离胜利更近一步。

通信参谋送来最新战报:新二军已经突破大洛日军防线,正向核心阵地推进;第七军装甲部队在阻击战中重创日军增援部队;后勤部门报告中印公路运输量再创新高...

李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支军队正在战火中淬炼成钢,成为真正的现代化力量。而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将侵略者赶出家园,恢复和平与尊严。

太白家之战的胜利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再次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而在东京,日本大本营开始真正重视中国驻印军的威胁,紧急研究应对策略。

但无论日军如何调整,历史车轮已经无法阻挡。中**队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缅甸纵深推进,最终将与滇西远征军会师,重新打通国际交通线,为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