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64章 枣阳之战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第64章 枣阳之战

作者:中龙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2:32:21

一九四零年四月,长江之畔的宜昌城,浸润在春日的暖阳与江水的湿气里。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新绿的柳枝轻拂着白墙黛瓦。这座素有“川鄂咽喉”之称的古城,暂时远离了前线的硝烟,却弥漫着另一种紧张有序的气息——休整与补充。

码头上,汽笛长鸣。一艘艘悬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运输船缓缓靠岸。跳板放下,一队队身着崭新灰蓝色军装、面容尚带几分稚气却眼神坚毅的新兵,在军官的呼喝声中鱼贯而下。他们的目光好奇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江边城市,更被码头上整齐停放的那些覆盖着帆布、却难掩庞大轮廓的钢铁巨兽所震撼。

“看!那铁家伙,炮管子比水桶还粗!”

“听说叫‘虎式’,德国来的大家伙!咱19集团军这回可真是鸟枪换炮了!”

新兵们低声议论着,兴奋与敬畏交织。

不远处,几座被征用的仓库大门敞开,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木箱。穿着工装的士兵和民夫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木箱搬运出来,撬开。阳光下,崭新的德制G43半自动步枪闪着幽蓝的光泽,mG42通用机枪那标志性的冲压枪身透着工业的冰冷,成箱的黄铜子弹、木柄手榴弹、迫击炮弹散发着浓烈的火药气息。更深处,巨大的帆布被掀开一角,露出涂着灰绿斑块迷彩、线条厚重如堡垒般的炮塔轮廓——德制“虎式”重型坦克(初期型)。它们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等待着唤醒的咆哮。

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在桂南会战后升任)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李锦,肩扛上将金星,在参谋长陈瑜、第七军军长楚南河、第2装甲师师长韩晓征等人的陪同下,巡视着这片繁忙的景象。他的目光扫过新兵们年轻的脸庞,扫过那些崭新的武器,最后停留在几辆虎式坦克庞大的身躯上,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有一种沉淀后的凝重。

“钧座,”陈瑜低声汇报,“军政部此次补充堪称倾力:新兵两万五千,多为湘赣健儿;德械方面,除补齐第七军战损,新增虎式重型坦克一连(12辆),IV号坦克营(36辆),Sd.Kfz.251装甲车连;美械方面,新编第一军补充m4A4谢尔曼坦克营(36辆),105mm榴弹炮团(36门),反坦克炮营(57mm炮24门);另补充大量弹药、油料、通讯器材、野战医疗设备。兵员装备,均已恢复昆仑关战前水平,甚至犹有过之。”

李锦微微颔首,手指轻轻拂过一辆虎式坦克冰冷厚重的侧装甲,感受着那令人心安的钢铁质感。“装备是死的,人是活的。昆仑关的血,不能白流。告诉各部队主官,新兵训练,务必从严从难!装备磨合,务求人车一体!我们的时间,”他抬眼望向东北方烟云笼罩的天际,“恐怕不多了。”

仿佛印证着他的预感,几日后,一封标注着“十万火急”的绝密电报送抵集团军司令部。译电室主任秦若兰中校亲自将译好的电文呈上。李锦展开,目光如电扫过字句,眉头渐渐锁紧。

“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已拟定代号‘宜昌作战’计划!”李锦的声音在作战室内回荡,带着冰冷的金属质感。他大步走到巨大的鄂西北沙盘前,参谋们立刻屏息凝神。

“其战略目标:击溃我第五战区主力于枣阳、宜昌地区,占领宜昌,彻底封锁长江航道,威胁重庆,迫我屈服!”李锦手中的指挥棒重重敲在沙盘上代表宜昌的位置,随即沿着汉水(襄河)划向枣阳、襄阳。

“其部署如下:”

“北路:第三师团(山胁正隆),配属独立野战重炮第10联队、战车第7联队一部,由信阳南下,沿桐柏山麓,主攻枣阳东北方向,目标夺取枣阳,切断我襄花公路(襄阳-花园口)!”

“中路:第十三师团(田中静一),配属独立野战重炮第14联队、战车第13联队主力、及毒气战部队一部,由钟祥、随县西进,沿襄河东岸,正面强攻枣阳!此路为日军绝对主力,攻势将最为猛烈!”

“南路:第三十九师团(村上启作),配属部分伪军,由京山、钟祥以南西进,目标攻占宜城、南漳,迂回威胁襄阳侧后,并伺机渡过襄河,切断我宜昌守军退路!”

指挥棒在沙盘上划出三条狰狞的红色箭头,如同三把烧红的尖刀,直插第五战区腹心!

“另据可靠情报,”李锦的声音更加低沉,“日军为达成战役突然性,投入其秘密组建之‘特种烟’部队(毒气部队),并加强航空兵力量。其战役企图,以中路第十三师团为铁砧,北路第三师团、南路第三十九师团为铁锤,以枣阳为枢纽,实施向心突击,将我主力聚歼于襄东平原!而后,三路并进,直扑宜昌!”

作战室内一片死寂,只有李锦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日军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攻势凌厉,且蓄谋已久,毒计暗藏!

“我集团军奉战区长官部令!”李锦猛地抬头,目光如炬,扫视众将,“负责扼守枣阳核心阵地!正面抗击日军中路第十三师团,并协同友邻,阻击北路第三师团!此战,关乎宜昌安危,更关乎第五战区存亡!枣阳,必须成为日寇的坟场!”

“是!”楚南河、韩晓征、陈瑜等人齐声怒吼,眼中燃起熊熊战火。

“命令!”李锦语速如刀,“一、第七军楚南河部,以第1、第2装甲师为核心,配属集团军直属重炮,固守枣阳城郊预设之‘铁砧’防御地带!韩晓征,你的虎式连,是砸碎鬼子战车集群的锤头!给我用好!”

“二、新编第一军梁卫国部,以美械步兵师依托枣阳东北山地、村镇,构筑纵深防御,阻击日军北路第三师团!务必迟滞其南下速度!”

“三、工兵司令部刘毅,加固所有预设阵地!增设反坦克壕、雷场!防空旅陈启明,高炮阵地梯次配置,务必锁死枣阳上空!”

“四、通信指挥部林修远,确保通讯畅通!译电室秦若兰,严密监听日军通讯,尤其注意‘特种烟’及毒气相关密语!特战大队王大山,前出敌后,伺机破袭其交通线、指挥节点!”

“五、后勤兵站张维扬!油料、弹药、医药,必须源源不断!野战医院王明,做好接收大量伤员的准备!”

一道道命令化作电波和传令兵的疾驰马蹄,整个第19集团军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在宜昌的短暂春光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滚滚铁流,直指东北方的枣阳战场!

五月一日,拂晓。枣阳城东北,滚河之畔。薄雾笼罩着初春的原野,麦苗青翠,却掩盖不住大地深处传来的隐隐震颤。新编第一军102师师长孙启明少将,伏在滚河北岸一处精心伪装的观察所里,高倍望远镜的镜头死死锁定着河对岸那片被薄雾笼罩的丘陵地带。空气异常凝重,连鸟鸣声都消失了。

突然,对岸天际线处,腾起一片灰黄色的烟尘!紧接着,低沉而密集的引擎轰鸣声如同闷雷般滚滚而来,越来越响,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微微颤抖!

“来了!鬼子战车!” 了望哨嘶哑的吼声带着一丝惊悸。

望远镜里,烟尘中率先钻出的,是一个个低矮而快速移动的黑点,那是日军九五式轻战车,如同灵活的猎犬。紧随其后的,是体型更大、炮管粗短的**式中战车。再后面,是如同移动堡垒般的九七式中战车,57毫米主炮在晨光下闪着寒光!更令人心悸的是,在战车集群后方,出现了牵引着巨大炮管的卡车和履带式牵引车——日军独立野战重炮第10联队的九二式105毫米野炮和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

“报告师长!确认日军第三师团先遣部队!战车联队打头,重炮跟进,步兵伴随!规模至少一个加强联队!正向我滚河一线阵地扑来!” 参谋的声音急促。

孙启明脸色铁青,眼中却燃烧着战意:“命令!前沿警戒部队,按计划,逐次抵抗,诱敌深入!反坦克炮连,进入预设伏击阵地!m36杰克逊,给我藏好了!没我的命令,不准暴露!放鬼子的战车和步兵过河!老子要关门打狗!”

命令下达。滚河南岸,依托简易工事的前沿警戒部队开始“慌乱”地开火射击,稀疏的枪声和迫击炮弹落在河对岸,激起几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和烟尘。日军的战车集群在重炮的掩护下,更加肆无忌惮地冲向滚河几处水流平缓的浅滩。九五式轻战车率先冲入浑浊的河水,履带卷起浪花。**式、九七式中战车紧随其后。步兵则乘坐着橡皮艇或徒步涉水,在战车的掩护下嚎叫着扑向南岸。

“支那军崩溃了!追击!追击!” 无线电里传来日军指挥官兴奋的嘶吼。战车和步兵涌过滚河,在南岸滩头稍作整顿,便迫不及待地向着102师预设的主阵地——一片由几个丘陵和村庄构成的纵深防御地带猛扑过来!他们以为守军已被“击溃”,正是一鼓作气扩大战果之时。

冲在最前面的几辆九七式中战车,刚驶入一片相对平坦的开阔地,正准备加速。

“目标!领头的九七式!穿甲弹!放!” 隐蔽在一处断墙后的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车长厉声下令。

“轰——!” 90毫米m3主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口焰如同死神的吐息!一枚被帽穿甲弹以雷霆万钧之势,瞬间跨越数百米距离,狠狠砸在为首那辆九七式中战车的正面装甲上!

“当啷——轰!” 刺耳的金属撕裂声后是沉闷的内部爆炸!九七式中战车那号称能抵御37炮的装甲,在90毫米穿甲弹面前如同纸糊!炮塔被炸飞半边,熊熊烈火从破口处喷涌而出!

“纳尼?!”

“反坦克炮!隐蔽!”

日军战车集群瞬间大乱!后续的**式、九五式慌忙转向,试图寻找掩体或反击位置。但更多的m36坦克歼击车从伪装良好的预设阵地中露出了狰狞的炮口!90毫米穿甲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点名着暴露在开阔地上的日军战车!一辆接一辆的日军战车被打得火光冲天,瘫在原地燃烧!

“巴祖卡!上!打他们的步兵!” 孙启明在指挥所里怒吼。早就埋伏在侧翼的巴祖卡火箭筒小组,在机枪掩护下突然现身。“咻——轰!” “咻——轰!” 火箭弹拖着白烟,狠狠钻入伴随战车冲锋的日军步兵群中,炸起一团团血肉横飞的火球!

“机枪!给我打!” 隐蔽在丘陵反斜面和村庄废墟中的轻重机枪火力点同时复活!马克沁、m1919、捷克式泼洒出密集的弹雨,将失去战车掩护、暴露在开阔地上的日军步兵成片扫倒!

日军精心组织的步坦协同进攻,在新编第一军预设的“死亡陷阱”面前,瞬间土崩瓦解!战车被击毁,步兵被屠杀,攻势被硬生生遏制在滚河南岸的开阔地上,寸步难行!第三师团南下增援中路的铁拳,被新编第一军死死挡在了枣阳东北!

几乎在滚河阻击战打响的同时,枣阳城南,第十三师团的主攻方向,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呜——轰!” “呜——轰!”

日军独立野战重炮第14联队的九六式150毫米榴弹炮和九二式105毫米野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在第七军第1装甲师周胜部驻守的“鹰嘴岭”核心阵地上!大地在剧烈的爆炸中疯狂颤抖,整段整段的堑壕被炸平,预设的反坦克三角锥被掀飞,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也在重炮的反复轰击下崩裂、坍塌!浓烟和尘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和浓重的焦糊味。

炮火刚刚开始向北延伸,预示着步兵冲锋即将开始。

“上来了!鬼子上来了!” 残存的了望哨在弥漫的烟尘中嘶吼。

鹰嘴岭正前方的开阔地上,出现了令人窒息的景象!数十辆日军战车排成楔形突击阵势,引擎轰鸣,卷起漫天烟尘!打头的是九七式中战车,其后是数量更多的**式中战车和九五式轻战车!在战车集群后方和两翼,是密密麻麻如同蚁群般的土黄色步兵,在军官军刀的挥舞和督战队的驱赶下,嚎叫着发起波浪式冲锋!更远处,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还在持续不断地将炮弹砸向守军阵地纵深。

“命令!反坦克炮营!进入阵地!自由射击!专打鬼子战车!步兵!进入战斗位置!轻重机枪准备!放近了打!” 周胜少将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每一个前沿连队,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镇定。

部署在鹰嘴岭反斜面和侧翼隐蔽阵地里的反坦克炮(pak 40 75mm反坦克炮、苏制45mm炮、美制57mm炮)率先发言!

“轰!” “轰!” “轰!”

穿甲弹带着尖啸扑向冲锋的日军战车集群!冲在最前面的几辆九七式瞬间中弹!一辆被打断了履带,瘫痪在原地徒劳地转动炮塔;一辆被击穿了侧面装甲,内部燃起大火;还有一辆炮塔直接被掀飞!日军的战车冲锋势头为之一挫!

但日军的战车数量实在太多!后续战车在步兵的伴随下,利用弹坑和地形掩护,继续疯狂前冲!守军的反坦克炮火力点也立刻遭到了日军战车炮、步兵炮和迫击炮的猛烈压制!不断有反坦克炮被击中,炮手牺牲。

“机枪!开火!” 当日军步兵进入百米距离时,鹰嘴岭阵地上残存的轻重机枪火力点复活了!mG42那撕油布般的恐怖咆哮声成为战场主旋律!密集的弹雨泼洒而下,将冲锋的日军步兵成片割倒!日军步兵则利用掷弹筒和精准的步枪射击,与守军展开惨烈的对射。子弹啾啾地飞过,不断有人中弹倒下。

“手榴弹!” 连长嘶吼着。成排的木柄手榴弹冒着白烟,雨点般砸入日军冲锋队形中。“轰!轰!轰!” 爆炸的气浪裹挟着破片,在人群中掀起一片片血雨腥风!

战场瞬间变成了绞肉机!日军的战车在反坦克炮的阻击下损失惨重,步兵在机枪和手榴弹的绞杀下死伤枕藉,但后续部队依旧在军官疯狂的嚎叫和督战队的枪口下,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波又一波地涌上来!鹰嘴岭阵地如同惊涛骇浪中的礁石,在日军的狂攻下,浴血苦战,摇摇欲坠!

五月四日,深夜。鹰嘴岭主阵地后方一处坚固的掩蔽指挥所内。电台的滴答声急促得如同催命的鼓点。周胜少将双眼布满血丝,紧盯着地图上代表日军进攻矛头、几乎要刺穿鹰嘴岭防线的巨大红色箭头。电话里,前沿营长的声音带着哭腔:“师长!顶不住了!鬼子像疯了一样!炮火太猛!战车硬冲!步兵不要命!一营伤亡过半!二营反坦克炮全打光了!三营预备队也填进去了!再没有增援,鹰嘴岭…鹰嘴岭就守不住了!”

“顶住!给我钉死在阵地上!援兵马上就到!” 周胜对着话筒咆哮,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猛地挂断电话,抓起直通军部的专线:“军座!我是周胜!鹰嘴岭危在旦夕!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倾巢而出,不计伤亡猛攻!我部伤亡惨重,反坦克火力几近枯竭!请求装甲预备队火速增援!再晚…就来不及了!”

电话那头,第七军军长楚南河的声音同样凝重:“周师长!坚持住!韩晓征的预备队已经动了!豹式和虎式正在路上!务必再坚持半小时!半小时!”

“半小时…” 周胜看着地图上那岌岌可危的防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好!一师全体!战斗至最后一人!鹰嘴岭在,人在!鹰嘴岭失,人亡!”

命令化作死守的决心,传遍鹰嘴岭每一处残存的战壕。士兵们默默压上最后一梭子弹,拧开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后盖,倚在焦黑的残壁断垣后,等待着日军下一轮更猛烈的死亡冲锋。

就在鹰嘴岭防线岌岌可危之际,枣阳城西南方向,一片被稀疏树林和起伏丘陵覆盖的隐蔽集结地域内,大地开始剧烈震颤!如同沉睡的史前巨兽在苏醒!

引擎的咆哮由低沉转为震耳欲聋的怒吼!伪装网被猛地掀开!首先露出的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厚重炮塔和修长的88毫米 KwK 36 L\/56 主炮——德制“虎式”重型坦克(初期型)!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装甲厚达100毫米!紧随其后的是线条流畅、装备75毫米 KwK 42 L\/70 火炮的豹式坦克(G型)!再后面是同样杀气腾腾的IV号坦克(h型)!整个装甲集群排山倒海般驶出隐蔽区,履带卷起漫天尘土,如同苏醒的钢铁巨龙,在韩晓征的亲自指挥下,沿着预设的隐蔽通道,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鹰嘴岭战场侧翼!

“全体注意!” 韩晓征站在指挥车炮塔上,手持无线电送话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目标——鹰嘴岭侧翼日军战车集群及步兵集结地!虎式连,打头阵!用你们的88炮,给老子把鬼子的铁皮棺材轰成渣!豹式、IV号,两翼包抄!步战车,掩护步兵,肃清残敌!碾碎他们!”

钢铁洪流碾过田野,撞断小树,带着毁灭一切的气势,突然出现在鹰嘴岭战场侧翼!当那庞大如山的“虎式”坦克群出现在日军视野中时,冲锋中的日军士兵和战车兵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纳尼?!那…那是什么战车?!”

“德国虎式!情报是真的!快!反坦克炮!集中火力!”

日军指挥官惊骇欲绝的嘶吼在无线电中响起。

但一切都太晚了!

“距离800!穿甲弹!目标——日军九七式战车群!开火!” 冲在最前面的虎式坦克车长厉声下令。

“轰——!” 虎式坦克那门令人胆寒的88毫米主炮猛地一震!炮口喷出巨大的火球!一枚高速穿甲弹以摧枯拉朽之势,瞬间将一辆正在转向的九七式中战车炮塔正面洞穿!炮弹在内部剧烈爆炸,整个炮塔被狂暴的力量掀飞十几米高!

紧接着,虎式坦克的炮火如同死神的点名!88毫米穿甲弹对付日军的“豆战车”简直是碾压!一炮一个,爆起一团团橘红色的死亡之花!无论是九七式还是**式,在虎式面前都如同纸糊的玩具!豹式坦克的75毫米高速穿甲弹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将日军战车一辆辆撕裂!IV号坦克和伴随的Sd.Kfz.251装甲车则用炮火和机枪,无情地扫射着失去战车掩护、暴露在野地里的日军步兵群!

日军精心组织的进攻阵型,在第七军装甲预备队这记凶悍无比的侧勾拳下,瞬间被打得七零八落!战车被摧毁,步兵被屠杀,攻势彻底崩溃!原本气势汹汹扑向鹰嘴岭的日军,反而陷入了被反包围、被屠戮的绝境!鹰嘴岭守军压力骤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五月五日,凌晨。鹰嘴岭主峰阵地,硝烟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和焦糊味。士兵们疲惫地靠在残破的工事里,抓紧时间吞咽着干粮,包扎伤口。伤员的呻吟声在寂静的凌晨格外刺耳。

集团军司令部地下掩蔽所内,气氛却比前线的硝烟更加凝重。译电室主任秦若兰中校脸色苍白,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惊怒,将一份刚刚译出的、标注着“绝密AAA”的电文直接呈送到李锦面前。

“钧座!破获日军第十三师团绝密‘风号作战’指令!”秦若兰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田中静一已下令其配属之‘特种烟’部队(毒气部队),于今日上午九时,在鹰嘴岭至枣阳城东郊全线,对我军阵地施放‘黄剂’(芥子气)及‘茶剂’(路易氏气)混合毒气!企图利用晨间微风,制造大面积杀伤,一举突破我防线!”

“毒气?!” 作战室内所有将领脸色骤变!楚南河一拳砸在桌上:“狗日的!丧心病狂!”

李锦的目光如冰刀般扫过电文,脸上肌肉绷紧,眼中杀意沸腾。他猛地抬头,语速快如爆豆:

“命令!一、前沿所有部队,包括鹰嘴岭、城东郊各阵地,立即配发防毒面具!重复,立即配发并佩戴防毒面具!未佩戴者,军法从事!”

“二、防空旅陈启明!所有高炮部队,除保留必要防空警戒外,其余火力,立刻对日军可能之毒气释放阵地(标注区域),实施覆盖性炮击!给我把那些毒气罐子,炸毁在发射前!”

“三、集团军直属炮兵周振邦!155mm重炮团、火箭炮团!目标——日军‘特种烟’部队集结地域及预设发射场!火力全开!饱和覆盖!一发毒气弹也不准放出来!”

“四、前沿各部队,利用炮火掩护,加固工事,密封防毒掩体!准备湿毛巾、肥皂水等简易防护措施!”

“五、通知战区长官部及友邻部队,通报日军毒气战阴谋!秦主任,此功大焉!救全军于倒悬!”

命令化作疾风骤雨!后方仓库里,一箱箱防毒面具被紧急启封,由后勤人员冒着零星炮火,拼命送往最前沿阵地。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套上那略显笨重的面具,相互检查着气密性,空气中弥漫着橡胶和紧张的气息。

与此同时,后方炮兵阵地上,响起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猛烈、都要急促的炮声!

“方位xxx!距离xxxx!日军毒气部队预设阵地!全营效力射!十发急速射!放!” 高炮阵地和重炮阵地上,口令声嘶力竭!

40毫米博福斯高炮射出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标注区域!155毫米“长脚汤姆”重炮和t34“管风琴”火箭炮发射的炮弹,则带着毁灭一切的呼啸,如同犁地般将日军预设的毒气释放阵地反复翻耕!巨大的爆炸火球接连腾起,浓烟滚滚!隐约可见一些储存毒气的特殊容器在爆炸中破裂,泄漏出诡异的黄色或褐色烟雾,旋即被更猛烈的爆炸和冲击波撕碎、驱散!

日军第十三师团指挥部,田中静一原本志在必得的狞笑僵在了脸上。他看着前方观测哨传回的、己方毒气阵地被猛烈炮火覆盖、一片火海的景象,听着通讯参谋绝望的报告“特种烟部队损失惨重,无法执行‘风号作战’…”,气得浑身发抖,猛地抽出军刀将面前的桌子劈成两半!

“八格牙路!支那军…他们怎么会知道?!”

毒气,这支日军寄予厚望的“撒手锏”,在秦若兰的情报利剑和守军猛烈的先发制人炮火下,尚未释放便已胎死腹中!

五月七日,枣阳城东郊,“磨盘岗”核心阵地。战斗已进入最惨烈的白刃相搏阶段。日军第十三师团在毒气计划破产后,彻底陷入疯狂,不计伤亡地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如同潮水般一**冲击着第七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王强少将指挥的防线。阵地上,硝烟呛人,焦土滚烫,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士兵们用刺刀、工兵铲、枪托甚至牙齿,与突入阵地的日军士兵进行着最原始的搏杀。喊杀声、惨叫声、金属碰撞声、手榴弹爆炸声混杂在一起。

“师长!三团一营阵地被突破!鬼子一个大队突进来了!二营预备队填上去,也被缠住了!缺口正在扩大!急需增援!” 作战参谋满脸血污,声音嘶哑。

王强少将的左臂被流弹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草草包扎的绷带已被鲜血浸透。他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地图上那个越来越大的红色缺口,心如刀绞。手里的预备队已经打光了,周围的友军阵地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自顾不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掩蔽部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和一种熟悉而陌生的、清脆连续的枪声——“乒乒乓乓乓乓…” 那是m1加兰德步枪标志性的八连响!紧接着是bAR自动步枪持续的咆哮!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 了望哨惊喜的吼声穿透了喧嚣!

王强猛地冲出掩蔽部,只见磨盘岗阵地侧后的山坡上,一支生力军如同猛虎下山般冲杀而来!士兵们头戴德式m35钢盔,手持加兰德步枪或汤姆逊冲锋枪,动作迅猛,火力凶猛!冲在最前面的军官,身材高大,虽然军装满是尘土硝烟,但王强一眼就认出了那张坚毅的面孔——戴安澜!他身后飘扬的军旗,正是第五军200师的战旗!

“戴师长!” 王强激动得声音发颤。

“王师长!奉李长官令!200师戴安澜部,驰援枣阳!目标——堵住缺口!把鬼子赶出去!” 戴安澜挥舞着驳壳枪,大声回应,声音依旧洪亮,只是带着长途奔袭的疲惫和浓重的杀气。他的部队如同两把锋利的尖刀,狠狠扎入了突入阵地的日军大队侧翼!

几乎在同一时间,磨盘岗阵地的另一侧,也响起了震天的引擎轰鸣和履带碾压声!韩晓征亲自率领一支由豹式坦克和IV号坦克组成的快速突击分队,如同钢铁楔子,从侧后方狠狠撞入了日军的进攻队形!坦克炮喷射着火焰,机枪泼洒着弹雨,瞬间将突入的日军拦腰斩断!

“弟兄们!援军到了!第五军和装甲兵来了!跟老子冲!把鬼子压下去!” 王强看到援兵天降,精神大振,拔出手枪,嘶吼着带领残存的士兵发起了凶猛的反冲锋!

三股力量——第七军死守的残兵、第五军200师的生力军、第七军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在磨盘岗这块染血的阵地上,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突入的日军大队瞬间陷入了三面夹击的绝境!士气崩溃,死伤惨重,如同退潮般被硬生生赶出了阵地!磨盘岗这个险些被捅穿的窟窿,在友军千里驰援的尖刀和钢铁履带的碾压下,被再次顽强地堵上!

五月九日,黄昏。枣阳城下。硝烟混合着晚霞,将天空染成一片诡异的紫红色。曾经喧嚣的战场,此刻只剩下零星的枪声和伤者垂死的呻吟。日军第十三师团的进攻旗帜——那面沾满血污的旭日旗,被丢弃在一辆燃烧的九七式战车残骸旁,在晚风中无力地卷曲着。

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锦,在楚南河、韩晓征、戴安澜、梁卫国等将领的簇拥下,缓步走在遍地狼藉的战场上。他的军靴踏过被炮火反复耕耘、浸透了黑红血痂的焦土,发出沉闷的声响。参谋长陈瑜中将手捧最终战报,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胜利的激昂:

“钧座!枣阳会战,历时旬日,我第19集团军联合第五军200师等部,浴血奋战,成功挫败日军‘宜昌作战’第一阶段企图!初步统计:毙伤日军第十三师团、第三师团先头部队逾一万两千人!击毁击伤敌战车、装甲车七十余辆!缴获火炮、辎重无数!尤其成功粉碎日军毒气战阴谋,意义重大!日军第十三师团遭我重创,攻势顿挫,已开始向随县方向收缩!北路第三师团被阻于滚河一线,无法与中路会师!南路第三十九师团亦进展甚微!枣阳,依旧在我手中!”

李锦停下脚步,目光扫过这片浸透了敌我双方鲜血的土地,扫过那些正在收殓阵亡将士遗骸、默默清理战场的士兵们疲惫而坚毅的脸。他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弯下腰,从一具穿着日军佐官服、被炮弹撕碎的尸体旁,拾起半块被熏黑、沾满暗红血渍和泥土的防毒镜片。冰冷的玻璃边缘,还残留着几丝未干的血迹。

他直起身,将那半块染血的镜片紧紧攥在手心,锋利的边缘刺痛了掌心。晚风吹拂着他斑白的鬓角,军大衣猎猎作响。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硝烟未散的战场,投向西南方——宜昌的方向。那里,长江浩荡,水天一色,却暗流汹涌。

“此战,”李锦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地响起,如同古老的磐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方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肃立的众将和周围渐渐聚拢过来的官兵,那眼神深邃如渊,穿透了暂时的胜利,直指那即将到来的、更加惨烈的风暴中心:

“秣马厉兵!” 李锦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响彻整个枣阳城郊:

“宜昌,才是决生死之地!”

“是!!!”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如同惊雷滚过大地!那半块染血的防毒镜片,被李锦随手丢入身旁仍在冒烟的日军战车残骸,瞬间被炽热的余烬吞噬。他转身,大步走向停在不远处的指挥车,背影在如血的残阳下,如同永不弯曲的脊梁。晚风呜咽,卷起焦土,仿佛在为这片浴血重生的阵地,也为那即将到来的、决定国运的宜昌大决战,奏响苍凉而悲壮的前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