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 > 第117章 打通通往腊戌的公路

1945年3月初,新维,中国驻印军第一集团军前指

新维攻克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缅北战场。中国驻印军的兵锋已然抵近滇缅公路上的又一重镇——腊戌(Lashio)。这座曾经是盟军重要补给基地的城市,如今已成为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核心据点之一。欲取腊戌,必先保证大军推进的生命线——连接新维与腊戌的公路动脉畅通无阻。

集团军总司令李锦上将站在刚刚设立的前进指挥部里,目光锐利地审视着地图上那条蜿蜒南下的公路线。情报显示,日军在新维败退后,正利用公路沿线的复杂地形——险要的隘口、密布的丛林、废弃的村落——层层设防,布置了数量不详的阻击部队、伏击小组和大量地雷、路障,企图迟滞我主力部队南下,为加固腊戌城防争取时间。

“通往腊戌的公路,是我大军的血管和神经。”李锦的声音沉稳而坚决,他对身旁的新一军军长孙立人说道,“血管不通,大军难行。必须尽快、彻底地扫清这条道路上的所有障碍,确保我军人员和重装备能够顺畅开进,直逼腊戌城下!”

孙立人立正回应:“总司令放心!我新一军刚下新维,士气正旺,对当面敌情和地形也已熟悉。扫清通道的任务,交给我部最合适不过!”

“好!”李锦点头,命令清晰明确,“孙军长,着你立即派出有力部队,沿新维-腊戌公路及其两侧有利地形,向南攻击前进。任务不是占领要点,而是驱逐、歼灭沿途一切阻碍我军推进之敌,清除路障、雷场,修复被破坏的桥梁路段,确保公路畅通无阻!同时,要警惕日军可能的反击或侧翼骚扰。”

“是!保证完成任务!我即刻派新38师113团为先锋,配属师属工兵连、一个坦克排和一个炮兵观察组,执行此任务!”孙立人雷厉风行,立刻部署。

新38师师长李鸿少将接到命令后,立即召来以作风硬朗、善打硬仗着称的113团团长陈鸣人。

“任务很清楚:为全军打开通往腊戌的道路!遇到小股敌人,就坚决消灭!遇到坚固据点,能绕则绕,不能绕就呼叫炮火拔掉!工兵会跟紧你们,随时修复道路。你们的进度,决定了大军南下的速度!”

“明白!师座!113团保证像推土机一样,把路上的鬼子全都推平!”陈鸣人信心十足。

很快,一支精干的混编先锋部队集结完毕:113团一个加强营作为核心,配属一个工兵排(携带爆破、架桥、扫雷设备),一个m4“谢尔曼”坦克排(3辆坦克),以及来自师属炮兵营的前进观察员。队伍还加强了通讯和医疗单位。

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这支钢铁先锋便踏上了南下的公路。打头的是那3辆m4“谢尔曼”坦克,庞大的车体轰鸣着,炮管警惕地指向前方。坦克后面,是乘坐卡车和步行的步兵,工兵和辎重车辆紧随其后。

起初的十几公里相对平静,只遇到一些被日军遗弃的破烂工事和零星冷枪。工兵们迅速清理了少量撒布的反步兵地雷和用树枝设置的路障。

但很快,在一个名为“三岔口”的小村落附近,先锋连遇到了第一股像样的抵抗。日军约一个小队利用村口的几栋坚固房屋和一个小山包,设置了阻击阵地。

“坦克正前方,房屋窗口,有火力点!”步兵通过坦克后部的电话告知车长。

领头坦克的炮塔缓缓转动,“砰!”一声炮响,75mm高爆弹直接将那栋土房的一角炸塌,里面的机枪顿时哑火。

步兵们随即在坦克掩护下发起冲击。日军抵抗意志并不坚决,在损失了十余人后,残敌迅速沿小路向山林中溃逃。战斗短暂而顺利,工兵随即上前检查道路,确认安全后,队伍继续前进。

真正的考验出现在一处名为“鹰愁峡”的险要隘口。这里公路狭窄,一侧是陡峭的山崖,一侧是深涧。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利用地形,在隘口两端和高地上构筑了坚固的土木工事和机枪巢,并布设了密集的雷区。

先锋营营长观察地形后,倒吸一口凉气:“硬冲代价太大。”

他立即部署:坦克在隘口外安全距离提供火力支援,用直瞄火炮压制日军明显火力点;步兵分兵两路,沿着山崖和涧边艰难迂回,试图从侧后攻击日军阵地;工兵则在烟幕弹掩护下,开始紧张地排雷,开辟通道。

战斗打响。坦克的炮声在山谷间回荡,炮弹精准地摧毁了数个日军工事。但日军隐藏在反斜面和岩洞中的火力点依然猛烈,特别是居高临下的掷弹筒和迫击炮,给正在排雷的工兵和试图迂回的步兵造成了威胁。

“炮兵观察员!呼叫炮火支援!坐标:delta-Echo-7-2-1,日军迫击炮阵地!”营长对着步话机大喊。

很快,天空中传来炮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后方的师属炮兵营105mm榴弹炮发言了!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落在日军阵地上,有效地压制了其火力。

趁此机会,迂回的步兵成功接近了日军侧翼,发起了突袭。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冲锋枪的扫射声从日军阵地后方传来。正面排雷的工兵也成功开辟出一条通道。

就在工兵们屏息凝神地清理最后几道铁丝网时,日军阵地上的松懈对话隐约可闻。

“山口君,那些支那兵还在等什么?难道指望地雷自己长腿跑掉吗?”一个略显沙哑的嗓音带着戏谑。接着是火柴划燃的轻微噼啪声,隐约有烟草味飘来。

另一道年轻些的声音回应:“管他们呢,工兵像乌龟一样慢。小林前辈,给我留一口……”

话音未落,天地倒转!

轰!轰隆!

剧烈的爆炸并非来自正面,而是从阵地右后方的灌木丛中接连炸响!不是地雷的沉闷声响,而是手榴弹清脆致命的怒吼。紧接着,捷克式冲锋枪特有的“哒哒哒、哒哒”的短点射声如同爆豆般响起,密集而凶狠。

“敌袭!后方!”那名小林前辈的惊呼瞬间变为惨叫。

几乎是同一时间,正面战场风云突变!

“通道开辟!突击组上!”工兵队长嘶吼着挥下红旗。早已蓄势待发的步兵如同决堤洪水,从刚刚清出的狭窄通道汹涌而入。步枪上的刺刀在昏黄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

日军阵地顿时陷入极度混乱。右侧后方子弹横飞,手榴弹不断在散兵坑和机枪位间爆炸,硝烟混合着泥土冲天而起。正面刺刀明晃晃的已经冲到眼前。那个想讨烟抽的年轻士兵山口,刚慌乱地抓起身边的三八式步枪,一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就滚到了他的脚边,他惊恐的瞳孔瞬间放大……

机枪手仓促调转枪口,试图向侧翼压制,却被正面冲来的中国士兵精准射来的子弹掀翻了天灵盖。日军曹长声嘶力竭地叫骂着,试图组织抵抗,但突袭来得太猛太快,迂回部队像一把尖刀,狠狠扎进了日军的侧肋,整个阵地瞬间被撕裂开来。

短短几分钟,这片前沿阵地便从暂时的宁静堕入了血肉横飞的地狱,枪声、爆炸声、怒吼声和垂死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宣告了一场漂亮突袭战的开始。

“坦克!前进!”营长下令。

三辆m4坦克小心翼翼地驶过雷区通道,用机枪和火炮清扫残敌。在步、坦、炮、工的紧密协同下,经过数小时激战,终于攻克了这个险要的隘口。守军大部被歼。

拿下“鹰愁峡”后,通往腊戌的道路基本畅通。但113团并未松懈,继续以战斗队形向南搜索前进。沿途又清剿了几股日军小股溃兵和设置了路障、诡雷的工兵小组。工兵部队则忙于修复被炸毁的小桥和填补路面上的弹坑。

越靠近腊戌,日军活动的迹象越频繁,但大多是以骚扰和迟滞为目的,缺乏坚固的阵地防御。先锋营稳扎稳打,遇到抵抗即迅速展开,以优势火力消灭或击退敌人,绝不冒进。

经过数日血与火的连续鏖战,新一军113团以精准的步炮协同与大胆的迂回穿插,彻底扫清了新维至腊戌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

侦察兵班长王德贵带领的尖刀班,在总攻前一夜悄然渗透至日军主阵地侧翼。他们利用夜色和虫鸣掩护,无声摸掉两名日军哨兵,精确绘制了敌方机枪火力点与指挥所位置。

次日清晨,攻击开始。三连的机枪组根据侦察兵提供的地图,率先以精准的长点射压制日军前沿火力。掷弹筒小组则前出至百米内,用数发炮弹干净利落地端掉了威胁最大的那个歪把子机枪巢。 与此同时,一排和二排的步兵以娴熟的三三制队形,交替掩护,从正面发起了凌厉攻击。 士兵们利用弹坑和树根跃进,步枪手射击掩护,冲锋枪手快速突进,将日军牢牢钉在阵地上。

而决定性的的一击来自侧翼。由老兵刘铁柱带领的突击班,沿着侦察兵开辟的秘密通道,如匕首般直插日军心脏。他们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半地下式的指挥部,中尉指挥官当场毙命。 阵地上的日军顿时陷入指挥瘫痪,正面防线随之土崩瓦解。

在后方,工兵部队的奋战同样关键。在敌方冷炮威胁下,工兵连长亲自带队,用血肉之躯和简易工具,在断桥处争分夺秒地架设贝雷桥。一名叫李全有的工兵,在绳索断裂的危急时刻,跳入冰冷的河水,用肩膀硬生生扛起了桥板,确保重型火炮得以按时通过。

当先锋营侦察兵李二狗最终在高地上举起望远镜时,他所看到的腊戌城外日军的新防线,正是113团全体将士用这样的勇气、智慧与牺牲换来的战果。

消息传回,李锦和孙立人均感欣慰。

“打得好!113团行动果断,协同有力,为大部队进军赢得了宝贵时间!”李锦嘉奖道。

孙立人立即命令新一军主力,沿着113团鲜血和汗水开辟的安全通道,迅速南下,在腊戌城外展开兵力,准备发起对这座缅北重镇的最终攻击。

通往腊戌的公路,这条战争的动脉,在中国驻印军工兵和先锋部队的奋力保障下,终于恢复了畅通。满载士兵、坦克、火炮和补给的车队,沿着这条用勇气和智慧打通的道路,浩浩荡荡驶向最后的战场。兵临腊戌城下的时刻,即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