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星轨试炼:猎人 > 第146章 密藏馆的日常与非日常

星轨试炼:猎人 第146章 密藏馆的日常与非日常

作者:东光的露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0-31 01:20:40

1999 年 3 月中旬,某市某安全屋。

这里并非 “密藏馆” 的总部 —— 事实上,“密藏馆” 根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总部。

它更像一个由无数安全屋、私人实验室、线上加密频道和偶然线下会面构成的网络。

这个位于旧城区、伪装成废弃印刷厂的据点,只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空气里混杂着旧纸张、灰尘、新鲜咖啡以及高频仪器运转产生的臭氧味。

显示屏墙上,数据流无声滚动,旁边是几张刚扫描完、来自不同年代的古老地图叠加对比图。

卡尔顿博士 —— 名义上是 V5 某成员国 “超自然现象研究基金会” 的高级研究员 —— 正抓着稀疏的头发,对着加密通讯器抱怨,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回响:

“…… 所以说,官方渠道的‘清理者’报告根本没法看!

语焉不详,关键数据全部抹除!

特洛姆庄园地下结构的能量残留模型根本建不起来!

我们的人(他指的是‘探针’小组)最后传回的碎片化信息显示,有第三方介入,实力深不可测,目标物丢失!这让我们后续的分析工作很难进行!”

通讯器那头,被称为 “收藏家” 的女声传来,带着电流杂音,背景似乎有海浪声:

“卡尔顿,冷静点。官方报告本来就是给外人看的遮羞布。

目标物丢失在意料之中,那种情况下,能全身而退并带回现场能量样本已经算成功了。

重点是,我们确认了那本日志的存在和大致性质,以及…… 有哪些势力同样紧盯着它。”

“话是这么说……” 卡尔顿博士叹了口气,走到一台正在分析焦黑岩石样本的仪器前,

“但这种级别的信息黑洞,让人心痒难耐。尤其是最后出现的那个‘第三方’,‘探针’描述的那种空间融合般的移动方式,简直闻所未闻。”

“或许是协会里那些不世出的怪物,或许是比杨德先生提到的‘另一条线’上的人。”

“收藏家” 沉吟道,“总之,这条线暂时搁置。V5 的注意力已经被引开,我们不宜再主动触碰。

你手头不是还有一批从‘边缘地带’(指流星街这类地方)回收的铭文拓片需要分析吗?”

提到这个,卡尔顿博士的精神振作了一点:“是的,那些拓片很有意思,虽然残缺,但符号结构显示出与已知任何文明体系不同的空间认知逻辑。

我怀疑它们记录了某种…… 非连续的时空现象。”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获取这些拓片的‘渠道’(指与流星街的秘密交易)最近似乎不太稳定,那边好像也有点小骚动。”

就在这时,安全屋角落,一堆靠垫垒成的 “窝” 里,知予慢吞吞翻了个身,怀里依旧抱着白色抱枕,手指无意识地捏着抱枕边角。

她似乎刚醒,淡蓝色眸子无焦点地扫过厂房顶棚,几秒后才缓缓落在卡尔顿身上。

对于刚才的对话,她没主动搭话,只是安静地听着。

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裤、正在调试一台奇特信号接收器的年轻人(代号 “焊工”,具现化系,擅长改造和维修精密仪器)头也不抬地插话:

“流星街那边?我上周通过黑市渠道买旧零件时,好像听人闲聊,说是有个外来小子,用诡异的身法从‘毒蝮’帮的围攻里溜走了,据说动作快得不像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啊…” 知予忽然发出一个轻微的、带着慵懒的音节,把脸在抱枕上蹭了蹭,“…… 那个小子,我见过。”

她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的人都顿了顿。

“焊工” 停下手中的活,看向她:“嗯?知予,你真见过?在流星街?”

知予眨了眨眼,语速缓慢,语气没什么起伏:“… 嗯。大概半年前,在废车场后面。

他穿深灰外套,头发很短,手里攥着个破布包。跑起来… 影子跟着晃,像碎了又粘起来。‘毒蝮’的人追不上,骂得很大声。”

她描述得条理清晰,只是用词简单,没有多余的情绪,像在陈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卡尔顿博士推了推眼镜,立刻追问:“具体是哪片废车场?‘毒蝮’的人当时有多少?他有没有用什么特殊能力,比如念?”

任何来自流星街的具体信息都可能有价值,尤其是知予的记忆从不出错。

知予微微歪头,露出一点困惑 —— 不是记不清,是不理解为什么要问这么细:

“…… 唔,西边的废车场,就是堆了很多旧机械臂的那个。

‘毒蝮’大概十几个人,拿了刀和铁棍。没看到他用能力,就是跑得特别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嗯,那天他们打架的声音太大,吵到我在纸箱里睡觉了。”

另一个坐在窗边阴影里、擦拭着一把古朴短刀的男人(代号 “刃”,强化系,实战派)冷冷开口,打断了追问:“她记着,但也就这些了。”

他的语气带着保护性的不耐,“你们问再多,她也说不出更多 —— 她只在意吵没吵到睡觉,不在乎那小子是谁,也不在乎‘毒蝮’想干什么。”

他清楚知予的性子,不是记不住,是情感太淡,对无关自己的事不会多留意。

“刃” 的话点明了事实:知予的记忆没问题,只是情感反应迟钝,对事物的关注点极其简单。

她能记住细节,却不会主动挖掘背后的意义,也不会因为事件重要就多留心思。

“焊工” 耸耸肩,转回设备:“行吧,有这些也比瞎猜强。总之,流星街不太平是常态。与其关心那个小子,不如想想怎么把‘收藏家’要的深海探测设备搞定。”

他的气质与卡尔顿这类学者截然不同,更接近职业佣兵。

“设备没问题,关键是抗压材料和能源核心,得看‘教授’(指负责材料科学的成员)能不能搞到禁运品。” “焊工” 补充道。

知予对技术讨论没兴趣,又把脸埋进抱枕里,咕哝一句:

“… 好吵。深海… 黑乎乎的,不喜欢。”

语气依旧懒散,像在抱怨天气。

卡尔顿博士无奈地看了角落一眼,对通讯器说:“你看,我们这里也是个小联合国,各有各的脾气和渠道。

‘密藏馆’的理念是把碎片拼凑起来,但有时候,碎片就在眼前,却没人在意 —— 比如知予看到的事,若不是刚好提起,她能抱着抱枕憋到天荒地老。” 这话带着学者式的无奈。

“这才是常态,博士。”

“收藏家” 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盯着细节,反而会漏掉大局。

知予的‘不在意’有时候也是种优势 —— 她不会被情绪或利益干扰,记下来的都是最原始的事实。

做好你手头的工作,流星街的消息,我会让‘情报商’(指组织中负责信息汇总分析的成员)去查西边的废车场,优先级中等。

目前,友客鑫的拍卖会和后续影响才是重点。另外…”

她的声音压低些,“关于‘基石’的稳定性,近期多留意一下。”

“基石” 是心照不宣的暗号,指维持 “密藏馆” 隐秘运作的几个关键支撑点,可能包括重要的内应、安全渠道或资金来源。

“收藏家” 的提醒意味着她感知到了潜在风险。

“明白。” 卡尔顿博士的表情严肃了些,结束通讯。

他转身扎进数据和样本之中,但 “收藏家” 最后的提醒显然让他多了份警觉。

“刃” 擦拭完短刀,将其收回鞘中,起身离开安全屋,没和任何人打招呼,如同融入城市的阴影。

他的任务往往与 “清理” 或 “护卫” 有关,与学术探讨格格不入。

“焊工” 继续捣鼓设备,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

他似乎对 “基石” 的提醒并不在意,或者说,信任负责那方面的人。

知予则彻底闭上眼睛,手指还在轻轻捏着抱枕边角,似乎又要睡着。

对她而言,“密藏馆” 的聚会点,只是一个能安静待着、不容易被打扰睡觉的地方。

刚才提到的流星街、“毒蝮” 帮、外来小子,都像听过的一段无关紧要的声音,听过就过了,远不如抱枕的温度和柔软更让她在意。

偶尔被派去 “帮忙” 时,她也会清晰记得任务细节,只是任务结束后,那些细节就会和其他记忆一起,安安静静躺在脑子里,除非有人提起。

在这个隐匿的节点里,不同身份、不同目的、甚至可能彼此不完全信任的人们,因为对 “禁忌知识” 的共同渴求(或利益驱动)而短暂交汇。

他们没有统一的制服,没有严密的层级,只有心照不宣的合作和基于各自利益的资源交换。

知予就像这里的一个特殊 “坐标”—— 她记得很多事,却从不说多余的话;她有独特的能力,却从不想主动使用。

“密藏馆” 的人既把她当观察对象,也把她当偶尔能用的 “工具”,更有像 “刃” 这样的人,默默护着她这份迟钝的平静。

这便是 “密藏馆” 的日常,松散、隐秘,充斥着未言明的规则和秘密,而抱着抱枕的知予,就在这秘密之中,安静地醒着,又安静地睡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