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市博物馆的展厅里,阳光透过新换的防紫外线玻璃,温柔地落在明代青花瓶上。瓶身的缠枝莲纹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青蓝色,底足那道细小的窑裂依旧清晰 —— 这是上个月从马克秘密仓库里追回的文物,此刻被稳稳放在特制的楠木展柜中,周围围满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记者。
馆长李敏戴着白手套,指尖轻轻拂过瓶身,声音带着哽咽:“三个月了,这瓶子在外面颠沛流离,现在终于回家了。” 她转头看向陆沉和苏衍,递过一面绣着 “护宝先锋,为民除害” 的锦旗,锦旗边缘的金线在光下闪着光,“谢谢你们,不仅保住了文物,还揪出了幕后黑手。”
同一时间,市图书馆的古籍馆里,《永乐大典》副本被小心翼翼地放回恒温恒湿展柜。古籍部主任陈凯戴着放大镜,一页页检查书页:“还好保存完好,嘉靖年间的绫锦封面没受损,小楷字迹也清晰。” 他拿出相机,拍下《永乐大典》扉页的藏书印,“这可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前被盗时,我好几晚没睡着觉。”
苏衍看着展柜里的古籍,忽然想起之前在通风管道里排查的夜晚,那时还担心文物会被损坏,现在终于放下心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银戒 —— 那是之前陆沉送的,刻着两人名字的那枚。
专案组的收尾工作持续了近一个月。每天早上,陆沉和苏衍都会泡在市局的物证室,核对从马克仓库里追回的文物:唐代彩绘陶俑的衣袂上还留着千年未褪的朱砂红,宋代《溪山行旅图》复制品的绢本边缘有细微的虫蛀痕迹,明代青花梅瓶的瓶口缺了一小块瓷片 —— 技术科说能修复,只是需要时间。
苏衍会给每件文物做详细的心理侧写,推测它们被盗时的运输路线,陆沉则根据侧写排查马克集团的运输网络,偶尔抬头,能看到苏衍对着陶俑出神,眼神里满是对文物的珍视,像在看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红光机械厂案的判决结果下来那天,周志强的儿子周明从国外回来,手里捧着父亲的遗像 —— 照片里的周志强笑得很憨厚,穿着蓝色工装,背景是红光机械厂的厂牌。
周明把遗像放在陆沉面前,声音低沉:“我爸生前总说,一定要讨回公道,现在他终于能安心了。”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旧饭盒,“这是我爸的饭盒,里面还留着他记录补偿款的小本子,你们之前要的证据,都在里面。”
陆沉接过饭盒,金属外壳已经有些变形,打开时闻到一股淡淡的铁锈味,本子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画写得认真,最后一页写着 “等拿到钱,给孙子买个新书包”,墨迹被泪水晕开了一点,看得人心头发酸。
张建国的维权小组在社区活动室正式成立那天,陆沉和苏衍特意过去帮忙。活动室的桌子上摊着老工友们的补偿款清单,泛黄的纸页上记着每个人的名字和被克扣的金额。
张建国戴着老花镜,给大家念市政府的通知:“…… 经核查,红光机械厂 2004 年事故补偿款存在克扣情况,现决定补发所有款项,共计 127 万元……” 话音刚落,老工友们爆发出掌声,有人抹起了眼泪。苏衍联系的律师也来了,手里拿着准备好的领款协议:“大家放心,我会帮你们跟进款项发放,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后来市政府还决定在红光机械厂旧址建一座纪念碑,碑身上刻着事故中遇难者的名字,还有一行字:“铭记过往,守护公平”,陆沉和苏衍去看过设计图,张建国说,等碑建好,要带着老工友们去献花。
终于忙完所有事,王局把假条放在陆沉和苏衍面前,笑着说:“你们俩这段时间熬了太多夜,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给你们放半个月假,好好去放松,局里有我盯着,放心玩。” 陆沉拿起假条,上面写着 “准予陆沉、苏衍同志休假 15 天”,落款是王局的签名,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苏衍看着假条,忽然笑了:“终于能去青屿镇看灯塔了。”
去青屿镇的路上,陆沉开着车,沿着沿海公路走。车窗开着,海风带着咸腥味吹进来,拂起苏衍的头发。路边的芦苇荡泛着白色的花,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渔船,桅杆在蓝天下划出细长的线。苏衍靠在副驾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说:“上次来的时候太急,都没好好看这条路。” 陆沉笑了,伸手握住他的手:“这次慢慢看,不急。”
快到民宿时,远远就看到 “听潮居” 的木牌在风中摇晃。
阿娟正蹲在院子里翻晒虾皮,看到他们的车,立刻站起来挥手:“陆先生、苏先生!你们可算来了!” 阿海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刚修好的渔网:“我就说今天会有好事,早上看到喜鹊了!” 院子里晒着的鱿鱼干、海带丝散发着大海的香味,阿娟把他们领进上次住过的房间,床上铺着新换的蓝色床单,上面绣着小海浪图案:“知道你们要来,我特意换的,还有这个 ——” 她从柜子里拿出两双草编拖鞋,“海边沙子多,这个好穿。” 窗台上还放着防蚊液和防晒霜,是阿娟特意准备的,说海边晚上有蚊子,白天太阳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