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 > 第80章 差距与学习

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 第80章 差距与学习

作者:暮色姒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23:10:40

当前,从江城到海城走水路是最便捷的,即便如此,他们也要要在海上漂流5天4晚。

码头,李秀秀和范红英都来送行。

“路上一定要小心,”李秀秀帮她把行李肩带理了理,仔细叮嘱,“晕船药放在最外面的口袋了,难受的时候就含一片。”

范红英则塞给她一个小本子:"这是我托人找的海城地图,几个必去的地方我都已经圈出来了。"

呜———

悠长的汽笛声划破江面的宁静,这是登船的最后通知了。

“快上去吧,”李秀秀推了推她,“记得多帮我看看海城的风景,回来一定要好好讲给我们听啊!”

客轮缓缓离岸,江城在视野中渐渐变小。詹春兰扶着栏杆,任江风拂面。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轮船,第一次要去一个非常繁华的大城市。

船舱里弥漫着煤烟和汗水的混合气味。同行的技术员小王好奇地打量着一切:“这船可真大,能装好几百人吧?”

厂办的小张已经铺好了床位:“听说要在海上走五天四夜呢。小詹,你晕船吗?”

詹春兰回想上次坐船的经历,点点头,“我这里有晕船药,你们有需要可以来找我,吃一颗会好受很多。”

说完,自己就着水壶就吞了一颗,然后就靠床休息了。

他们一行人7人,由分管生产的周副厂长带队,他和同行的八级工一起住二等舱,剩下的5人一起住三等舱,三等舱有6张床铺,她跟同行的另一个女同志肖秋林都选了上铺。

"听说海城食品厂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技术员小王兴奋地说,"咱们要是能学回来,可是大功一件。"

厂办的小张则更关心管理方面:"他们的绩效考核制度很先进,工人积极性特别高。听说还有很多产品都远销海外,为国家创收了很多外汇,要是我们厂什么时候也能出口创汇,就好了。"

詹春兰安静地听着,伴随着晃荡的床铺,慢慢闭上双眼。

第五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舷窗时,船上响起激动的喧哗声。詹春兰急忙爬下床铺,跟着大家涌上甲板。

远处,海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显现。高耸的楼房、繁忙的码头、穿梭的船只,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詹春兰扶着栏杆,任海风吹拂脸颊。五天的海上漂泊让她略显疲惫,但此刻内心充满激动,终于要靠岸了,人真的不能离开土地,这几天的水上行程,她的心始终悬着,没有一点脚踏实地的踏实感。

客船缓缓靠岸,几人随着人流下船,码头有海城食品厂的人前来迎接,詹春兰等人就站在一旁看着周副厂长社交,果然,能当领导的都不是一般人,这都在船上晃五天了,好不容易下船了,还要强打精神与人客套。

几人被安排到海城食品厂附近的招待所,詹春兰和肖秋林住一间,两人也没什么精力客套,洗漱之后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一行人就来到海城食品厂,这个厂比江城糕点厂可大多了,估计有5个糕点厂大,产品也十分丰富:奶糖、水果糖、高粱饴、牛轧糖、蜂蜜、午餐肉、饼干、糕点……

几天下来,詹春兰笔记本上写满了笔记,相比于海城食品厂,江城糕点厂除了技术方面的硬差距,还有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就应该树立“品牌化”思维,海城食品厂将“大白兔”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通过稳定的质量、统一的包装和广泛的宣传,使其成为品质和信誉的保证。

江城食品厂当前的产品,还没有一个被人认可的品牌,只有产品没有品牌,米花糖、桃片糕、麻花没有设计有辨识度的商标和包装,没有一个江城以外其他地方的人认可的品牌名。

其次就是“标准化”生产,海城食品厂通过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流程,确保每一颗“大白兔”奶糖的口感和品质高度一致。

江城食品厂当前还处于依赖老师傅,产品的口感全靠老师傅的手,在后世倒是可以打出“手作”的名头来吸引顾客,但在这个时代,还是应该在尊重老师傅手艺的同时,开始尝试将关键工艺(如原料配比、烘烤时间温度)进行量化和标准化。这既能保证大批量生产时的质量稳定,也能降低对个别工匠的过度依赖,是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再就是要想办法“走出去”,突破地域限制。海城食品厂积极利用国家出口渠道,将产品推向海外,这不仅是创汇,更是极大地提升了品牌声望。

江城食品厂的产品即使不能直接出口,也可以思考如何让产品走出江城。例如,能否通过江、民、洪、林四城的供销网络,先覆盖整个西南市场?能否改进包装和保质期,使其更适合长途运输?这种“向外看”的视野至关重要。

最后就是要学会创新,适应时代变化。海城食品厂在传统糖果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新品类的奶糖,并不断开拓新的口味:原味、红豆、巧克力、酸奶等,后续如果再开发咖啡味、酒心味、坚果味等,应该又能创造一次新的风潮。

江城食品厂在坚守传统特色口味的同时,可以尝试微创新。当前的所有糕点都高度保持传统口味,这些糕点对于喜欢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当前因为是只有这些产品,大家都会尽最大可能选择新品,

每天晚上回到招待所詹春兰都会认真整理当天的学习心得。笔记本上的字迹工整而密集,记录着一个内地女工对现代化生产的全新认识。

"小詹又在记录心得啊?"同屋的肖秋林准备休息时,总见她伏案疾书,心底对眼前的小姑娘多了几分钦佩。之前看她一个刚进厂的小年轻,能够打败那么多工人得到出差学习的机会,她心里还有些不大服气,这几天看下来,她才知道,是自己狭隘了。

"得把每天的收获记下来,我自己的记忆不大好,好多事情过会儿就忘了。"詹春兰抬头笑笑,"厂里那么多老师傅都等着我们带经验回去呢。"

有时周副厂长也会来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翻看詹春兰的笔记时,他频频点头:"这些管理经验确实比单纯的技术更值得学习。"

喜欢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