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 > 第105章 詹春云上大学

这天,邓碧彤正跟办公室的人闲聊,说到哪家小伙子相亲,一个月就成亲了。

突然,众人想起来,好像办公室的詹技术员,已经与她对象处了快一年了吧?71年底处上的,现在都72年十月份了,怎么还没有消息传来?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挤眉眨眼地,无声地说了好多话,邓碧彤率先忍不住了:“春兰?你和汪同志到哪一步了?我们好久能吃到你们的喜糖呀?”

詹春兰放下手里的钢笔,抬头认真地看着她们:“汪同志被单位派到京都学习,归期不定,他不想耽误我,就分开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情?我前两天才看见他妈端着来自己做的红烧大排来找你呢?”

詹春兰笑笑,脸上没有一丝感情无疾而终的阴霾:“8月份的时候,当时他要去北京,来跟我告别,其实是我提出的,我自己还小,不想这么早结婚。”

“那他母亲还对你这么好?”众人对这一点很惊奇,怎么有人能跟前、未来婆婆处得那么好的?

说到这里,詹春兰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方阿姨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心疼我一个人背井离乡,所以时常来看看我。”

“那你怎么那么想不开呀?这嫁人就是我们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你能找到这么好的一个婆婆,怎么不牢牢抓住呀?”邓碧彤一想起自己的婆婆,就替她惋惜,恨不能以身代之。

“确实有些遗憾。”或许是家学渊源,方黎女士跟方韵女士都是很优秀很好的人,跟她们在一起,谁都会过得很舒适。

“春兰,你刚来我就想跟你介绍对象来着,可是那个时候你已经有对象,现在时机刚刚好!”邓碧彤可能是每天事情太少,日子太无聊了,就喜欢跟单身男女介绍对象。

詹春兰笑容立马收起来,面露忧伤:“我刚刚失去了这么好的对象和婆婆,暂时不想考虑这些。”

邓碧彤满脸不赞同,苦口婆心劝告:“这我可要好好说说你了,这好对象可遇不可求,不得好好挑挑?你现在还小,能选择的还多,等年龄上去了,可就是别人挑剩下的了。”

“对,我当年就是因为挑晚了,最后在矮子里面挑了个歪瓜裂枣。”技术科的一位已婚大姐由衷地感叹。

“就是因为我现在还小,所以想一个人多逍遥一段时间。”詹春兰面色古怪的看着众人,“在座各位都是结婚了的,每次看见你们上完一天班了之后,还要回去照顾一大家子,我就觉得这也太累了吧,还是我一个人过着舒服。”

众人被他这么一说,脸色也沉了下来,不再劝说她早早相亲结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詹春兰每天上班、遛狗,一个人的日子好像也过得挺充实的。

转眼就到了1974年,詹春兰19岁了,汪文锋也去京市快两年了,两人之间再没有联系,方黎女士也开始注意影响,每次都是到詹春兰家里去找她,再没来过食品厂,随着时间推移,大家似乎也忘了詹春兰曾经和汪文锋处过对象。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情,詹春云和杨永华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他们终于回城了。

这件事还是詹春兰在报纸上看到的,写这篇文章的记者详细介绍了两人一路走来的历程。

杨永华蹲在田埂上,手指捻着土块,目光却落在远处炊烟缭绕的农家院落。来这里插队的第一个冬天,他就发现,这里的人都喜欢吃腊肉,每家每户的灶头都挂着的腊肉,在当地特有的湿润空气与柴火烟熏中缓慢发酵,形成别处难以复制的醇厚咸香。

他第一次吃到的时候,还有些惊讶,每一片肉都切得薄薄的,肥肉是透明的,瘦肉只有窄窄的一条,像是装饰。他刚开始还不敢吃,觉得太肥了。

还是詹春云,稍微矜持了一下,悄悄给他夹了一片肉,他不想她难堪,便硬着头皮吃下。

结果,惊为天人,没有往常的腊肉那种齁人的味道,也没有烟熏太久,那种木头腌入味的柴火味。

是一种特别的香,是时间沉淀后的那种肉香。

第一次吃的时候,是在老乡家里,他们简单用青椒炒的,刚开始都不敢吃,后面都开始不顾形象的抢着吃。

后来,实在是馋得受不了,知青点的人一起凑钱买了一小块回来,有人觉得有一丢丢咸,就放在锅里白水煮了一下,切好后准备在用青椒炒的。

结果,切开之后,那股香味散开,有人忍不住尝了一片,“嗯~好吃!”那人不住地竖起大拇指,跟每一个人都说一遍:“好吃!真的!白水煮一下,没有那么咸,味道更好了,不用再炒了,就这样最好吃了!”

众人被他的表情诱惑到了,这碗菜还没有上桌就已经没了,大家坐在饭桌上,看着特地为了这盘菜准备的配菜,有些后悔,刚刚应该忍住的,现在起码还能以水代酒,喝一杯。

杨永华现在蹲在田坎上,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么好吃的腊肉,能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他想了很多,最后去跟詹春云商量。

詹春云很是赞成。

她在报纸上说的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吃到这么好吃的腊肉,但詹春兰知道,她想得肯定现实得多,比如:能不能借此回城?即便不能,那应该也能让她也有个正经工作,让她脱离农事劳动。

这件事情,就他们两个人也不能完成,他们还在知青队伍里,找了几个有想法有冲劲,最重要是能听指挥的人,跟他们一起,组成了一个知青队伍,一起去跟公社领导建议,成立一个腊肉作坊,专门制作当地的腊肉,

杨永华作为发起人,主要负责作坊的管理,詹春云比杨永华能说会道,她就帮着跑通销售渠道。

詹春云毕业后一年在外面不是白跑的,凭借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直接打开了当地市场,而且让“永安腊肉”快速成了当地的一个着名品牌,成为了待客、送礼、年货的不二之选,供不应求。

所以这一年推荐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就给了杨永华和詹春云。

喜欢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七零不下乡:手握铁饭碗心不慌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