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 > 第45章 符太后:你们几个来了?老臣们:太后微臣来了

玉麒麟与纸鸢愿·议事

符太后刚跨出内殿门槛,廊下候着的三位老臣便齐齐躬身。李尚书鬓角沾着风尘,藏青色官袍的下摆还带着泥点,想来是接到传召便匆匆赶来;王御史捧着的朝笏边缘磨得发亮,指尖下意识摩挲着刻纹;张太傅捋着山羊须,目光落在阶前的落叶上,神色沉凝。

“你们几个来了?”符太后的声音褪去了对柴宗训的柔和,添了几分朝堂上的沉稳,她抬手示意内侍掀开门帘,“进殿说吧,外面风凉。”

“微臣参见太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随她踏入偏殿,行礼时袍袖扫过冰凉的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

内殿软榻上,柴宗训正把玉麒麟搁在膝头,用指尖顺着麒麟的卷毛纹路划着玩。听见动静,他悄悄把玉往怀里拢了拢,小身子往榻角缩了缩,眼角的余光却牢牢黏在殿中——娘说过,等他十六岁就要把江山交给他,现在多听听、多看看,将来才不会手忙脚乱。

符太后在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三位老臣鬓边的霜色,语气稍缓:“你们都多大了?上次议事还是开春,瞧着倒像是添了些风霜。”

李尚书率先躬身回话,声音带着常年处理政务的沙哑:“回太后陛下,微臣今年整三十。”

王御史紧随其后:“微臣亦是三十。”

张太傅抚须颔首:“臣与二位同僚同岁。”

“三十了?”符太后指尖叩了叩案几,案上的青瓷茶盏轻轻晃了晃,“倒也不算老,正是能挑担子的时候。”她话锋一转,神色骤然凝重,“说正事吧,这几年国家财政到底有没有起色?”

柴宗训的手指猛地顿在玉麒麟的角上。他记得去年父皇忌日时,内侍搬来的账本堆得像小山,娘夜里对着账本叹气,连桂花糕都忘了给他留。现在听见“财政”二字,他悄悄直了直脊背,耳朵竖得更尖了。

“回太后,”李尚书从袖中取出一卷账册,双手奉上,“这是近三年的户部总账。前两年略有盈余,去年秋冬以来,先是淮南闹了蝗灾,免了半年赋税;后是襄州战事起,粮草、军械耗费巨大,如今国库确实有些吃紧。”

符太后接过账册,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眉头越皱越紧:“吃紧?”她抬眼时,语气里已带了几分厉色,“方才韩将军来报,襄州前线将士已经快断粮了,连棉衣都凑不齐。我今早让人清点内库,把能挪的粮食、布料全拨去了前线,可这还只是杯水车薪。”

她本想说“虽然现在是演练”,话到嘴边却瞥见软榻上的柴宗训——小家伙正捧着玉麒麟,眼神直直地盯着她,小眉头皱得跟个小大人似的。符太后心头一软,话锋连忙转了方向:“训儿方才还拿着先皇留给他的玉麒麟,说要当掉换粮草。那玉是先皇的念想,我没舍得,可这国库的银子到底去了哪里?”

柴宗训听见自己的名字,悄悄把玉麒麟抱得更紧了。他记得娘说玉不能当,原来国库真的没钱了,那兵叔叔们会不会还是吃不饱饭?他偷偷瞄了眼三位老臣,见他们脸色都沉了下来,心里更急了。

王御史上前一步,朝符太后躬身:“太后有所不知,淮南蝗灾虽过,但灾后重建耗费甚巨;襄州战事所需粮草、军械,层层转运下来,损耗也不在少数。只是...臣查账时发现,有几笔军械款项去向不明,负责督办的官员说辞也含糊不清。”

“去向不明?”符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是哪个官员督办的?”

“是...是赵匡胤麾下的参军,姓赵名普。”王御史的声音低了些,“此人向来跟在赵匡胤身边,去年升任参军后,便接手了部分军械采买事宜。”

张太傅这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忧虑:“太后,除了账目不清,臣近来还听闻,赵匡胤在军中颇得人心,不少将领都与他过从甚密。前几日,山南东道节度使还派人送了些珍稀药材到他军中,名义上是劳军,实则...怕是在拉拢关系。”

“赵匡胤...”符太后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指尖在案几上掐出深深的印子。她今早还在想如何制衡此人,没想到他竟已暗中培植势力到了这般地步。殿外的风更急了,吹得窗棂“哐当”作响,像极了她此刻翻涌的心绪。

柴宗训悄悄咬了咬嘴唇。赵将军?是那个给她扎纸鸢的赵将军吗?他记得赵将军笑起来很温和,扎的纸鸢飞得最高,怎么会有人说他不好?可他看着娘紧绷的脸,还有三位老臣凝重的神色,又把想问的话咽了回去——娘说过,议事时不能随便插嘴,他得学着懂事。

符太后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三位老臣:“账目之事,王御史继续彻查,不管牵扯到谁,都要查个水落石出。赵匡胤那边,张太傅你多留意他的动向,军中将领的名册尽快给我送来。李尚书,你再去清点一遍粮仓和内库,看看还有没有能周转的物资,务必先让前线将士吃饱穿暖。”

“微臣遵旨!”三人齐齐躬身应下。

符太后点点头,正要再说些什么,忽然瞥见软榻上的柴宗训——小家伙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子,玉麒麟放在腿上,小手正学着她的样子轻轻叩着榻沿,眼神专注得像是在思考什么。

她心头一动,放缓了语气:“训儿,你刚才在听娘和几位爷爷说话吗?”

柴宗训被点名,吓了一跳,连忙点头,又想起娘说过要懂礼貌,赶紧从软榻上滑下来,捧着玉麒麟走到殿中,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娘,几位爷爷,我在听。”

李尚书见状,忍不住笑了:“陛下小小年纪,竟如此留心国事,真是先皇的好儿子。”

柴宗训红了脸,挠了挠头:“娘说,等我十六岁,就要把江山交给我。我现在多听听,将来才能像父皇一样,给兵叔叔们送粮食,给百姓分棉衣。”他说着,举起怀里的玉麒麟,“这个不能当,那国库的钱要找回来,不能让坏人拿走!”

三位老臣闻言,都愣住了,随即齐齐躬身:“陛下有此心,乃天下之福!”

符太后望着儿子纯真又坚定的脸庞,眼眶忽然一热。她一直以为这孩子还不懂事,只知道纸鸢和桂花糕,却没想到他早已把“守江山、护百姓”的话记在了心里。方才的焦躁和忧虑仿佛被这稚嫩的话语抚平了些,她走上前,轻轻摸了摸柴宗训的头:“训儿说得对,坏人拿的钱,我们一定能找回来。”

她转头看向三位老臣,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三位都是先皇信任的老臣,如今国家多事之秋,还望你们与我同心协力,守住这江山,也守住训儿这份心意。”

“臣等万死不辞!”三人的声音掷地有声,在殿中久久回荡。

柴宗训捧着玉麒麟,站在符太后身边,偷偷望着三位老臣的背影。他不太懂“贪污”“拉拢”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娘和几位爷爷在做很重要的事,是为了让兵叔叔们吃饱饭,为了守住父皇留下的江山。

风从窗棂缝里钻进来,吹起他的衣角,怀里的玉麒麟温热依旧。他忽然想起刚才的话,悄悄拉了拉符太后的衣角:“娘,等把坏人找出来,国库有钱了,就让赵将军回来给我扎纸鸢好不好?”

符太后指尖一顿,看着儿子期盼的眼神,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好,等襄州战事平息了,娘就让他回来。”

殿外的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柴宗训的脸上,也洒在他怀里的玉麒麟上,折射出温润的光。三位老臣躬身告退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符太后望着儿子的侧脸,心里默默道:训儿,你不知道这江山有多难守,也不知道人心有多复杂,但你这份纯粹的心意,会是娘最硬的铠甲,陪着娘撑过所有风雨。

而软榻边的柴宗训,正用指尖轻轻描摹着玉麒麟底座的“柴荣”二字,心里暗暗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把国库管得好好的,再也不让娘发愁,也不让兵叔叔们挨饿受冻。到时候,还要让赵将军扎最大的纸鸢,飞得比宫墙还高,比云彩还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